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探讨

2019-10-12 21:59叶祥松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叶祥松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随着就业趋势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受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思想影响,实验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一个辅助环节,这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随着以人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的确立,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平台,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综合化学实验是对基础化学理论、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融会贯通,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就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引言

应用化学专业作为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其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实验环节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和专业实验;另一部分为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长期以来,源于师范专科的地方高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使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实践课程和实际生产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导致削弱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不强。而其中的实习教学环节,由于存在更多的问题而没起到应该起到的关键作用。

1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应用化学专业都开设了综合化学实验,但教学方式仍按照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只需简单重复便可完成相应的实验过程。学生独立思考空间较少,学生的思維及创新能力都没能得到有效锻炼,这样不仅使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而且也忽略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表现,降低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因而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培育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不但学生的实验技能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还浪费了教学资源。实验内容一般以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居多,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内容较少。此外,目前的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生产关联性不强,应用性不明显,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一般是根据学生的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来评定,缺少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核,因而实验考核成绩不能真正完全反应学生的能力。造成学生把重点都放在写好实验报告上而忽视实验过程,出现学生实验过程不认真现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实验不同于以往的基础化学实验,它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目前还没有一套针对该类实验的考核方法。

2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改革对策

2.1及时更新知识,促进学科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不断出现,教材的一些知识难以体现时代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生产实际,结合最新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平时的课堂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工业分析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革新实验教学方式

在综合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改变传统的“照方抓药”的实验教学方式,强化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理念。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验证性实验,教师需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用化学基础理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目的。对于综合性实验,教师需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自行查阅一些相关文献,能够在实验前对实验所涉及的综合知识和技能胸有成竹,学生自主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并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再整个过程中教师只需做必要的启发和指导。对于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依据教学目标给出实验要求和目的,并给出能提供的实验条件,比如仪器设备、药品和试剂等。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让学生自行去查阅文献资料、拟定试验方案,然后教师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学生进行讨论,指出其不当之处及注意事项,最后学生依据讨论后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等。此外,在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需加强实验预习及实验后的讨论环节。加强预习环节能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做到胸有成竹,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加强实验后的讨论能及时发现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3考核方式改革

在以往的考核方式中,笔试成绩所占比例较大,导致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期末临时突击,知识掌握不牢固,期末试卷考查的只是学生的短暂记忆能力,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降低了卷面成绩的比例,增加了实践教学和平时成绩的比例。卷面成绩仅占40%,重点考察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认知能力;实验成绩占40%,主要考核内容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平时成绩占20%,主要考核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分组讨论参与情况、课堂提问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这种全面的考核方式,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总评成绩明显提高。

2.4以科研促教学,提高实战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制定专业实验室开放制度,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提高学生的实战业务能力。还为应学生专门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高年级的学生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申报。在申报的过程中学生需自行组建团队完成资料检索整理、项目申请书的撰写、项目答辩工作;立项后还要填写项目任务书,组织实验团队进行实验工作,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撰写项目结题报告,完成答辩。这些过程与教师申报并完成课题的程序基本一致,学生亲身体验科研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5建设了一支具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和研发经验的教师队伍

当然,这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例如,学生的培养限定在一定的行业范围内,学生仅在限定的行业具有就业优势。该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的培养质量基本上决定于教师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企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同时和企业有深度的合作。

结语

经过实验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综合化学实验逐渐被学生喜爱,无论是实验氛围还是实验教学效果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增强。然而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才能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黎小胜.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化学实验改革浅谈[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5):112-116.

[2]刘利.应用化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5,40(8):15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