葛丽敏
摘 要: 本文基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必然性,内在隐性素养和外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创新“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改革为例,在职业素养课程中融入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从思想层面引领、认知层面引导、能力层面提升三方面,由思想到行动,全面实现学生素养由内而外得到培养和升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知行合一,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使课堂育人渠道的功能最大化。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职业素养 课程改革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素养课程的重要性
(一)“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必然性
2017年2月,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让思想政治课真正活起来、好听起来、入心入脑,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因此,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推动形成“大思政”格局已经迫在眉睫。
(二)内在隐性素质培养和外在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性
根据“冰山理论”,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代表着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水面以下的隐性职业素养占到整体的7/8[1]。在职业素养中,不仅包括显性的职业技能和能力,而且包含隐性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素养。因此,显性和隐性素质的综合培养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三)职业素养理论学习和实践认知相结合的紧迫性
高校不断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职业素养类课程,在大学生综合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在“思政+”大背景下,新时期的“课程思政”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如何创新职业素养课程教学方法和育人措施,在提高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素养课程现状
(一)课程开设存在普遍性
在高校,职业素养类课程开设已经普遍化,但是缺乏系统性、有效性和创新性。同一所高校在不同二级院系开设的职业素养类课程存在差异性,包括授课教师和授课内容及考核机制。
(二)课程内容缺少价值观引领
在大思政背景下,职业素质不仅仅包括显性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仪态仪表管理等,还包括道德素质、健康素质、创新素质等隐性能力。多数职业素养类课程主要集中于校园规章制度和文明礼仪规范等为切入点,结合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偏重适应教育,缺少对于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精神层面的引领。
(三)课程授课团队和考核机制存在单一性
教学过程中多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并没有较好发挥。职业素质养成类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为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以主题班会形式或者理论学习形式进行授课活动,缺少系统性课程建设,效果甚微。同时,以往的教育评价以卷面成绩作为考核手段,但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适合学生的职业素养考评,难以体现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提高的动态。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素养课程改革措施
(一)改革目标及原则
1.课堂思政化:在职业素养课堂教学中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内容和考核渠道,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真正做到课程思政化,使课堂教育人生渠道的功能最大化。
2.模块整合化:从思想层面引领、认知层面引导、能力层面提升三方面,由思想到行动,全面实现学生素养由内而外得到培养和升华。
3.培育全面化: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全员覆盖、质量优先、全人教育、全面发展、有序推进的原则,深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改革路径
职业素养课程改革遵循PDCA项目循环管理。P(Plan)计划,即通过前期调研和商讨确定教学改革方针、目标和内容;D(Do)执行:根据计划改革内容和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和活动;C(Check)检查,进行授课班级效果和满意度调查,总结教学改革结果,找出可以改进和完善之处;A(Action)行动:对总结之后建议和意见进行整理,并应用于下一阶段授课过程中不断完善,做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良性循环。以校内同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访谈和询问,了解掌握职业素质养成相关课程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创新性现状,并据此提出改革方案。在内容上,从思想层面引领、认知层面引导、能力层面提升三方面进行扩充和创新;在方法上从授课团队、考核方式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突破设计。最后以学生课堂效果调查为反馈,对职业素养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改革内容
1.组建“思政教育-专业授课”多元化的“思政+”授课团队。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内容较多,需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对授课团队进行专业化整合构建。课程采取“思政+专业”教师授课模式,即:在专业教师授课基础上,吸收学工线专职辅导员加入授课团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学工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将专业教师具备职业能力培养特长,与辅导员具备思想引领健全人格培养优势相结合,传播好正能量,从思想到能力,由内到外,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培养深度。
2.设计“信念-认知-能力”循序渐进的“思政+”授课内容。按照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学知和學技的原动力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红与专”与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对应,学科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辅相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呈现出“专业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发展总趋势[]。基本职业素养培养的关注点不应受限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应延伸到健全人格、信念意识等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原有职业素养课程内容(团队建设、时间管理、有效沟通等)基础上,设计“思政+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授课内容:
(1)信念模块:理想信念、传统文化等。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广大青年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因此,理想信念是成为职业能人的基础,是职业素质培养中重要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理想信念模块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力量、先进故事等正能量传播;传统文化既是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字、语言等,提高青年对祖国文化历史渊源认知,又可穿插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并使其成为影响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环境。
