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詹红生 王辉昊 张蕴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上海 201203)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是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的一组骨病。患者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我国老年人比例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质量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效果不确切,且有副作用高,费用昂贵,或者容易引起并发症等问题[2]。该疾病在中医归于“骨萎”、“骨痹”、“腰背痛”等疾病范畴,认为与肾、脾、肝等多个脏器有关[3]。我院近年来使用补肝肾健脾温针灸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至我院进行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治疗的患者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57~78岁,平均(64.22±7.53)岁,病程2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2.31±0.94)年。骨量减少患者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43~75岁,平均(57.44±6.31)岁,病程3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94±0.86)年。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症药物组(A1组)、骨质疏松症温针灸组(A2组)、骨量减少药物组(B1组)、骨量减少温针灸组(B2组)各50例。诊断标准[4]: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为经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
1.2方法 A1组及B1组:患者给予维D2磷酸氢钙片(维丁钙片,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1454,100 s),4片,日3次,咀嚼后服用,共计3个月。A2组及B2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取患者大杼、肝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关元等穴位,其中大杼、肾俞、足三里、悬钟四处穴位针灸并用,针刺得气后给予温针灸,每处穴位灸1 cm艾条两壮。肝俞、三阴交、阳陵泉三处穴位只给予针刺治疗,留针30 min,以提插捻转补法为主,关元穴只予以温和灸30 min,隔日1次,共计3个月。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给予骨密度(BMD)和骨钙素(BGP)测定。观察各组治疗前后BMD、BGP、骨痛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骨密度测定使用C 313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法国MDS公司生产)进行测定,选择左股骨颈部位进行测量。所有患者由同一人进行检测。BGP测定:取患者清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3 mL,室温静置30 min,使用1 500 r/min离心机离心5 min,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量,试剂盒由原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样本均由本院生化实验室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操作。骨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进行测定。在一张纸上划一条10等分直线,从0~10进行标注。0分为无疼痛,10分为疼痛无法忍受,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标记。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症状分级量表,对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疼痛、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目眩等六种症状进行评价,根据患者症状由轻至重分别评价1、2、3分,治疗指数=(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治疗指数≥90%为临床控制。治疗指数≥70%但<90%为显著进步,治疗指数≥40%但<70%为进步,治疗指数<40%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A1组和A2组治疗前后BMD、BGP、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MD、BGP、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A2组的BMD高于A1组,BGP及VAS评分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1、2.483、7.628,P<0.05)。见表1。
表1 A1组和A2组治疗前后BMD、BGP、VAS评分比较
2.2A1组和A2组临床疗效比较 A2组的临床控制、显著进步、进步、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4例(28.00%)、19例(38.00%)、13例(26.00%)、4例(8.00%),总有效率为92.00%,A1组为6例(12.00%)、13例(26.00%)、19例(38.00%)、12例(24.00%),总有效率为76.00%。A2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
2.3B1组和B2组治疗前后BMD、BGP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MD、BGP、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2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B1组BGP 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但B1组BMD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2组患者BMD高于B1组,BGP及VAS评分低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3、4.502、3.051,P<0.05),见表2。
表2 B1组和B2组治疗前后BMD、BGP比较
2.4B1组和B2组临床疗效比较 B2组的临床控制、显著进步、进步、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9例(38.00%)、15例(30.00%)、14例(28.00%)、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B1组为14例(28.00%)、15例(30.00%)、12例(24.00%)、9例(18.00%),总有效率为82.00%。B2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
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称为骨量,人体骨骼的强度与骨量的多少密切相关,研究发现30岁左右骨量达到高分,50岁开始平均每年丢失0.5%~1%的骨量,绝经后的妇女每年平均丢失3%~5%的骨量,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折器官功能减退,激素分泌减少,骨代谢发生紊乱,吸收的钙无法弥补排泄的钙,人体就会出现骨量减少,骨量减少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发生骨质疏松症[5]。
中医没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名,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将该疾病归于“骨萎”、“骨痹”、“腰背痛”等疾病范畴[6-7]。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8]。本文中选择大杼、肝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关元等穴位[9-10]。大杼属足太阳膀胱经,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椎病、增生性脊椎炎等肩背疼痛疾病。肾俞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肾之背俞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主治下肢痿痹,虚劳诸证。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此四处穴位针灸并用。肝俞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肾之背俞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阳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此三处穴位给予针刺治疗,以疏通经络,调补气血。关元穴属任脉为足三阴、任脉之会,予以温和灸。可见选择的穴位均为调补肝肾,温补脾胃,调和气血,因此对于肝脾肾虚所导致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针灸组患者治疗后BMD高于骨质疏松症药物组,BGP及VAS评分低于骨质疏松症药物组,骨质疏松症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症药物组76.00%。治疗后骨量减少针灸组患者BMD高于骨量减少药物组,BGP及VAS评分低于骨量减少药物组,骨量减少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骨量减少药物组82.00%。说明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骨量减少的患者,使用补肝肾健脾的温针灸法均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钙素,减轻患者骨痛的临床症状。这是因为该治疗方法以健脾为主,脾胃强,则气血生化有源,能够补充衰弱的肾精和肝血,濡养筋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