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独奏曲《凤阳歌绞八板》作品及演奏分析

2019-10-12 14:21田万里
艺术大观 2019年30期
关键词:演奏分析唢呐

田万里

摘要:《凤阳歌绞八板》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鲁西南地区的唢呐曲。该曲目是由任同祥先生整理改编而成。本篇论文通过从曲目《凤阳歌绞八板》的历史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手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在今后的演奏和练习中,给演奏员起到更好地指导作用。为演奏员在现实演奏和练习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唢呐;演奏分析;《凤阳歌绞八板》

嗩呐独奏曲《凤阳歌绞八板》是由任同祥先生所创作。任同祥先生是我国唢呐届非常重要的一位巨匠,在他的推动下唢呐在民族音乐中绽放了不一样的光彩。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奏家,他为大家吹奏了好多耳熟能详的作品,丰富了大家的情操。作为一位作曲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曲目如《百鸟朝凤》《一枝花》《凤阳歌绞八板》等,他为唢呐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54年,任同祥先生依据民间曲牌子《凤阳歌》和《八板》改编并且加入了山东地区地方民间小调音乐语言创作出来了唢呐独奏曲《凤阳歌绞八板》。在山东地区,民间的婚丧嫁娶中《抬花轿》《六字开门》《凤阳歌绞八板》等乐曲都是表演的节目,在民间艺人演奏中多半运用即兴手法,经过任同祥先生的改编创作,在保证了乐曲的地方风格的前提下,把节奏、速度、技巧、作品结构等都规范化。随着乐谱的发行,通过各种方式的传播,《凤阳歌绞八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喜爱。

一、《凤阳歌绞八板》历史及演变

《凤阳歌绞八板》的音乐素材取材于山东地区的地方戏曲。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齐鲁大地,地大物博。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齐鲁文化有着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地方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戏剧在山东地区是属于发展较早,并且发展较好的。从吕剧、柳子戏到山东琴书、鲁西南吹打等数十种乐种,无不说明齐鲁地区人民的聪明才智,无不说明齐鲁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正因为齐鲁大地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才使《凤阳歌绞八板》这种优秀的乐曲诞生。

(一)凤阳歌

凤阳歌是指在安徽凤阳地区民间流传的所有的民歌小调,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众多民间小调中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容易让大众接受的小调。凤阳歌中歌词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一首大众都听过的唱段。在凤阳民歌中《凤阳花鼓》是众多小曲小调中代表作品之一。根据历史记载,凤阳地区连续多年的水灾,使凤阳这片土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被迫带着老人孩子逃往其他地区,逃亡路上他们以手打花鼓,口唱凤阳的秧歌调,讨饭为生。这种大范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加剧了凤阳歌流传到全国各地生根发芽的速度,凤阳歌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相互碰撞进而绽放出了各种各样的乐种成果。

鲁西南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域广科,道路四通八达,四面八方的地区交通非常便利,使人口的流量非常大,凤阳歌流传到这里之后和当地的民间小曲小调互相融合发展,产生了火花。这就是山东琴书的产生过程。山东琴书是以凤阳歌的曲调为母体的,又被称为四平调,节奏多为一板三眼,音乐结构为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

吕剧音乐是在山东琴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属于山东特有的地方戏曲文化。其中《凤阳歌》以节奏温婉平稳,叙事性强等特点成了经常使用的曲牌。在此期间,鲁西南地区戏曲的发展也带动了鲁西南地区鼓吹乐的发展。鲁西南的吹打乐以唢呐、笛子、笙为主奏乐器,配合各种打击乐件组成乐队,当时的乐器已经有了完善的乐器技巧,在演奏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当地的戏曲说唱,其中《凤阳歌》这一曲牌保留了原来的基础旋律,并在基础旋律上进行民间的变奏手法,如反复、加花等进行二度创作。在此看来,,《凤阳歌》从山东琴书到吕剧再到民间吹打演奏这一系列的发展,虽然在表现形式、演奏技巧等方面都相对独立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都保留着母体音乐即《凤阳歌》这一体系。

(二)八板

“八板”又名“老八板”,原是中国民间器乐曲之一。经过时间的洗礼,它已经不单单是一首乐曲,更是一种体裁结构。它的流传很广,在我国各地区都存在着八板体曲体。

“八板”音乐风格泼灵动能让老百姓够好的接受和欣赏,这一特点使在众多的民间小调中被老百姓选录,在民间源远流长,其中的作品如《中花六板》《老八板》《寒鸦戏水》《高山流水》等各地方乐种都使用了八板及其变体。因此,“八板”已经不单单是一首曲目的名字,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的一类音乐体裁——八板体。虽然八板有着各种形式的变体,但是其根本的母体旋律依旧保持。“八板体”它的曲式结构严谨,节拍非常规整,节奏轻快活泼、精炼生动非常的吸引观众。由于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本身特有的魅力,这使“八板体”在全国各地的民族器乐作品中,无论是吹打乐,丝竹乐等乐种合奏或是各类乐器独奏中都大有存在并大放光彩。

二、《凤阳歌绞八板》的结构特征

乐曲的结构分为慢板和快板两个部分,其间由凤阳歌作为间奏将乐曲连接。

慢板部分可以分为两个乐段。乐曲节奏整体为一板一眼,即2/4拍的节奏。乐段的结构工整,每个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形成起承转合之势。乐曲是由凤阳歌主要的音乐元素为主体,节奏简短轻快,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和抒情性。慢板的第一部分为再现单二部曲式,可分为两个乐段。

