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悠然
中国古典园林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北方的帝王宫苑拥有恢宏之气势,南方文人名流私人的居住或隐逸之所也体现着极高的艺术品位及造诣[1]。江南的古典园林追求雅致自然、曲径深幽的造园风格,不仅在材料选择上追求精妙多样,更在空间营造上追求意境悠扬。
瞻园(图1)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区,乃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瞻园以欧阳修诗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2],其内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精妙典雅,以假山之精闻名遐迩,此外还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图2)。
瞻园的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朱元璋称帝后将其赐予中山王徐达作为府邸,清朝时瞻园成为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太平天国时期成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瞻园的历史跨越明、清、太平天国、民国与当代,和江南多数园林一样,其发展背景复杂,在社会的变革中园貌几度兴废,也因其历经沧桑变迁,瞻园素有“明清、民国历史的活化石”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的刘敦祯教授带队开展了瞻园“起坠兴废”的修复工作,修复后的瞻园形成了园中有园、景中含景的风貌,既存留了原本的园林格局,又继承和发扬了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3]。
瞻园坐北朝南,修复前面积相对较小,全园南北长、东西窄,横向展开,修复后的瞻园面积约2万 m2。瞻园虽面积不大却颇具特色,其空间采用内向布局的形式,主体院落以水体为中心,建筑、回廊、亭榭环列于水景四周,同时以假山打造园林视觉亮点,这种布局方式使园林的内聚感分外强烈,营造出一种亲切宁静,同时又富有变化的空间感受。
修复后的瞻园分为东、西两园,东园是为了满足现代游人活动需要而扩建的区域,西园是在园林原有山水骨架的基础上修复而来。作为小型园林,瞻园内的自然地形景观较少,景物多为在园林地理条件基础上,通过人工分割组景建造的人工景观,即借助人工的方法来围合和组织空间,通过打造虚实相合之感,营造出较为生动形象的仿制自然山水,从而建成自然式的山水园。
为保护瞻园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从20世纪60年代起,瞻园逐步展开了全面的保护及更新设计。瞻园的保护更新设计战线较长,前后共经历四次修整,分别是一期西园工程(1958~1966)、二期东扩工程(1986~1987)、三期北扩工程(2002~2009)、四期太平天国博物馆设计工程(2007~2009),其中一期、二期工程,由东南大学刘敦祯教授以“起坠兴废”为旨主持设计(一期带队刘敦祯,二期由其学生叶菊华带队),是直接基于600年前老瞻园遗存展开的设计,而三期、四期工程是在经过一期、二期设计后,所得新园的基础上进行的衔接及扩展,与瞻园旧址的联系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只对一期、二期的设计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经过一期、二期的保护更新设计,瞻园被修整为东、西两园,东园是为了满足现代游人活动需要而扩建的区域,西园是在园林原有山水骨架的基础上修复而来。作为小型园林,瞻园内的自然地形景观较少,景物多为在园林地理条件基础上,通过人工分割组景建造的人工景观,即借助人工的方法来围合和组织空间,通过打造虚实相合之感,营造出较为生动形象的仿制自然山水,从而建成的自然式山水园。
西园由老瞻园修复而来,凝结着瞻园的精华,山、水、石为其主景,主体建筑静妙堂将景区分为南、北两区,两区间由曲廊、溪涧相衔接。因瞻园几经易手,在历史的变迁中仅有明、清时代的山水骨架得以保留,为适应时代需求,南京市政府对西园(即增建东园之前的瞻园)进行了整建,整建过程充分利用原布局特点,在保留原有的山、池、建筑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我国传统的造园理论和手法,对园林各景进行全方位的疏通、优化、升级,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园址面积,也增加了园林的观赏性及艺术性。
在西园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既要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优良传统,又要避免老旧私家园林过于封闭与曲折的缺点,进而满足现今人民群众游览活动的需耍,因此布局强调通达疏阔,同时辅以紧密曲折的小空间,在最大程度上丰富园林景致,西园的改造升级围绕其主体建筑静妙堂展开:
(1)在静妙堂东南方修建了一组较为封闭的入口庭院,该入口庭院与东园南部的建筑区相接,入口庭院的建设在勾连东、西两园的同时,一改堂南残缺、荒芜的景象,使游者入园后不致对园内之景一览无余。
(2)打造新湖增加园区水池面积,园区将原静妙堂北侧连贯规整的水池一分为二,并一直延伸拓展至静妙堂南侧,称为北水池(图3)和南水池(图4),大小两池间以步石相隔,似分非分,构成环绕静妙堂的水系,同时在南水池南岸打造假山一座(简称南假山)与静妙堂隔水相望,并与堂北原址遗留下的假山(简称北假山)(图5)形成对仗。
1
2
3
4
1. 瞻园
2. 水池周边的建筑景观
3. 北水池
