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

2019-10-14 03:44袁海英
新闻爱好者 2019年9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青年学生新媒体

袁海英

【摘要】新媒体传播以其快速、多样、互动和娱乐等特点深深地吸引着青年学生群体,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行为及习惯。以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研究主体,综合调查数据,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传播以其快速、多样、互动和娱乐等特点深深地吸引着青年学生群体,迅速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并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行为及习惯。

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初中,高中、中专、技术学校毕业的网民比例分别为38.7%和24.5%;接受过大学或本科教育的互联网用户比例分别为8.7%和9.9%。中国网民的文化素养主要以中等教育为主。

可以看出,在新媒体时代,受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是青年学生群体。同时,面对众多媒体平台带来的复杂信息,如何解读、识别和判断媒体信息,以及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信息实现自我发展,对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合理应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媒体辨识能力,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来提高自己,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而且,随着新媒体的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也进入学校正规教育体系。

中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先后开设了媒体素养课程。然而,目前,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主要还是针对本科院校进行的,对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却寥寥。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青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中国未来劳动力的重要来源。2019年2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10700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592.5万人。同时,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他们也是使用新媒体人群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进入社会后,是否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質,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阅历少,缺乏识别媒体信息的能力。面对大量媒体信息,缺乏信息筛选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其媒介素养。然而,目前,无论是从实践层面还是从理论研究方面,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和重视,相当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尚未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系统和教育教学内容。缺乏媒介素养教育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面对大量新媒体信息时,区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不强,批判意识薄弱;有些学生对色情和暴力等不良信息难以形成抵抗力;有些学生面对信息爆炸的影响,只能被动地接受;有些学生甚至听信谣言,传播谣言;有些学生因缺乏对虚拟游戏、情感的抵抗控制能力,而沉溺于游戏、网恋中;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可以看出,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研究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积极探索和研究。

二、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河南省是职业教育大省,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河南省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位居全国前列。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2017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均居全国第一。

为此,课题组以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研究主体,以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网上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选取了60多所学校,同时,还深入到郑州、南阳、驻马店、焦作、洛阳等地20多所学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得到了大量生动、具体、翔实的研究材料。

调查发现,新媒体背景下,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已经普遍具有使用新媒体的基础技能,新媒体在农村学生中的普及率达96%,在城市学生中的普及率达100%,大多数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媒介使用能力和媒介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是在接触媒体的过程中自发养成的,是低级别的,不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

(一)新媒体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体选择

新媒体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媒介的选择上,智能手机居首位。调查发现,基于在线平台的智能手机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最常用的媒介,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您最喜爱的媒介”选项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择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手机、电脑、电视、杂志、广播、报纸等。新媒体背景下,智能手机因其便携和快捷等特点,尤其是随着通信费用的下降,以及无线网络的普及,在学生中非常受欢迎。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一部分学生还同时拥有第二部或第三部。有些学校规定上课期间,手机要上交给老师或学生干部,或者统一放到指定地点。一部分学生就上交一部手机应付老师和学生干部的检查,另一部手机随身携带。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现在很少通过电视、报纸或广播等传统媒体接收信息。在“您看报纸和杂志的频率”“您听广播的频率”“您看电视的频率”等问题的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每天、3天一次、一周一次、偶尔”几个选项,学生选择“偶尔”项的占93%以上。

(二)新媒体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体认知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他们的信息来源大多基于网络媒介的传播。根据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接收网络媒体信息时有一定的辨别意识,特别是在面对相关自身利益的信息时,他们会积极验证信息。他们对网络骗局、网络谣言有一定的警惕性。在“当您的好友通过网络向您借钱时,您是否会及时核实”的调查中,96%的学生选择“是”。这说明在面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现出较强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學生对其他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媒介信息则缺乏深度思考,也较少求证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在“当您怀疑网络上某些信息的真实性时,您是否主动检查它”的调查中,选择“是”的学生仅有30.9%。

根据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网络伦理的认识大多模糊不清。最为常见的一个现象是,他们在上网过程中下载盗版的视频、音乐、影视剧等资源的情况普遍存在。在使用下载的网络资源时,也没有标明出处的习惯。在“您如何看待在互联网上炫富、恶搞和人肉搜索的行为”的调查中,51%的学生选择“不喜欢,但不干涉”。可见他们对此现象的观念模糊。

(三)新媒体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体使用

在新媒体环境下,快速、有效地获取媒体信息资源以及积极参与和使用媒体是媒介素养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媒体的使用时间与使用效率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一方面,就媒体的使用时间而言,调查显示,71%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5小时。在“您能接受不接触网络媒介的期限”一项调查中,60%的学生选择“10天”,26%的学生选择“3天”,7%的学生选择“1天”;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媒介使用层次和使用效能普遍较低。在媒体使用目的一项调查中,前三位分别是娱乐、社交和生活查询。46%的学生不能从所浏览的网页中迅速了解新闻报道内容,不能快速地吸收有效信息为学习服务。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视剧等,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使用媒体的主要活动,他们普遍缺乏使用新媒体进行积极学习、增加知识和能力的意识,普遍缺乏有效地利用媒体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四)新媒体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媒介使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认同和欣赏能力,能够判断媒介信息的含义和价值;具备创建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利用媒介信息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调查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严重缺乏。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识普遍含糊不清,超过85%的受访者从未听说过媒介素养的概念。他们对媒介的理解和使用大多来自使用过程中的自我探索和实验,以及与同伴的交流。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缺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系统的运作机制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措施。一些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仅限于专业学习。一些与新媒介相关的活动,如“手机摄影大赛”“最美班级网络评选”等,也是基于德育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而开展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接收信息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网络资源中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大众传播内容的良莠不齐等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媒介素养教育的顶层设计

方向大于努力,格局影响成败。中等职业学校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须从源头上着力,从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做好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顶层设计。应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并据此建立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选择科学的课程模式,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实施办法。

(二)加强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学生的教育和培训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言教,还取决于教师的身教。就教育规律而言,“身教更重于言教”。因此,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高度重视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定期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培训和能力的提升。只有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与时俱进,才可以确保他们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跟上时代的要求。

(三)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阅历见识及自学能力有限,仅靠自学及和同伴交流学习等来提高其自身媒介素养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的。只有通过构建正规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一方面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媒介和媒介资源,使他们在信息过剩、娱乐过剩的新媒体时代,树立正确和科学使用媒体的观念,具备科学地使用新媒介的基本能力和接收媒介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媒介使用能力,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行为和习惯;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教学教给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让媒介资源成为学生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有效路径。

(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拥有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利性,交流的互动性,以及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等方面的优势,大大丰富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另外,也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产生了诸如“网瘾”“网恋”“学习兴趣低落”等问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网络犯罪和网络道德等问题。因此,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数字载体,通过建立媒介素养教育在线网站,开展网络文化活动等,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一个充满生机的、具有个性化和开放化的全媒体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以此提高学生对于各类网络信息的辨别与解析能力,规范在网络中的言语行为,有意识地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等,并引导和教育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有效利用新媒体为其个人成长和服务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良好的媒介素养是青年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积极探索和研究。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需要协调各方、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这需要从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青年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本文为2019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JB19070)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务学校)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青年学生新媒体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