1段是慢板的“起”的部分,这个乐段是慢板的核心音乐材料首次陈述。分为两个规整的乐句,这两个乐句非常相似,两个乐句的开头是一样的,只有结尾略有不同。这两个乐句的音乐材料贯穿整个慢板,为整个乐曲的慢板奠定基础。第一乐句的结尾,结束音落到了2,音响效果如同把这段音乐旋律交代了一部分,需要下一个乐句进行交代。第二乐句的结束,结束音落到了5,如同把上一乐句音乐旋律交代清晰构成了完整的乐段。

2段是慢板的“承”的部分,这个乐段是上一个乐段的再现。分为两个不规整的乐句,其中第一句是从上一段里的音乐材料进一步发展,对话情节比较明显。第二句为第一段中第二句的扩充再现,使音乐旋律更加完整。

相同的间奏再次出现,进入慢板的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3段是慢板的“转”的部分,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有了对比和变化。分为两个不规整的乐句,其中的音乐材料来自第一段,其终止分别在1和5上。这个乐段和第一乐段起到了呼应的作用,并且在慢板整体上起到连接的作用,为连接下一个乐段起到重要作用。

4段是慢板的“合”的部分,这个乐段分为两个不规整的乐句,其中第一乐句是拿第一段中结尾处的音乐材料进行发展的,第二句是第一段第二句音乐材料的补充再现。

相同的间奏有一次出现,进入快板部分。

快板划分为两部分,乐曲节奏为一板一眼的2/4拍,曲式结构规范对称,属于典型的八板体结构。

快板的第一部分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变奏乐段。

5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旋律的音乐材料来自前面的慢板部分,通过对其变奏形成了新的旋律,这段旋律的终止是开放的,分别落到了5和2上形成呼应。

6乐段这段旋律从音乐材料上来看是上段旋律的变奏,乐句开头的音乐材料变化比较大,到结尾的音乐材料几乎相同。

第二部分是整首曲目最精彩的部分。汲取山东的垛子板的音乐素材,运用民间传统的加花变奏手法,把乐曲推到了高潮。乐曲节奏紧密,随着乐曲的发展,乐曲的音乐感觉越来越激动,到了乐曲结尾音符更多为16分音符,使情绪更加激动,把乐曲推向高潮,最后以干净利索的乐句结束乐曲。

三、《凤阳歌绞八板》的演奏分析

《凤阳歌绞八板》是由小E调唢呐筒音做2的指法来演奏的,小E调唢呐音色明亮、俏皮,声音的穿透力很强。这首乐曲用小E调唢呐来演奏更能吹出山东唢呐的风格。

(一)慢板

乐曲的慢板以凤阳歌的音乐素材为基础,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轻巧。其节奏为一板一眼的节奏,其音乐语言性很强,就像两个人在聊天,描绘出了山东地区人民的生活面貌。在慢板演奏時,气息要保持平稳,速度放缓,音调轻巧,给人一种轻快悠扬的感觉,让人的心情非常放松舒服。在慢板演奏时,乐曲开头的气顶音一定要俏皮、轻快,要使乐曲开头轻松愉悦,给人们一种轻松的感觉。气顶音在吹奏的时候,一定要短促轻巧,爆发的气息把3吹到5,音响效果非常俏皮。

在慢板演奏时,一定要注意点与线的关系,吐音演奏时要注意气息的停顿感,音响效果虽然有停顿,但是音断意不断,使旋律意境完整。连音吹奏要注意气息的连贯,吐音与连音有机的结合勾画出了一幅欢乐的景象。还要注意滑音技巧的运用。在吹奏时,气息要做出下滑之势,其手指同时也做出下滑之势,形成快速下滑的音响效果,使乐曲具有浓厚的山东风格。要注意乐曲的旋律情感把控,把人文本土文化和自己的演奏相结合,对自己的演奏风格整体把握,满足观众的情感需要。

(二)快板

快板旋律以八板的音乐素材为基础,一板一眼节奏型,旋律运用变奏加花、速度渐快以及大量的双吐进行演奏,渲染情绪气氛激动热烈与慢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欢快的旋律把气氛推到了乐曲的高潮。

快板部分可由速度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快板进板速度稳重强健,8小结的渐快为快板的第一部分速度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速度变化,快板的第二部分旋律由八板转入垛子板。这里单独重新起速度,由慢渐快的速度,使人情绪激动,同时节奏型变的密集,大量的16分音符的使用把乐曲推向一个小高潮。第三次速度变化是反复部分,今个前几个阶段的速度变化,把最后的速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双吐、单吐的快速运用使乐曲进入了高潮。快板的第一部分气顶音、颤音和顿音有机相结合,使乐曲旋律更有活力。其技巧首先要把3音用气息快速顶到5之后回到3,然后紧接2的指颤音,手指在2和3之间快速的颤动,注意不用颤的快速一上一下即可,最后把音落到1 音,1音一定要短促有力,需要非常的肯定。快板的第二部分滑音和单吐结合的快速使用,使乐曲的律动加快,为乐曲的高潮部分起到推动作用。其技巧是在单吐的同时手指划上三孔做出滑音的技巧,在此同时气息一定要给满,不然会影响音响效果。快速吐音的运用使乐曲增加了强烈的表现力,推动乐曲的高潮。这一技巧需要演奏者的单吐双吐等技巧的基本功。吹奏时口腔要打开,舌头要灵活,气息要给足,这样才会有好的音响效果。

四、结语

唢呐独奏曲《凤阳歌绞八板》不仅有动听的音乐旋律, 还有非常丰富的山东地区独有的音乐韵味。其曲目技巧偏多,在艺术表现和音乐理解上难度较大,演奏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演奏者要打好基础融会贯通把技巧融入乐曲中,在演奏中才可以大放光彩。

猜你喜欢
演奏分析唢呐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唢呐
唢呐放光芒
古筝重奏曲《沙漠玫瑰》的演奏分析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及演奏分析
斯克里亚宾b小调练习曲Op.8,No.3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唢呐(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