4. 南水池及南假山
(3)由于城市发展,市内高楼增多,瞻园原有的北假山不足以遮挡园外的高层建筑,严重影响观赏体验,故在假山顶叠加一石屏进行视线阻挡,同时在北假山东北角新堆一座假山作为烘托,假山下挖一水池,与北水池连通,构成连贯的山水景致。
(4)将西园东侧僵直的亭廊拆除,以蜿蜒的曲廊代之,打造“曲径通幽”之感,创造视觉延伸的效果。曲廊作为建筑的延伸,采用半通透设计,通过廊周围的山石、植物、小品设施等,平衡建筑间的疏密关系,使其达到张弛有度、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同时在静妙堂北侧过于开敞的公共空间增加若干小景区,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通过上述处理,西园宛然成为一片山水重重的自然景色:静妙堂成为全园的主要观赏点,也是游览者驻足休憩的活动中心;堂南的草坪自然过渡至南水池,水池尽头为南假山,南假山与静妙堂构成对景关系;堂北的公共广场接紧北水池,水池北端为北假山,北假山亦与静妙堂构成对景关系,这种不对称平衡的做法,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园林布局方式的精粹;北水池为西园北部的中心,建筑皆环列于水池四周;堂北公共空间的东、西两侧增加的若干小景中(图6),东侧以亭廊为主,西侧以假山为主,极大丰富了西园景致。
由于瞻园原址较小,修复后的西园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游览需要,遂在原址与西园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东扩设计,其工程内容是:在园林东部及东北部开辟出新的建筑群、草坪、亭廊及水院等空间,在增加全园游赏内容的同时,拓展园林的游客承载力[4]。
东园为纵深狭长的“五进”格局,以建筑、庭院作为主体,布局明朗开阔,包含有建筑区、草坪区、厅廊区三个区域,与这三个区域相对应,整个东园被划分为南、中、北三部分:南部为建筑区,由小厅、大厅、楼厅和庭院组成,南部空间格局较为独立,建筑占比较重,西侧开有通向西园的门洞;中部是宽阔的草坪区,草坪区的设立为游客及市民提供了疏阔的公共活动场地,使园林的实际使用功能更加贴合现代游览需求;北部为亭廊区,几重相互叠落的曲廊尽头连接一方亭,可通向水院。
5
6
7
8
5. 北假山
6. 园内小景区
7. 西园“奥如”的入口空间
8. 曲廊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入门奥如”,“奥如”与“旷如”对立,皆乃柳宗元提出的空间概念,“奥如”即深奥婉转,“旷如”即平旷开阔,这是优秀园林所应具备的空间特质,园中既要有深邃委曲的幽闭空间,又要有寥廓高远的开敞空间,空间的营造需因地制宜,宜旷则旷,宜奥则奥,同时二者相互交融,达到“旷而不敞”“奥而不邃”,旷奥相宜方为上佳之作。
在入口空间营造“奥如”氛围,是通过抑景手法提供欲扬先抑的景观感受,进而着重展现园内布局精妙的“旷如”空间,这种通过对比强化空间的艺术操作,是中国古典园林,尤以江南园林为甚的建造模式,这一模式和中国园林独有的意境追求密切相关,中国园林讲求“心有林泉”[5],所谓“林泉之心”就是主体摆脱世俗功利观,以闲静的心境来看待山水,把山水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体,而不是自己的功利实用品,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基本上以建造“居尘而出尘”的城市山水园林为目标,收促的入口环境、或蔽或曲的“奥如”空间可以避免园外的世俗尘嚣流进园内,亦可避免园内的清幽泻出园外。
在瞻园的整体改造升级中,为满足现代游客以交流活动为主的功能需求,东园的布局开门见山、空间敞阔,而在原址上改造升级的西园却将“入门奥如”的造园理念发挥淋漓(图7)。西园门厅布置有漏窗一组,窗后以山石花木遮挡视线,若影若现的园内景色激起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穿过入口门厅,蜿蜒的游廊便铺展开来,这条由入口绵延至园内的游廊由起伏的复廊、曲廊(图8)组成。它们承载着院内主要的交通之能,并延展出旷奥相宜的多变空间,曲廊两侧的景致对比强烈,一侧是由粉墙、漏窗围合出的半封闭空间,一侧是由植物、山石堆叠出的半开敞空间(图9)。游廊将院内建筑、景致一一串联(图10),架构出园林的整体脉络,游廊的围合方式随园林空间的转化而起伏,延绵错落的游廊避免了封闭狭长的交通流线带来的乏味之感,同时也巧妙引导着游人游览的节奏。
步入瞻园,视域随着脚步的移动逐渐扩大,所见之景由细微至开阔、由幽暗至明亮、由掩映至清明,“旷如”之景随之舒展于眼前,巧妙的视觉对比带来起伏的心理感受,眼界一舒的视觉体验使豁然开朗、风光如画之感更甚,这是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审美过程。
但可惜的是,在瞻园二期(即东园)的设计中,为满足现代游客以交流活动为主的功能需求,东园入口的布局开门见山、空间敞阔,且将西园入口与其打通合二为一,西园入口原有的布局已被破坏,这是因时代发展所导致的园林功能需求的变化,以及为适应变化所做出的让步。
瞻园作为古典园林的典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巧妙高深的造园技法更是体现着造园者独特的智慧,瞻园生动再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是名副其实的“明清、民国历史活化石”。同时,瞻园的整修也充分浓缩了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精华,在推陈出新的同时高度发扬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奥妙的空间格局使其成为优秀的园林典范。
9
10
9. 园林开放空间
10. 连廊及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