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琳
【摘 要】近年来,虽然很多中小学校已经开始实施创客教育,但并没建立起相应的创客课程体系,创客教育形同虚设,低效现象极为普遍。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小学创客课程设计的相关研究,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本区域当前小学创客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泰勒模式在创客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创客教育质量。
【关键词】创客教育;创客活动;课程设计
一、背景
实施创客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很多中小学校已经开始实施創客教育,但很多创客类课程,学生仅仅是在教师指引下机械地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动,导致创客教育形同虚设,低效现象极为普遍。
二、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本区域当前小学创客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泰勒模式在创客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创客教育质量。
三、泰勒课程开发模式
(一)概念
泰勒模式的主体框架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设立明确的课程目标,二是根据目标创造系统的教育条件,三是设计科学的实施方法,四是开展专业性的课程评价。高欣浩、盛家荣、黄珊等(2015)提出了构建基于泰勒原理的课程设计,指出以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为基础,通过围绕课程目标、学习经验、学科知识、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展开设计,构建系统的、有别于学科教学的课程框架[2]。
(二)优势
其一,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不再像以往的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心智成长,辅助学生树立对创新学习的信心。
其二,泰勒课程强调突出学生的主题,分步骤地分解课程,明确教学目标,使得学生认识到课程参与和学习的目标,在泰勒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吸收知识。
(三)原则
在践行泰勒课程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应用泰勒课程模式的时候师生应当充分认识到课程目标的重要性,从抽象的层面阐述具体的知识内容,明确课程目标的重要性。
其次,泰勒课程模式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当保障目标的全面性,强调自身目标清晰明确,每一次课程的开展都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确立有益的学习目标。
最后,确保课程目标实现的完整性,泰勒课程的模式要按照完整的目标执行,教师要在内容和行为两个层面激励学生掌握清晰的学习计划,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冲刺自我的目标,有助于自我目标的实现。
四、泰勒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一)开发原则
以泰勒课程的开发模式为基础,创客课程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合理确立教育目标。在泰勒课程开发模式中,强调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来进行系统的课程开发。其中,最有效的确立目标的方式,是明确要使学生养成哪些行为,并确定这种行为能够运用到的生活领域。
其二是选择学生的学习经验。在选择学生学习经验的过程中,教师需把握好四个主要原则,即:①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学习经验;②选择有助于学生获取信息的学习经验;③选择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④选择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学习经验。
其三是组织学生的学习经验。在选择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进一步组织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参与课程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组织学习经验的过程中,教师需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连续性原则,二是顺序性原则,三是整合性原则。
其四是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可分为两轮进行,第一轮在课程实施的前期,调查了解现状,分析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二轮在课程实施后期,调查学习结果了解课程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做出解释。
(二)优势与不足
首先,创客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在创客教育模式中创设既定的学习和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积极性。
其次,为小学生拓展更多的信息搜集和获取的渠道。在创客教育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学生知识获取的效率,让学生在材料阅读、创客挖掘中提高自我的信息吸收和获取的能力,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我的综合能力。
再次,教师在创客教育中为学生准备动态的教学案例,让学生熟悉创客项目,借助动态的案例,锻炼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能力,借助动态案例的方式,学生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会将既有的知识转化为创客项目中的实践内容。
最后,创客教师在进行创客项目引导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内在创作能力,科学规划创客项目的进展,在创客课程中系统性的进行,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参与。
参考文献:
[1]谢作如.如何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以温州中学为例[J].中国信息教育技术,2014(9):13~25.
[2]高欣浩,盛家荣,黄珊等.泰勒原理在微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0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