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以福建省某大学朋辈心理辅导员为例

2019-10-12 00:39丁瑾靓叶燕芳傅凌海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朋辈胜任动机

丁瑾靓,叶燕芳,傅凌海,许 霞

(1.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2.武夷学院 茶与食品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3.武夷学院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福建 武夷山 354300;4.武夷学院 学生处,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得力助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骨干力量,主要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其胜任力关系着每个学生心理健康自我保健水平。Dr.David 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它是指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所具备的可测量之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动机等。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胜任力就是指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心理辅导历程中表现出的潜在且持久的行为特征,如工作动机、助人能力与特质、心理健康及辅导技能、道德责任意识等。[1]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可作为能否适应与胜任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教育与评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Bandura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知觉或信念,是个体有能力应对不同环境和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2-3]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度来看,朋辈心理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是指朋辈心理辅导员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及时发现且识别异常心理现象、帮助同学解决心理困扰、完成朋辈辅导工作的信心。

由此可见,朋辈心理辅导员业务能力包括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感,前者重于外在测评,后者则重在内部评价,两者相辅相成。过去众多研究表明,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高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增强工作动机,提升工作满意度,提高核心胜任力。[4-6]目前尚未有朋辈心理辅导员群体的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朋辈心理辅导员自我效能感与胜任力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整群取样方法,从福建省某大学中选取717名朋辈心理辅导员。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1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6%。其中,男生317人(44.2%),女生400人(55.8%);文科生297人(41.4%),理科生420人(58.6%);城市生源223人(31.1%),乡镇生源228人(31.8%),农村生源266人(37.1%);阅读过心理书籍583人(81.3%),未读过心理辅导书籍134人(18.7%);修过心理健康课程649人(90.52%),未修过课程68人(9.48%);家中排行老大495人(69.04%),老二155人(21.62%),老幺67人(9.34%);委任方式上,自我推荐530人(73.92%),班级竞选146人(20.36%),教师委任41人(5.72%);内在动机665人(92.75%),外在动机52人(7.25%)。

(二)研究工具

1.心理委员胜任力量表

采用易思佳编制的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量表(自评),包含组织能力、自我认知、工作动机、团队合作、性格特质、工作态度、专业知识等7个维度,共42个题项。问卷采用5点量表,“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为1到5分,得分越高表示胜任力越高,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该问卷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8。

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由德国学者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问卷包含10个项目,采用用4点记分,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分别计为1至4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该问卷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4。

3.施测程序

征得朋辈心理辅导员同意后,在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时发放问卷,由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担任主试,采用标准统一的指导语,匿名作答。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处理。对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得分进行描述统计、单因子变异数分析、集群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胜任力现状及差异分析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胜任力总分(165.98±25.56),组织能力(26.67±4.72),自我认知(32.23±4.89),工作动机(27.21±4.64),团队合作(20.52±3.13),性格特质(20.02±3.17),工作态度(20.00±3.33),专业知识(19.33±3.50)。可见,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处于中上水平。

根据不同背景变项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之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家中排行老大的组织能力、自我认知、性格特质均显著高于排行老二,老大在胜任力总分、团队合作、工作态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老二和老幺;源自内在动机的胜任力显著高于外在动机的;委任方式为自愿报名的胜任力高于其他方式(除了工作态度因子);阅读过心理相关书籍与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其胜任力均高于未阅读与未上过课程的,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性别差异与生源地差异(M±SD)Tab.1 Gender difference and origin difference of peer counselors'competence(M±SD)

表2 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动机与委任方式差异(M±SD)Tab.2 Differences in the motivation of peer counselors'competence and the way of appointment(M±SD)

表3 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先备知识差异(M±SD)Tab.3 Differences in preparatory knowledge of peer counselors'competence

表4 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出生次序差异(M±SD)Table 4 Birth order differences of peer counselors'competence

(二)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集群分析

先采用两阶段集群分析法(Two-Step Cluster Analysis)以确定集群群数,再以K组平均法重新进行集群分析。由表5可知,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可分为三个集群,分别将之命名为:边缘型、平稳型和发展型。边缘型199人,占27.76%,相较于其他两类,边缘型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胜任力各维度上得分均比较低,他们的胜任力有待提高;发展型187人,占26.08%,这类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最高;平稳型331人,占46.16%,该类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三类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胜任力七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三个集群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发展型在各个因子上的平均分皆高于边缘型和平稳型。

表5 不同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集群分析Tab.5 Cluster analysis of different peer counselors'competence

(三)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及各因子与自我效能感总分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65,.61,.58,.55,.57,.56,.62,.64,ps<.01)。以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为校标变量,性别、自我效能感、阅读心理相关书籍、担任动机、生源地为预测变量,回归模型构建时采用逐步进入法。结果显示,以上5个预测变量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达46.5%的解释力,其中自我效能感最先进入方程,且解释力也最强。(见表6)

