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19-10-12 05:50周红星张聚涛赵金秀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周红星 张聚涛 赵金秀

摘  要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1]。从对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探索创新教育与专业认证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可行性路径,表明在“创新创业+专业认证”背景下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将推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应用型大学建设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 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专业认证;教学改革;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6-0089-03

Research on Reform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under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Tak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ZHOU Hongxing, ZHANG Jutao, ZHAO Jinxiu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his paper ex-

plores the feasible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specialty certification guidance curriculum system, and indi-

cates that the reform of the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搃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specialty certifi-cation?will certain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e new ways to buil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urriculum syste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teaching reform;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 引言

創新教育是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发现新问题、运用合理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创新教育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

以学生为本、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是专业认证的核心。从1992年起,我国陆续开展了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重点考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生质量三个方面。培养目标考察的关键点是培养目标是否来自企业和社会。课程体系考察的重点是其是否可以实现培养目标?如何实现?要具体到知识点和能力点。学生质量考察的重点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改进是否能促进学生质量的持续提高?

2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定位不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于1952年,是一个有着67年历史的工科专业。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开办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175个,包含142所高等学校、33所独立学院。开设给排水专业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应用型定位不准、目标趋同的问题[2]。多数地方高校缺乏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定位,在教学中多采用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传授为主,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设计,致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3]。

课程模块与社会需求脱节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其中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的健康社会循环的理念”成为社会的热点,针对水资源的有序配置、水污染控制、雨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强调为实现以水为载体的物质流、能量流等健康循环模式,需不断加强对人类社会健康用水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这就要求给排水专业改革原来以市政管网课程模块、建筑给排水课程模块为主的课程体系,突出并优化水质工程课程模块。

能力结构不清晰  “市政、建筑、环境”三组课程模块支撑的核心技术能力定位不准,使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映射关系模糊,从而导致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对实现能力结构的贡献不足。由于能力结构不清晰,学生不知道毕业后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即使学习也是被动式学习,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互联网技术应用不足  传统给排水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以教师传授为主,教师多以教材为主线,以内容为本。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具有无边界、互联、共享和个性化的特征,翻转课堂、微课程、慕课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4],信息技术对传统学校教育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面临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创新性技术的严峻挑战。

3 创新教育与专业认证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明确建设目标  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实行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科研训练为依托、竞赛活动为引导、校企结合为保障”的创新型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立课程体系完整、群内课程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大课程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注重知识体系架构,由知识体系、知识领域、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四个层次组成。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程群设置实行模块化设计,分为公共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三个模块[5]。公共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包含高等数学一门课程,重点加强学生公共基础能力,突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包含水力学、水分析化学、水泵与水泵站三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三者相互独立又具备一定的联系,突出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培养,重点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给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A、水质工程B、给排水工程施工五门课程构成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是学生专业应用的主要领域,突出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施工能力。

完成课程整合  实现课程群不同课程之间的结构重组、整合优化[5]。

1)开设新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首先,打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第一学年基础课程设置;其次,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改革各专业单独开设的小领域小范围的专业导论课程,取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在土木大类三个本科专业中统一开设32学时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内容涵盖土木、道桥、基础工程、市政管廊、设备节能、新能源应用等多方面内容,极大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土木大类基础性专业知识的了解。此外,组织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和五名教授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对土木大类专业的认知,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

2)改革专业基础课程“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将该课程拆分为画法几何、建筑制图两个独立设置的课程;在画法几何中增加相贯线等内容,在建筑制图中补充部分机械制图内容,在优化充实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内容的交叉和渗透。

3)将原来的给水管网、排水管网两门课程整合为给排水管网工程一门课程,将水的输送、分配和废水的收集、排放贯穿起来、系统化。整合两门课程后的课程设计,加强课程衔接,突出给排水管网整体性,形成闭环管网系统。

4)将原来给水管网中的“取水工程头部”整块内容整合到水质工程A中,实现取水、净水的一体化,既系統论述取水头部的功能、布置方式,又便于理解净水厂整体净水工艺。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取消原来专业课程后的单一课程设计环节,对水泵与水泵站、给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A、水质工程B五门核心课程内容进行结构重组、整合优化,开设12周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突出工程实际中各环节的衔接,增强对给排水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和应用。

加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改变目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可以压减三分之一的理论教学学时,精讲核心知识点,大幅度增加课内大作业、工程设计、工程实训内容,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中增加课内实践环节,增设建筑设备课内综合实训,加强现场教学,实现教学方式优化,充分体现工程性[6];开展“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安装工程预算”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大胆探索,实现毕业设计改革突破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设计题目类型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图预算及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给排水工程设计、采暖空调工程设计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选用历年建筑设计组优秀毕业设计为建筑底图,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给排水工程毕业设计,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不同专业设计内容的有序衔接。同时,按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不超过八人的原则安排指导教师,设计中真正做到一人一题。此外,在原有设计题目类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新增基于BIM的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基于BIM的毕业设计以在建的实际工程为对象,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12名学生组成三个设计团队共同完成,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推进一二三课堂的衔接融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提高第一课堂内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中校内的各类实践活动,包括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素质训练、科学研究、创新实验、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激励学生参与第三课堂中校外的各类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实践实训、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校外的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交流、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

4 结语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需求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多样化,在“创新创业+专业认证”背景下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必将推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应用型大学建设探索新的途径。这不仅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红星,李兵,赵瑞芬.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5):177-178.

[2]华玉,李兵,赵国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闫良果,于海琴,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初建[J].中国大学教育,2008(4):61-62.

[4]陈楚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探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4):38-44.

[5]周红星.建环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唐山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69.

[6]崔泽艳,陈礼洪.给排水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5):71-74.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