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秦腔的表演当中,须生行当是在整个行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目前的舞台上大多剧目都是将须生作为主线来进行表演的,所以须生的唱腔与表演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剧目的成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须生的唱腔和表演;随后简单阐述了须生唱腔与表演的统一。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讨论。
关键词:秦腔须生;唱腔;表演
一、引言
戏曲的类型化人物塑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出了人物的性格,使其性格更加的单一化。对于须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是饱经沧桑、生活阅历丰富的人,这也决定了他们的表演具有沉稳的特点。
二、须生的唱腔和表演
(一)唱腔
1.吐字清楚
要想在演出时更好地让观众了解剧情,演员做到吐字清楚十分有必要。演员首先要让观众清晰地听到唱词,才能够让观众进入到戏剧中。这就要求演员有一个扎实的发音办法,在面对面讲话时如果没有听明白能够在讲一遍,但在舞台上如果不能让观众很好地了解到演员想要表达的情感,观赏效果会大打折扣。
2.融入感情
在表演过程中,唱腔和动作应该是与所表演的人物心理活动是一致的,所以就需要演员通过感情来支配唱腔。演员要用最真实的情感和唱法来赋予唱腔精神,将唱词中的内容用不同情感的声腔表现出来。但过分渲染唱词会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唱腔平和的话很难体现出人物的性格,这就需要演员自身情感对唱腔的支配。要想达到这一条件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锻炼以及具有充足生活经历才能够具有并掌握这些内容[1]。
3.行腔到位
秦腔中存在着六大板式,这就需要演员使用已经定型的曲调来表演不同的剧情,通过这固定的板式来体现不同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演员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的性格和其表达的具体内容来对行腔进行处理和修改。若演员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表演的人物中并且可以表达出人物的情感,这样的表演效果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
4.声韵结合
声韵结合是秦腔须生在表演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须生在完整的表达完一段唱腔或字句后才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延长。但如果声音和韵味两者之间不能够很好的融合,声音只出不进,就无法达成声韵结合的效果。演员并不可能将每一句都唱得十分感人,而演员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收声时能够给观众留下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声韵结合的优势所在,同时这也需要演员在唱念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唱词结合好,让声韵都发挥的恰到好处。声韵结合的关键就在于熟悉并掌握字音的发声,同时正确处理字音中归韵和收声的关系。
(二)须生的表演
须生的表演除了唱腔之外,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念白和做功。由于须生在表演中大多是作为正面人物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唱腔与念白和做功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念白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语言的升华,这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这些内容都是根据想要刻画的人物性格和情感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其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手段。读唱转换是戏曲表演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以现实话语作为基础,在表演时对这些话语进行一定程度完善的表演形式。这就需要须生在表演中的念白和做功具有沉着通畅的特点。由于秦腔演出中的须生做功已经逐渐程序化,但须生的做功不能被传统的表演程序所束缚,需要将其活用,根据人物和剧情的需要来合理地利用程序甚至能够突破程序化的束缚。但须生最基本的捋胡须、提布袍、甩袖子等经典的表演方式不能够抛弃。通过戏曲这种唱歌表演的方式来表演经典,运用好程序化的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能够增强戏曲的深度和影响力度。
三、须生唱腔与表演的统一
若想要演好一个节目,演员必须要参悟到作者用文字描写的人物形象和所想表达的情感,再通过演員自身的理解进行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剧中人物的特点与个性,最终达到扮演的角色人物形象丰满,感情丰富的目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是需要结合演唱和表演共同进行的,演员自身丰富的表达方式才能够传递出人物最为真实的情感,并且通过这些情感来感染观众,如果演唱、表演和表演方式这三者之间存在矛盾,就需要通过修改唱腔来使这三者更加兼容。所以,演员能够进行一段具有感情的演唱十分有必要[2]。现代艺术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在时代进步的同时不断完善演员自身的情感表现手段,这点更需要演员体会到自己所饰演角色情感,通过情感表现的真实性和表演虚拟性的互相结合,在提高演出观赏性的同时,也能够丰富自己的表现力。
四、结束语
秦腔有着十分强大的表现力,这需要演员根据剧情的节奏和思想情感的变化来更好地诠释作品,从而体现出秦腔的表演美感,由于演员的唱腔与表演形式的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演出风格,只有每个演员把握好自己的表演风格和唱腔特色,才能够展现出秦腔的独特魅力。秦腔须生的演员必须将唱腔、表演和表演方式三者结合,并且不断从中探索和练习,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特色,才能够发扬秦腔的表演艺术。
参考文献:
[1]黄来望.浅谈秦腔须生的唱腔与表演[J].中国文艺家,2018(1):41.
[2]杨俊.浅谈秦腔唱腔的特点[J].西部皮革,2019(10):147.
作者简介:张哲,洛南县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