(2)认知模块:伦理常规、职场模拟等。该模块主要是为职场做准备。伦理常规,主要包括校园日常规章制度,以及文明修生礼仪规范等。职场模拟,即对职业的体验(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这种“体验”教育,让学生通过活动亲历和体验,逐渐认识、认同某一抽象的概念,并形成较为基本的职场问题处理能力。
(3)能力模块:团队建设,有效沟通,时间管理等。该模块主要包括时间管理、有效沟通、职业协作等内容,也包含求职过程中技巧和能力培养,如应聘礼仪;甚至加入价值观方面的探求,如自我管理、创业精神、服务意识等。只有把行业、企业的职业规范、标准与要求融入课程内容中,使行业、企业的职业要求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用职业人的标准要求学生,才能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3]。
3.强化“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调整“职业素质养成”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这是提高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路径之一,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职业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4]。(2)情景模拟教学法:指导学生通过模拟职业角色,在特定职业场景和职场冲突过程中进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模拟实战中提高职业能力的应用能力。(3)项目任务教法:通过发布项目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推进“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演练、讨论、实践、体验、讲评”等环节,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开拓“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应用“蓝墨云班课”APP),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将授课互动充分延展,更进一步扩充学习广度和深度。
5.创新知行合一“思政+”考核方法。突破单一考核方法,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卷面考试、实践作业、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过程性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考核模式:课内即是“能力”模块采取传统考试形式;课外即“信念”和“认知”模块采取创新实践考核方法,即模拟展示测试、课外实践等形式。考核方式由原先传统考试方法转为多元化考核方式,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和课外相结合。三个模块考核分占比分别为:思想层面25%,认知层面25%,能力层面50%。其中,思想层面考核方法:平时表现(40%)+理论报告(40%)+社会服务(20%);认知层面考核方法:平时表现(40%)+社会调查(20%)+模拟展示(40%);能力层面考核方法:平时表现(40%)+作业练习(20%)+理论测试(40%)。在授课过程中,考核方式根据授课班级效果反馈进行调整。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素养课程改革效果
(一)课程开设有必要有成效
2017年7月开始,试行“思政+”背景下的“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改革,面向500名学生进行课程效果调查后发现: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方面有一定成效。92%以上的同学认为开设“思政+”“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有必要;对课程总体印象“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78%,83.55%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后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有帮助。在个别访谈中了解到,“思政+”背景下的职业素养课程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宏观视野,找准职业目标。
(二)课程内容偏好多元化
课程内容设置中包括课程思想层面(理想信念模块)、认知层面(职业认知模块)、能力层面(职业能力模块)。学生对理想信念模块内容偏好职业价值观、理想信仰、传统文化、仁爱之道等,其中职业价值观印象深刻(71.94%);对职业认知模块偏好专业认知、职业形象管理、职业行为、职场模拟等,其中职业认知和形象管理印象深刻(75.1%);对职业能力模块内容偏好团队建设、时间管理和有效沟通等,其中团队建设印象深刻(42.83%)。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能学到更多有关“三观”审视、职场成功人士案例分析、职场角色和行为处理等,对课程内容设置有一定的参考。
(三)授课方式偏好互动化
对于授课方式方法,将近80%的学生比较注重老师的教学风格,7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经验及与学生的沟通比较重要。采取“蓝墨云班课”形式记录课堂课外表现,通过网络与课堂结合授课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课堂的互动程度。
五、“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素养课程改革后续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职业素养课程思政化深度
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并不简单是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简单叠加[5],而是全方面将“思政”浸润到教书育人过程中,这里的“思政”不仅包括传统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国史、国家政策、民族精神等),而且包括中国文化元素、环境生态文明、礼仪素养等,达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三位一体。
(二)进一步加强职业素养课程“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教学”是新时期教学方式变革和突破。利用网络媒体将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多样化、共享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课堂互动性。同时,运用新媒体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经历,形成全时空、全维度、全周期、全领域的职业素质能力数据档案[6],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数据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探索职业素养产学联合共育机制
产学联合有利于将企业对职业素养需求更具体深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职业素质养成课堂教学过程中,职场环境、职场文化、职场冲突处理等都是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突破点。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需求、企业职业素养培训过中的关键点,提前让学生知悉和训练,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职业提供基础准备,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九程.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3-26.
[2]趙玲珍.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06-108.
[3]吴晖.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课程建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7)(中旬刊):1-2.
[4]湛霞英.大学生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J].才智,2016(5):80-82.
[5]王晓梅.本科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9(2):165.
[6]焦艳芬.基于互联网思维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实证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8(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