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利
[摘要]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早滥觞于20世纪50年代。自其产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将其贯彻于教育实践,并在推动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终身教育蕴含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这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同向性、教育对象的同构性、教育内容的契合性,从而为基于终身教育的视角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实践中终身教育理念的缺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中面临培育主体能动性不足、培育体系时空断裂现象凸显、培育过程具象化薄弱等现实困境,从而引发了对终身教育理念的强烈诉求。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统摄全局的教育理念,其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视角,也规定着其具体的实践培育要求:在培育主体层面,教育对象作为培育的重点,应当注重对其内在自觉的唤醒与激发;在培育体系层面,完备的体系是重要保障,应当注重时空维度的衔接与整合;在培育过程层面,作为实践的具体推进,应当注重理论向生活世界的延伸与回归。因此,需要把终身教育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从主体内在自觉性的提升、教育系统的整合、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等不同维度践行培育路径。
[关键词]终身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522.3;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5-0045-07
作为凝聚价值共识和培植社会发展动力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为此,需要基于不同维度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与实践路径,发挥其在服务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功能。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教育实施进行了深刻变革,能够真正推动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在终身教育视野下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不仅拓展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视域,而且有利于促进其培育实效的提升。终身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这为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终身教育蕴含的价值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相应要求。而由于缺乏对终身教育理念的有效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形成了对终身教育的现实诉求。因此,需要从实践层面探索终身教育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具体路径。
一 、终身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逻辑关联
终身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并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三个维度。具体说来,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同向性,在教育对象上具有同构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契合性。
(一)教育目标同向性
终身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目标上具有同向性,其最终价值目标在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概念,包括了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目的在于“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1]。终身教育“以人为本位,把人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一切教育活动围绕人性的解放、个性的张扬、人格的丰富、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创造性的培养和激发来展开。”[2]其四大支柱的确立,旨在使人日臻完善,以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在终身教育的语境下,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人潜能的开发是一个终身推进的过程,教育的开展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规律,应革除传统教育中的教育与工作相割裂的错误做法,而使教育嵌入生活,并伴随人的一生,促进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圆融。现实的人是培育的逻辑起点,在培育过程中不仅应注重人的物质利益合理满足,更要注重人的发展诉求。从根本上而言,这一过程就是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也是使人日益走向完善的过程。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无论是理论内容的构建,还是培育方法的运用,都把人这一主体置于中心位置。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是推动人的全面發展实现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对象同构性
终身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教育对象上具有同构性,其教育对象的来源都包含了全民在内。全民性是终身教育的显著特征,教育面向人人。朗格朗对终身教育的“总体框架”进行了阐明,对个体而言,是要确保其一生之中的持续性学习与训练的获得;对整体而言,则意味着丰富教育形式,向所有人提供发展的机会与条件。简言之,终身教育的全民性包含了两个维度。从横向上看,包含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公民。从纵向上看,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个体都是终身教育的对象。终身教育就是针对所有人实施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以保障其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其提出的出发点正是基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多元价值基础之上,因而其培育对象同样具有全民性。在全社会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理论的自觉体认,并把其内在的价值要求外化到实践行动之中,以推动全民的道德素质提升。
(三)教育内容契合性
终身教育作为宏大的教育体系,涵盖了教育的各方各面,“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3]45。就内容方面而言,二者彰显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依托终身教育而进行,这是由价值形成的规律特点决定的。长期性、反复性是其内在规律的鲜明表征。由于认知主体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客体内容的丰富性和发展性,其对价值内容的正确认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要在实践与认识的交互循环中逐渐生成。并且,已形成的价值观不具有稳定性,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发生波动,甚至出现颠覆性的倾倒。主体认识与客体特点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过程,同时也是一项空间向度上系统展开的综合工程,要全面渗透进各种教育形态、各个教育环节之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终身推进的过程,应嵌入终身教育之中。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为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价值指导,确保终身教育的方向性。两种教育相互作用,为推动人的发展提供教育保障和价值指引。
二、终身教育理念缺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
