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摘 要】 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慢效的过程,而且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审题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对数学学习和将来的深造以及人生经历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从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思维性强、逻辑严谨的学科,也是需要细心和耐心、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发现,孩子们在做题时没有养成读题、审题的优良习惯,致使做题时容易出现错误,审题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审题能力培养的意义、审题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培养策略等进行简单论述。
一、小学数学中审题能力培养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常常会遇到这种实际情况,明明一个问题或者一类问题讲过了,再换个说法、稍微增加点难度,孩子们还是挠头抓耳,无从下手,但是哪里不懂,哪里不清楚,他们也说不出。这种情况的存在,说明孩子们缺乏的是审题能力和审题技巧。
所谓“审题”,简言之就是对问题的表述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处理,也就是说要读懂题目说了什么,还要看懂题目还可以怎么说,这样的审题经常训练,为变式题的解决和提高解题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对于二年级的解决实际问题中一道问题的处理:读书活动中,小明读了一本书的68页,小红读了55页,小明比小红多读多少页?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引導学生首先明确小明读了多少页、小红读了多少页,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少,一本书,谁剩下得多、谁剩下得少,多多少、少多少等,还可以提出问题:两人一共读了多少页?小红比小明少读多少页?这样的审题和分析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审题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解题训练,学生可以自我体会、领悟和掌握,但这种掌握是有区分的。有的学生做题又快又准,有的学生做题犹犹豫豫,还有的学生做题答非所问,这就是其审题能力不同所导致的。此外,审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更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长期坚持对于审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逐渐从知识的教学中走出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数学综合能力之一的审题能力,在其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不足的地方。
首先,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效的,容易引发教师对这个问题的麻痹和忽略,致使审题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教学的严重缺口,也是学生数学能力低下、数学成绩差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审题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培养的方向发生偏颇,主要体现在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方面,导致解决问题时,题目稍微“变脸”“变色”,学生依旧束手无策。如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教学中,教师常常是给出问题后,让学生自主试着加运算符号,或者让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教学局限于答案的寻找,而缺乏方法的系统性总结,再给出类似的问题,学生仍然是采用“试”的方法。而如果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给予方法的指导和归纳,比如最简单的就是使其中两个2的结果是零,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样归纳和总结,孩子们再见到同类题时,便不费吹灰之力,提高了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三、小学数学中审题教育的策略
1.抓关键字词,认清问题本质
在小学数学题目中,尤其是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中,经常考查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力,即学生能否把握关键词句,把具体情境下的数学问题还原成一般性的抽象的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学生要能够快速找出题目的中心思想以及帮助解决问题的辅助条件。
如:一次数学竞赛中,共有10道题,做对一道得8分,做错或不做一道倒扣4分,小明共得44分。他有多少道题做对了?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与“做对题目”相对应的,是“做错或不做题目”,因而这题本质上是要求列出“做对的题目数量”和“做错或不做的题目数量”两个未知数的关系。而辅助这一关系的条件有:①两个未知数量的和为10;②做对一道得8分,做错或不做一道扣4分,且总分为44。这样思考下来,就很容易得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2.分析条件,抓住问题导向
在能够有效获取题目的信息本质和辅助信息后,怎样对其进行有机的、合逻辑的思考,是培养审题能力的核心。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道题目的条件,理清条件和问题的关系。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题目中的条件都是可以求出各种不同问题的,甚至会出现干扰性的多余条件;二是这些条件怎样结合、运算才能解决问题,理清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关系。在明确这一点以后,便只需要引导学生以问题目的为导向,对条件进行有逻辑性的分析即可。
如:用3个大瓶和5个小瓶可装墨水5.6千克,用1个大瓶和3个小瓶可装墨水2.4千克。那么用1个大瓶和2个小瓶可装墨水多少千克?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需要求出1个大瓶和1个小瓶各能装墨水多少千克的,也就是这两个未知数的关系问题,这就是问题的目的导向。其次,大瓶和小瓶之间的关系有两个:3大+5小=5.6;1大+3小=2.4。找到这两个关系和条件间的联系,对这两个条件做加减上的处理,问题就不攻自破。
除此之外,还应该巧妙结合真题,力争实例教学,在有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时,教师往往难以处理好具体的题目和抽象的审题能力要点之间的关系。如上面两个例子,审题能力的要点并不是孤立的几句话,而是时时刻刻贯彻于具体的实例之中的。只有找到实例和真题间的 “平衡点”,才能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学生的审题素质的培养。
总之,审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容小觑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培养审题能力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教学中审题能力培养的缺失,并采用针对性的策略,将审题能力的培养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逐渐培养和提升审题能力,提高解题能力,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娟凌.浅谈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2017(36).
[2]谢海民.小学生审题能力培养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