表6 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N=717)Tab.6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eer counselors'competence(N=717)

三、讨论

(一)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总体水平较好

从得分来看,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处于中上水平。这与龚琛琛、丁瑾靓、廖友国等人[7-9]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一方面益于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源于各大高校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有效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每年对新任的心理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鉴别、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技能、高校心理委员的职责与技能、朋辈心理援助技能、团体心理素质拓展等。但进一步分析发现,胜任力各维度有差异,其中专业知识因子得分最低,这与过去访谈结果一致,心理委员认为自身胜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与辅导的专业知识不足、助人技巧欠缺。[10]

(二)不同背景变项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差异分析

1.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出生次序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差异分析

从性别上看,男性心理委员胜任力高于女性。这与熊强[1]、龚深深[7]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闫娟丽[10]、易思佳[11]的研究不同,她们认为女生心思更加细腻、耐心,因此女生心理委员胜任力高于男生。造成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测量工具不同,过去研究的测量问卷属于他评问卷,而本研究采用自评问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熟悉性、相似性与关系质量以及评价内容的特性均会影响自评与他评的一致性水平,尤其是关系质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12]大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从性别层面上而言,心理委员设一男一女最佳。

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在专业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不尽一致,龚深深[7]认为文科类心理委员胜任力高于理工类,闫娟丽[10]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心理委员胜任力与学科类型无关。造成研究结果不同,可能由于后者的研究对象取自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由于宗教信仰、地理位置、社会条件、生活习惯之特殊性,其胜任力也会呈现出多样性。

城市生源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及七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生源,与易思佳[11]研究相同,有研究指出,与农村大学生相比,城市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更高[13],他们对自我心理特征、自我能力有比较稳定的认知,易于形成正向的自我评价,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的胜任具有更积极的态度和信心。

家中排行老大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其组织能力、自我认知、性格特质均显著高于排行老二的心理委员,在胜任力总分、团队合作、工作态度上得分老大均显著高于老二和老幺。过去研究发现,出生次序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人机关系和性格特征[14],一般而言,长子在人际关系中更擅长扮演照顾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了避免冲突表现出合作、互助、支持、同理的正向心理特征,而这些心理特征正是心理健康与辅导的必备人格特质。

2.不同选任方式、工作动机、先备知识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差异分析

选任方式包括自荐、教师委任、班级竞选三种,自荐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方式。内在动机的胜任力及各维度得分都高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个体出于好奇心、兴趣或求知欲从事某些活动的持久内驱力,它的认知因素即指胜任感[15],说明朋辈心理辅导员内在动机的认知成分意指相信能完成朋辈心理辅导的胜任感。而寻求奖励、避免惩罚的外在动机更具暂时性,易于随境而减弱。郑亚楠等人透过对赣州市高校低年级心理委员的调查,也认为担任动机主要源于助人特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6]

具有相应先备知识(阅读过心理书籍、修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其胜任力均更高。可见,具有先备心理相关知识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岗位职责有更多的效能感。相关研究也指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增强职业胜任力。[17]

(三)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集群分析

集群分析结果显示,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可分为边缘型、平稳型和发展型。边缘型朋辈心理辅导员在组织能力、自我认知、工作动机、团队合作、性格特质、工作态度、专业知识的发展水平是最低的,且低于平均水平,他们在履行工作职责方面存在困难,缺乏团队合作及组织能力,这类朋辈心理辅导员处在胜任力的边缘,高校心理培训应重点加强训练,并定期进行考核。发展型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胜任力七个因子得分上是最高的,且远超过平均值,他们能较好地胜任班级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这类朋辈心理辅导员是高校朋辈辅导的中坚力量,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与奖励。平稳型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胜任力处于中间层,他们组织能力、自我认知等处于中等发展水平,这类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

(四)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密切

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能预测胜任力,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其胜任力越高。过去从能力的角度讨论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承诺,并表现在行为的选择上,最终促进胜任能力的发展。[18]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来看,如果他们对自身能够利用所拥有的心理辅导技能去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同学有相当高度的自信时,便能产生一种结果期望,还有一种效能期望,也就是对自己从事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所具备能力的感知与自信程度。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就是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在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卓越者和表现一般者区别开来的潜在的、持久的行为特征。简而言之,朋辈心理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属于内在的主观感受,胜任力侧重于外在的客观评价,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高校应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的质量,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与胜任力,对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水平较好,不同性别、生源地、出生次序、动机等变项对胜任力具有显著差异;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分为边缘型、平稳型和发展型三个集群;自我效能感与胜任力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能较好地预测胜任力。

猜你喜欢
朋辈胜任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动机不纯
高校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探索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