终身教育理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思路,为其培育实效性的增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而事实上,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并未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从而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中的现实困境,进而引发了其对终身教育理念的强烈诉求。
(一)主体维:主观能动性不足
从主体维度看,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培育主体而存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践行终身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通过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需求的满足来增强其价值理论学习与践履的自觉性。因而,“既要通过融入法治建设以‘硬性规范途径推进,又要通过增强内在自觉性以‘软性引导方式落实。”[4]然而,由于缺乏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正确认知主体在培育中的地位,主体自觉性的激发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一方面,忽略主体自觉性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中过分注重于单向式的直接灌输,而不注重对主体学习自觉性的激发。受众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性的接受与“失语”状态,无法从根本上调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思想与利益存在脱节,理论价值难以彰显,主体自觉能动性发挥不足。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与践行,需建基于一定的利益认同之上。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快速转型,体制转轨也正在进行,利益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和尖锐化,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不仅人们关注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亟待解决,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诉求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这些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能否妥善协调和有效解决,关涉到人民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理论上而言,在这样一个利益博弈的时代,人们对自身发展的诉求较为强烈,尋求价值共识的愿望也更为紧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这就预设了其“出场”的必要性。而实践中事关人们切身利益的许多民生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仍处于探索之中。主体利益关照与整合的不足,遮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加大了主体价值认同的难度,并在实践层面制约了这一进程的推进。
(二)体系维:时空断裂现象凸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终身化的过程,因而在实践中需要把“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终身培育理念深入其中。而实际上,终身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处于缺位状态,时空性断裂现象凸显。第一,时间向度的断裂现象。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过程中忽视价值观形成的客观规律,不重视长效机制建设,满足于一时的成效取得,缺少教育持续推进的连贯性。过多集中于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忽略了生命个体早期的家庭教育以及学业完成以后的社会继续教育等。而且,不同时期的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建设,如何根据教育对象进行教育价值定位与内容转型成为当前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开展的关键问题。如从阶段性学校教育来看,大、中、小学教育存在衔接不畅等问题,不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做到针对性、有序性地推进。断裂化问题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不仅会导致培育成效的功亏一篑,还有可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终沦为一种形式教育,从而影响了其价值引领、思想导向等功能的发挥。
第二,空间向度的离散化倾向。所谓离散化,是在培育过程中把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教育分离开来,彼此之间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等诸方面缺乏相应的沟通,协同性作用发挥不足。各种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各自为政、自成体系。这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空间立体结构以及横向建构的完整性,而且不利于各种教育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功能优势互补,从而难以发挥教育的合力效应。同时,离散化问题还容易导致教育内容的重叠、教育方式的重复,教育目标的混乱,因而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挫伤了主体的积极性。
(三)实践维:培育过程具象化薄弱
现实生活是终身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终身教育十分强调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合。可以说,终身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化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就是要把这一过程嵌入生活视域,在实践生活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象化。2014年,习近平在上海调研中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6]。而在实际培育过程中,由于终身教育理念的缺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融入、方式融入、话语体系转化方面都缺少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抽象化的做法仍然很普遍。
一是在生活融入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提炼尚未接地气,即不善于从大众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以促进理论体系的生活化。二是在内容传播方面,未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结合方面下功夫,过分注重形式主义过场,忽略其精神实质的传达和教育;未能勇于探索具有实践创新性的教育方式方法,而是拘泥于传统的理论化、模式化、呆板化的教育模式。三是在话语体系构建方面,缺少群众性的生活语言融入,抽象性地理论阐释仍占据主导地位。不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据大众生活和群众话语体系进行通俗转化,而是过分强调概念的生硬灌输。这样不仅造成了群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理念间的隔阂,也容易引发抵触心理的产生,进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容易沦为只喊口号而难以落实的表面化教育,从而难以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预期效果。
三 、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策略要求
终身教育是由“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三个基础性概念构成。[7]在实施终身教育中,这实际上蕴含了三个维度的要求。就教育实施方而言,需要推进教育的终身化;就受教育者来说,需要增强其学习自主性的和自觉性。而在具体实践方面,则需要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在终身教育思想的统御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中应当体现出这些维度的具体要求。
