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郊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019-10-14 15:51张世富刘夏菡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乡村旅游

张世富 刘夏菡

摘 要: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而乡村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当地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多数乡村旅游景区存在种种问题,阻碍了其发展。

关键词:远郊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在地域上呈现出由中心至边缘的两极关系,城市近郊发展迅猛,远郊区相对滞后,这种不平衡性是由经济开发和资源禀赋不同造成的。吴必虎提出了关于旅游空间结构的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理论,它与城市中央游憩区共同构成城市游憩体系。农业旅游地在城市周边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最密集地带出现在距城市30公里左右的地区,次密集带出现在80公里左右的地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出游力普遍较低,出游半径主要集中在距离城市较近的ReBAM内。

1、东明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东明国家黄河湿地公园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黄河大堤东侧,原来是国有林场,后在省级湿地公园的基础上升级建设。规划总面积317.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46.5 公顷,湿地率77.6%。公园规划区分为生态保育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

景区距东明县城35公里、距菏泽市区55公里;距河南省兰考县20公里、距河南省民权县、杞县、长垣县、封丘县、开封市区均不足50公里。根据东明国家黄河湿地公园距所属市、县区的距离,已经超过了第一个密集带,所以将其定位远郊区乡村旅游区。

2、发展存在问题

2.1 距离城市客源地距离较远

乡村旅游一般满足城市居民“远离城市、逃脱烦恼”的要求,所以一般在城市郊区。如前所述,东明国家黄河湿地公园距东明县城35公里、距菏泽市区55公里,据周边其他县区(除兰考县)距离也均在30公里以上,属于城市远郊区。但是远距离使旅游者的旅行成本增加,其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降低。故其客源主要集中在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等出行时间较充裕小长假期间,而周末及平时游客较少。

2.2 交通通达性不高

景区与外界联通主要通过106国道(通过5公里的乡镇道路与景区相连)和景区西侧黄河沿堤路,且两条均为南北向道路,无东西向道路。距景区最近的高速出口在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约15公里,虽然距离近但由于行政区划等的原因,但实际通行率不高。总体来说其交通并不便捷。

2.3 旅游产品少、特色不突出

景区以传统的森林、湿地观光为主且原生湿地作为鸟类栖息地被禁止进入,虽然紧邻黄河大堤但属于凹岸,据黄河主河道距离约10公里,并非观河区。景区没有结合自身特色进行规划,没有对游客需求进行分析,缺乏应有的特色,相应的旅游产品较少,吸引力不足。

2.4 基础设施不完善、休闲功能不全面

在发展初始阶段意识不够,没有注意周边配套设施的状况。道路、洗手间、停车场、餐饮住宿等无法满足游客需求,饭店、住宿存在脏乱差等现象,游客停留意愿不高。

2.5外向度不高

如表1所示景区客源市场不仅仅局限于所属行政区划,相邻省份河南省也贡献相当大的客流量,但是表2显示其绝大多数游客来自于景区周边20公里以内。由此可以推断出河南省游客到此主要是由于地缘关系:距离较近、历史关系原因(1963年东明县从河南省划归山东省)。而其所属的东明县及菏泽市游客贡献度并不大。总体来说,东明国家黄河湿地公园主要游客来源仍为其近距离周边的乡村区域,外向度不高。

3、发展模式及策略

3.1完善基础设施

首先應该拓展景区与外界联系的交通渠道,让想来的游客能够更便捷迅速的到达。同时完善停车场、卫生间、旅馆、饭店等基础设施,相应的食宿卫生安全应该统一严格把关,防止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出现及旺季漫天要价宰客现象,避免破坏当地风气与口碑。

3.2 避免趋同、创立特色

目前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化严重,要从众多乡村旅游中脱颖而出,景区特色必须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要投其所好,从游客兴趣、产品营销、旅游体验等入手,不断汲取、改进、创新,结合当地的文化、民俗、历史等,开展相应活动、创办相应节日,也可以利用自然优势形成一系列著名景点带给游客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

3.3 加大景区宣传,扩大影响力

除媒体、报刊、电视广告、旅行社等传统景区宣传渠道外,举办各类大型活动也是提升自身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如2018菏泽(东明)黄河生态马拉松赛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另外,网络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现在许多人通过网络寻找攻略、订餐订房,以自驾的方式来替代旅行社的作用。因此景区的经营者及政府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推广宣传、售票等,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推广使景区变成“网红景点”。

4、结语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城市居民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回归自然、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发展非常迅速。许多地区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乡村地区经济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与推广乡村旅游,使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使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使农民通过乡村旅游靠自己富裕起来,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 (4):354-359.

[2] 侯玉洁,马丽卿.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J].乡村旅游,2018,29(14):74-75.

[3] 王娟, 罗贵萍,夏兰.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模式探索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31(18):103-104,107.

[4] 李倩,李星竹,陈静,陈杨,杨婷婷.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4):98-100.

[5] 段云国.重庆市远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双桥区乡村旅游为例[D].西南大学,2010.

项目资助:菏泽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XY16SK19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乡村旅游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