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及时规范进编和退编,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调整中小学编制总量。”
“归属感。”提到编制的时候,很多教师都用了这个词。
对于他们来说,编制不仅是一个身份标志,它背后是工资、津补贴、保险等一系列福利,甚至包括培训、晋升等机会。
2013年,国家提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各地严控编制数量。随着学生规模的变化,很多学校面临缺编状况,只能招聘一些编外教师,于是形成了一批新民办教师。
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趋势下,新民办教师未来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有利于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去年,我们向县里申请补充教师编制400个,但最后只批了200个。前几年更难,一年只解决几十个。”河南省某县教育局长侯勇(化名)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每到申请招教师的时候,他就很为难,一面是学校急缺教师,一面是县政府控制教育编制。
缺编,是很多地方教育面临的普遍难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研究院对全国近百个区县开展了综合调研,发现城市和农村学校都存在教师编制短缺问题。
2014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颁布,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
按照新标准,2017年全国应配备中小学教职工1016.41万人,需在原有基础上增加91.11万人,但目前各地尚未落实。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金志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对于城市来说,主要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学龄儿童涌入城市学校,而教师编制数量没有及时补充,造成教师总量缺编。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学校由于学生人数所限,成班率很低,按照当前的生师比标准,一个班可能连一个教师编制也没有,造成实质性缺编。
一些地方还存在有编不补的情况。据侯勇透露,他所在的县其实还有空编,但增加一个编制就意味着一笔财政支出,地方财政紧张,不愿意承担。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卿素兰看来,目前各地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很严重。
卿素兰举例,比如,在一个区域内一些老学校超编,老师不愿意流动到其他学校;一些新学校则缺编,只能聘用编外教师。另外,随着教育事業的发展,课程多元化,很多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面临师资短缺。
另外,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女教师生孩子,再加上一些教师身体状况出现问题,不能上课,也造成学校短期内缺教师,只能招聘编外教师。
大量用编外教师,会不会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稳定的风险?会不会引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之间的纠纷?这是业界很多专家的担忧。
金志峰在调研中发现,相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力量较强,编外教师工资待遇更有保障,与编内教师的收入差距也相对小一些。
比如,广东东莞一所公办高中近期发布一则招聘启事,临聘教师年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跟当地在编教师收入持平。
但在中西部的一些省市,编外教师的工资比在编教师少一半,有的甚至刚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同工不同酬,对于教师个体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于学校来说,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新翠指出。
针对这一问题,金志峰建议对教师实行岗位管理,所有工资福利随岗不随人,不管有没有编制,只要在这个岗位上,即获得这个岗位的待遇,这样在短期内能缓解缺编带来的问题。
这要求地方财政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侯勇指出,其实财政资金任何时候都是紧张的,主要还是看地方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另外,国家的政策落到地方,要有监督和检查。
事实上,对于编外教师来说,即便实现了同工同酬,他们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在工作中,编外教师容易被边缘化,失去晋升、进修等隐形福利。
在金志峰看来,同工同酬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加大教师编制保障力度才是长远之计。
他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对“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对落实新的编制标准表现出畏难情绪,导致应增加的编制不能到位,教师编制紧张的问题也没有缓解。
2018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了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并要求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今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不得产生新的代课教师。
“这是当前改革的一项明确的政策导向,也是相关部门、学校和老师的期望。”金志峰说。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想办法增加教师编制,甚至将其他编制挪到教师编制中。对于如何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很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
湖北自2012年起,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实行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省级负担、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农村学校使用的补充新机制。新录用教师使用的事业编制,由省机构编制部门会同省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自然减员等因素空编的情况统筹安排。
江苏则主动适应学龄人口增加趋势和教育发展需要,积极构建“以县为主、市域调剂、省级统筹、动态调整”的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努力挖潜增效,增加师资供给,保障教育事业。
“编制要动起来。”谈到未来的管理制度改革,金志峰强调。
在他看来,现在编制制度还是“动”得不够。一方面是有关部门没有及时、精准地核编,编制的安排滞后于学生、教师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编制的区域内调配,尤其是跨区域的调配难度比较大。
他提出,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标准。城市和县城学校按生师比配编,乡镇学校根据实际规模分别依据生师比或班师比配编,乡镇以下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则主要依据班师比配编。
他建议建立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规范进编和退编。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调整中小学编制总量。
同时,建立教师编制年度报告制度,对教师编制实行一年一核、一校一核。通过建立这种动态管理机制,使各校及时做到“生(班)增即师增,生(班)减即师减”,既不让过多的编制成为财政负担,也不让过少的编制束缚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针对中小学培训式缺编、产假式缺编等现象,金志峰建议设置一定比例的机动编制。据他测算,机动编制的数量应不低于基本编制数量的6%。
据了解,目前山东已经实施了5%的教师机动编制政策,用于补充农村中小学急需学科教师。广东、江西、山西、黑龙江等省都推行了周转编制制度,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教师编制数量增加后,现有编外教师却不一定能入编。因为很多地方的编制实施“逢进必考”,编外教师可能考不进去。
“教学主要看实践能力,不看笔试能力,编外教师长期在一线教学,实践能力强。”卿素兰表示。
她建议,深圳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深圳每年留一定比例的编制给编外教师,对于经过学校选拔任用的编外教师,只要学校满意并且推荐,就可以直接入编。
“一定要让教师安心从教。”卿素兰强调,“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教师队伍中,稳定、优化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