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记录世界各民族各代流传下来的经典的民族舞蹈,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仅仅提盒民族生活方式,符合民族的审美特点,是我们甚至世界非常珍贵的一笔文化财富,首先我们要保留原有的文化基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能随意去改变,这就是非遗舞蹈再现和创作概念的区别。
关键词:“非遗”舞蹈元素;群文舞蹈创作;体现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参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文艺作品创作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非遗凝聚了人们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凝聚了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情感,民俗舞蹈是各民族风俗活动的具体体现,群文化就是群众文化,群文化的前提是群众这一基础,群文化的创作不能离开群众,因此,群文化在创作过程中始终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群文舞蹈具有群众性、自由性等特性,因此,群文舞蹈创作时要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群文舞蹈内涵要和群众生活产生联系,要以群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创作素材,使其创作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又能够做到通俗易懂。
二、“非遗”舞蹈的重要意义
2003年国际标准法律曾经对非遗做出准确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个群体视为文化遗产的实际实践。当前社会形势非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特质等,这些民族特质即使经历社会变迁仍然有很强的民族感情维系功能,比如说岭南民间舞蹈就是岭南地区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具体表现,岭南民间舞蹈是民族特色舞蹈之一。鉴于非遗的这一重要性,当前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开始成为重要任务。
三、“非遗”舞蹈元素与群文舞蹈的保留与创作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民族大国,民俗文化自然也很丰富,非遗项目传承作为社会热点,预保护的历史文献也是我们保护的重点对象,近十年来,国家开展多项活动对公众宣传非遗项目,普及公众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将尽可能多的民俗文化流传下来。
“非遗”舞蹈是一种很值得保留的文化轨迹,非遗舞蹈大多来自宗教气息浓厚的地区,一般是在节假日和祭祀中会用到,通过肢体动作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诉求,比如广东岭南地区的特色狮舞、龙舞、采茶舞、猎步舞等舞蹈,就是在特定宗教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舞蹈,一旦离开这个特定的背景,那么将很难体会到舞蹈的内涵和感情。
而当今文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国内文化也在高速发展,形式丰富的舞台表演将许多民俗舞蹈搬上舞台,同时民俗舞蹈变得更加丰富,但是民俗舞蹈失去原本环境的依托,只是完整地在舞台呈现,这一点还是值得商榷的,所有的文化都要传承和创新,非遗舞蹈一样也要经历这一过程,哪些部分可以传承,哪些部分可以创新,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表演类一般都是将事物再现舞台,不加任何新的元素及手段。但是创作类的民俗舞蹈,就必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表现在群文舞蹈尤其显著,民俗素材很多,但是如果要成为一个作品就需要通过创新手段将素材变得更有意义!
四、“非遗”舞蹈元素对群文舞蹈的创作影响体现
(一)舞蹈艺术形态
岭南地区尤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因此,岭南地区的舞蹈或者艺术形式侧面反映了当地的生活特色,曾经有一个法国批判家说道:“作品的生命力是由其时代特点决定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岭南舞蹈在经历悠久历史后,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岭南舞蹈创作运用了许多该地区原生态的元素,通过对这些原生态元素的加工,提升舞蹈形态,以直供村民老百姓最初级的庆典祭祀事象为例:岭南地区人民以酒歌的形式表达祈福驱邪的情感,他们一般边跳舞边喝酒,连续三天,这种跳舞喝酒的艺术形态通过艺术家的加工,就可以加入任务角色,呈现一个完整的舞台再现。
(二)作品的内涵
作品内涵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二是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就是文化结合当时人们生活和生产过程,将生活和生产中的特色转为舞蹈特有的神韵。由此,在进行群文舞蹈创作时就要考虑到人们生活中所处的环境、生活习惯等。精神因素就是将时代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表达出来,在创作群文舞蹈时通过舞蹈形式 把这一时代的特征和在这一时代中人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成果以及这些付出对整个时代的意义表达出来。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文艺创作人员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总结出一系列创作素材,之后将这些创作素材以更加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创作是依据人们的生活需求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创作活动的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基层人民,非遗文化舞蹈和群文舞蹈在一定层面上来说是相似的,因此,当今群文舞蹈创作中引用“非遗”舞蹈文化独具特色的核心元素,在艺术形态和作品内涵两个方面激发群文舞蹈创作的构思和艺术灵感。
参考文献:
[1]杨晓娜.“非遗”舞蹈元素对群文舞蹈创作的体现[J].戏剧之家,2018(32):114.
[2]郑增琴.非遗舞蹈对群文舞蹈创作的影响[J].参花(下),2019(11):156.
[3]戴沉沉.提高群文舞蹈创作审美高度的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7-8.
作者简介:谭圣博,河池市宜州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