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分析

2019-10-15 06:08刘超平
广州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叶酸半胱氨酸传导

刘超平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佛山 5282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常发生的一类并发症,也是引起T2DM感染、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尚缺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想方法[1]。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不利于神经髓鞘蛋白的代谢,同时也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从而造成不可逆的神经血管病理性改变。甲钴胺又称甲基维生素B12,可起到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2]。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一种重要辅酶,补充叶酸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实施甲钴胺联合叶酸的治疗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25±7.61)岁;糖尿病病程1.81~13 a,平均病程(8.63±2.31)a。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3.33±5.92)岁;糖尿病病程1.71~14 a,平均病程(8.23±1.73)a。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标准,且伴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②出现感觉、运动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异常的神经电生理改变;③出现肌力减弱等运动异常症状;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肝功能不全及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者;③近3个月内服用维生B12等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药物;④近期服用过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等的药物。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等常规控制血糖的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74048)肌内注射治疗,每天1次,500 μ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叶酸(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478)4 mg,每天一次,4 mg/次。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的判定: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膝腱反射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为显效;患者症状有所减轻,膝腱反射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但未达到显效效果为有效;患者症状为出现加重或改善,膝腱反射无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未出现明显增加即为无效[3]。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干预前后1个月检测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2 mL(采血前1日禁止食用高蛋白饮食,晚8点后禁食,至早上6点空腹采集),EDTA抗凝,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检查神经包括双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尺神经等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由药物引发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恶心、呕吐等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未对治疗进展产生影响。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n=40,例(%)]

2.2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观察组干预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2.3 神经传导速度

观察组干预前神经传导速度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正中神经、腓总神、胫神经、尺神经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为发生恶心、呕吐等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

表3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血糖升高,而长时间的血糖升高会导致身体各组织出现气管功能障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感觉神经与自主神经支配障碍,主要包括疼痛、感觉减退,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发性疼痛,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正常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主要依赖于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分解途径的动态平衡,任何导致其代谢所需酶或辅助因子缺陷以及代谢底物的异常,均可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浓度[4]。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触发因素,且高同型半胱氨酸会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因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可在叶酸和维生素B12辅助作用下由再甲基化重新合成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甲流氨酸。甲钴胺又称甲基维生素B12,可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再甲基化,从而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而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越明显,则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相关研究表明[7],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2%,高于对照组的72.50%,且观察组干预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正中神经、腓总神、胫神经、尺神经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利于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途径中必要的辅助因子,可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联合治疗可使同型半胱氨酸沿更多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同时通过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对机体相关维生素吸收的影响,修复受损细胞,从而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神经病变。但由于样本量较少,本研究结论仍需进行多中心、单样本的研究。

综上所述,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有效提升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利于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对其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叶酸半胱氨酸传导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