(一)培育主体层面:内在自觉的唤醒与激发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自上而下的外部灌输方式,注重学习主体内在自觉的唤醒与激发,引导主体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作为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无不体现了这一要求。终身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自觉性,以促进其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加快教育终身化的推进。可以说,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是通往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2015 年,习近平提出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确立接受教育的自觉能动性,就在于终身教育之于个体意义的凸显。无论是时代快速发展导致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显现,都彰显了终身教育的现实价值。个体正是由于觉解到了这一点,才能够自觉地接受并同化教育内容。为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既要通过提升主体内在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其主动进行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同时,又要彰显理论本身的价值性,促进主体的自觉价值认同与践行。
(二)培育体系层面:纵横维度的衔接与整合
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理念落实的重要保障。终身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完成了统一,构建了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时间断裂、空间隔绝思维,强调了教育的持续性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性,所以整合性可以看作是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1965年,其最早提出者保罗·郎格朗在《关于终身教育》这一提案中明确指出,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3]15-161976年,戴维(Dave)作出进一步补充,“终身教育试图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统整和贯穿所有教育的阶段,在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和技巧上皆具有弹性。”[8]。因此,终身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纵向维度来看,涵盖了所有年龄阶段的教育,意味着生命体“从摇籃到坟墓”都要接受教育。从横向来看,则包括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形态的教育形式,“主张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建立沟通、互补和共存的关系。”[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终身推进的过程,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并存的显著特征,纵向上的有机衔接和横向上的系统整合,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空维度。在培育中,必须要从纵横两个维度加强完备的保障体系建设。在纵向上,做好教育的衔接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在横向上,进行教育的系统整合,全面辐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促进主体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三)培育过程层面:生活世界的延伸与回归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融合,彰显教育回归的实践指向。终身教育把教育嵌入生活,实现二者的一体化,使教育与生活不再疏离。同时,终身教育指向生活,塑造能够创造完善生活的人。现实生活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基点,终身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满足人的多方面价值需求,以使其能够适应生活并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在终身教育的语境理解中,教育生成于生活,开展于生活,同时又回归于生活,实际上内含教育过程与生活的内在联动性。尤其是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教育更要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之多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依托于生活世界这一现实场域进行开展。这就要求在培育过程中不断丰富理论的实践来源,用契合群众特点和符合群众要求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尝试采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生活化语言进行学术话语体系的转换,把培育内容嵌入现实生活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终身教育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选择
从终身教育来看,教育、人与实践生活共同构成了教育中的三大要素,其中人作为价值内化的主体,在价值形成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力提升的核心;教育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为促进价值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保障;而实践生活既是价值形成的源泉,也是价值教育的最终回归,是培育的落脚点。因此,在具体的培育实践中,既需要教育外部因素的推动,也需要主体内在自觉的提高,二者协同作用的发挥统一于社会实践生活之中。
(一)提升主体内在的自觉能动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融入终身教育理念,需针对受众特点进行全面审视,把人的意识、思想等因素都纳入进来,改变传统的直接灌输模式,注重培育主体自觉学习的能动性。自觉学习意味着主体能够自觉利用各种条件以学习、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主动省思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并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自觉做出正确调适,重新构建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增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首先,增强持续学习的自觉性。树立学习的自觉意识,认识到理论学习是一个常学常新、日渐积累、久久为功的过程,应自觉地把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实践活动以不断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同时,持续性学习的进行离不开主体学习意志的养成,作为培育主体的人应严格要求自我,加强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持续性进行。其次,增强学习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价值诉求,同时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信息时代,个体要自觉提高利用各种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自身的媒介素养,以增强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最后,增强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改变被动性的知识接受观念,树立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条件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素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落实终身教育理念,还需要从思想根源入手对思想问题进行解决,以促进主体内在自觉性的提升,而“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10]在马克思看来,物质利益与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厘清,就始终成为“苦恼的困惑”。利益认同与主体自觉具有内在关联,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基础,主体内在自觉的提升首先基于利益诉求的满足。故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要从利益问题解决入手,从根本上解除制约主体自觉的影响因素。为此,要把利益原则贯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既要在政策制定中对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进行权衡、考量,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与利益调节机制,推动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同时,又要在实践中对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予以及时回应与解决,使之得到可视化的实际利益,努力提高、充盈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夯实主体自觉提升的基础上,促进价值共识的达成。
