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飞|文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根本性要求,将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个领域,贯穿在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重要部署中。
对于有色金属工业而言,经历了百废待兴的艰苦创业,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市场洪流,经历了技术竞争的跌宕起伏,经历了生产规模的由小变大,在当前实现由大变强的道路上,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道路上,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任务目标。
近年来,有色行业振兴动能蓬勃,自主创新厚积薄发,“高精尖”成果不断涌现,行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作为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中国在有色金属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复杂低品位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不可否认,产能回潮、“去产能”任务仍然艰巨,高端产品比重低、产品质量有待提升,部分产品自主能力依然不足,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高质量发展要求“质”“量”“速”并重,要求稳定性和均衡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并重,要求产业布局规模壮大和结构优化并重,要求创新驱动与效益提升并重。这对于有色金属及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而言,既提出了高的发展要求,也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供给。行业企业务必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继续聚力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从引进消化吸收转向创新应用输出,从追赶模仿复制转向超越填补和引领;进一步建立健全高端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使价值链从中低端向高端、甚至顶尖迈进。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需求。伴随持续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国民经济对有色行业的产品需求日益提升,基础性行业唯有针对不断精益化的目标市场和用户需求,才能真正由“大”变“强”。另一方面,有色行业内部,生产企业也在寻求设计企业、研发单位所提供的前沿、领先的产品和服务,只有产业链各端实现从供给到需求的提升,才能在更高水平中实现进步和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将有限的资源和能源用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最大化,是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衡量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有色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内涵式的发展转变,提高土地、矿产、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程度,提升行业健康发展的持续性。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经济循环。经济循环是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虚拟与实体,国内和国外互动与周转的总过程。提高循环质量,是实现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途径。对于有色金属行业来说,走出产量增加、能耗上升的状况,单靠小改小革的节能措施难以奏效,而要从安全、效益、人员方面统筹考虑,从以产能集中、规模化为目标进行行业整合,加强规模企业技术投入和创新研发,提升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等具体方面逐一击破。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就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中国经济年会上的发言中说。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广泛、深入,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