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不妨“闹”一些

2019-10-14 17:19谢娟
关键词:汇报苏教版环节

谢娟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年级越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差,课堂越“安静”。要让科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就要让学生“闹”起来。当然,“闹”不是吵闹,而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解决一个问题,自主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不断试错。具体可以,让导入环节趣味一些,让实验探究放开一些,让汇报交流自由一些。

关键词:小学科学导入实验探究汇报交流

在多年执教小学科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年级越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差,课堂越“安静”。通过近两年科学课堂“静”与“闹”的组织对比和调查,我发现,“闹”一些,课堂更精彩。

一、案例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一课,在“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大小关系”环节,我以往的教学是:先让学生说一说A4纸可以折成哪些形状,学生会很快地说出三角形、长方形、六边形、圆柱形……随即,将这几种形状板书下来,并让学生通过实验从这几種形状中找到承受力最大的一种。整个教学过程秩序良好,分组实验也开展得很顺利,学生能很轻松地得到实验结论,没有任何的异议与争论。

多年教学下来,我开始反思:这样按部就班的教学能否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我是否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我是否应该有所改变?

于是,针对这一环节,我做了新的教学尝试——直接给学生提供一些A4纸,并抛出问题:你有办法让一张A4纸成为承受力最大的“大力纸王”吗?问题一出,学生就炸开了锅,并很快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活动,讨论声、争论声不绝于耳。有些小组还考虑到纸张有限,不敢贸然开折,而是在充分讨论后才开始操作。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强了,考虑问题更全面了,折出来的形状也不再局限于以往那些常规形状了;学生因为新的发现而眼神发光、使劲鼓掌,不由自主地说出“oh yeah”。我庆幸自己做了有益的改变,这样“热闹”的科学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科学课堂。

二、教学启示

课堂上,很多科学教师最怕的可能就是学生太“闹腾”,所以,总是给学生交代很多规矩,在容易出现“闹点”的实验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一步一步往前走,生怕出现意外情况。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无论是讨论,还是做实验,我们几乎看不到学生有很“闹”的表现,他们基本都是很平静地完成各项任务。学生也习惯于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师生之间可以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我发现,要让科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就要让学生“闹”起来。当然,“闹”不是吵闹,而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解决一个问题,自主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不断试错。这样的过程可能会慢一些,可能完成不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能激荡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呈现更多的精彩。

(一)导入环节趣味一些

一个好的导入对于一节课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导入毕竟不是一节课的重点环节,它必须短小精悍、简明扼要,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激趣性导入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课的导入环节,我这样激趣:“从外表上看,老师与正常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其实,老师有‘吸音的特异功能,你们想看吗?”学生有的说:“不信,老师骗人。”有的说:“老师,我要看现场版。”课堂一下子“闹”了起来,学生的关注度自然而然就高了。学生带着期待的心情参与课堂,积极性就高了,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实验探究放开一些

学生对“动手做”的实验一般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些实验甚至会让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但是,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教师的控制往往过多,使学生不敢有太多的想法。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放开一些,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国旗怎样升上去》一课,在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时,教师往往会边讲解组装方法,边演示组装过程,在交代了所有的细枝末节后,才放心地让学生进行实验。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材料分给学生小组,让他们看着书上的图组装。在组装的过程中,也许有困难,也许有失败,但是这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经过困难和失败,学生才更能发现问题之所在,更能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汇报交流自由一些

汇报交流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争论、说明、概括的过程,可以起到内化、总结、提升的作用。而小学科学课堂的汇报交流,多数都是“一人说,众人听”的形式,只是汇报,没有交流,少了听者应有的质疑,更少了教师的参与。其实,这一环节应该更自由一些。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养蚕》单元最后一课《养蚕经验交流会》时,我做了如下尝试:学生小组之间直接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带着本组的汇报材料“串”到其他小组,在交流本组的发现时还要发现其他组的亮点。接下来全班分组汇报时,汇报的学生不说本组的发现,而说在“串组”过程中发现的其他组的亮点,在说的过程中还可以邀请该组成员上来一同进行讲解;其他组若有异议,可以提出来,请汇报组解释。整个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课堂上的“闹”劲儿完全出乎意料。这样热烈的讨论一直延续到课外,学生收获满满。

猜你喜欢
汇报苏教版环节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领导难找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