(二)注重教育的系统整合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融入终身教育的价值理念,应把握好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使培育工作贯穿人的一生,并做好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自下而上的完整性的纵向系统教育。在衔接过程中要遵循个体价值形成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运用以及培育路径的选择都要以主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本遵循。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11]各个时期、不同阶段的教育要加强沟通与协作,打破分离隔绝的状态,增进教育的向心力凝聚功能,既要避免教育的重复现象,又要一脉相承、相互协调、循序渐进,以实现培育的连贯性。
从横向来看,在推进横向教育体系建构方面,须对各种正式、非正式教育以及不同类型教育加以整合,促进不同教育的功能优势互补和协同运作,实现整体合力效应。社区教育是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桥梁,旨在促进教育的社会化转向以及强化社会的教育功能,有力地弥补了单一教育的不足,密切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以社区作为重要依托,推动三方教育联合作用的实现。一方面,加强社区对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保障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开展。推动社区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力求以社区成员和社区发展的需求相联系,形成一个社区学习网络,为社区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服务。高校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之于社区教育的职责,从制度上保障社区与高校的有机对接,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树立典型,实现道德典型教育与培育良好家风的有效对接。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现和宣传社区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大力褒奖善行义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12]善于挖掘群众中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把典型教育纳入家风建设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厚植家风形成根基,提高优良家风的道德涵养功能。第三,以社区文化为依托,拓展传播路径。社区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内容,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价值引导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功能。借助于新媒体等各种手段把理论宣传全面融入到社区文明创建、文娱等活动之中,充分挖掘社区历史文化资源,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区精神,使社区成员在社区精神的指引下自觉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走向生活世界
终身教育摒弃了教育与生活相隔离的传统做法,以实践为结点,实现了二者的完美统一,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活化提供了经验借鉴。实践生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落脚点,为实现教育与人的内外部联动提供了现实的场域。无论是外在教育作用的发挥,还是内在主体自觉性的调动,都必须要深入实践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融合、培育方式与生活实际的贴近、话语体系向大众语言的转化。
其一,培育内容的生活化丰富。社会生活作为理论的实践来源,大到群众的公共生活,小到个体的日常实践生活,无不蕴含着培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活素材。習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3]7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中,应善于捕捉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经过淬炼和提取,将其纳入其中,以使培育内容得以丰盈。其二,培育方式的生活化嵌入。生活世界是一个宏观概念,既包括社会范围的“大生活”,也包含“与我有关”的“小生活”。习近平指出,“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3]16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生活世界中,应根据不同的生活场域选取相应的融入方式。一方面,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国家方针政策等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进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宣传与普及,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力、感召力和向心力作用。另一方面,应专门根据特定群体的特点,选取契合的宣传形式和表达方式,以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为重要契机,注重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力。其三,培育话语体系的生活化建构。话语体系在价值传播中的意义重大,其表达方式与价值认同存在密切关联。以实践生活为落脚点,建构被广大人民群众易于理解、认同和接纳的大众话语体系,使之具有亲和力,才能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众的辐射与渗透。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中善于发掘人们所运用的日常话语表达方式,注意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把理论性、科学性和政治性的话语表达转化为经验性、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表述,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总之,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大教育观,体现了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以宏大的研究视野与教育体系,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为当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的启示。基于这一视角深入探讨,不仅厘清了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体系终身化的建构指明了方向,而且,从这一理念分析出发,能够有效洞悉主体、体系、实践等层面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具体的实践路径,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373.
[2]魏志耕.终身教育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
[3][法]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4]王火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7):12-1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6.
[7]吴民祥.当代主要教育思潮[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213.
[8][瑞典]托斯顿·胡森,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卷1)[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23.
[9]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80.
[12]张希.固本强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J].中国民政,2017,(12):8-17.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徐雪野〕 2019年9月 知 与 行 Sept.,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