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研究中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四个问题

2019-10-11 05:05任崇岳
中州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融合中华民族

任崇岳

摘 要:1949年以来的民族史研究,已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对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诸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凝聚力、新时期的民族关系等,仍有讨论的空间。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融合;民族观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8-0126-07

民族史研究70年来,成绩固然是可圈可点,但是有些问题仍需讨论厘清,取得一致认识,比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主流等问题,以前都有学者作过研究,但并非题无剩义,今日仍有讨论的必要。

一、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关于民族工作的讲话中,曾几次提到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他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中说,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①。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中又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②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提及“民族多元一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民族大家庭。”③“各民族多元一体”这个提法准确地阐释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现状。其实,习近平同志说的“56个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更准确的表达,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就包括了我国境内的56个民族。正如梁启超在1906年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所说:“今之中华民族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④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教授提出来的。他说:“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⑤

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如何阐释多元一体?学术界经过多年研究讨论,大致上已达成了共识。所谓“中华”是从“中国”与“华夏”两个名词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中华”一词最早见于《晋书·桓温传》,那是当做地理名词使用的:“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权幸扬越。蠖屈以待龙申之会,潜蟠以俟风云之期。”⑥这是隆和初年(362)桓温打算北伐,给晋哀帝司马丕上疏中的一段话,这里的“中华”指的是中原地区;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⑦这里的“中华”指的是汉民族;《契丹国志·道宗本纪》中道宗对群臣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⑧这里的“中华”指中原文化传统;朱元璋在讨伐元朝时发布的檄文中说:“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又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⑨前边的“胡虏”与“中华”对举,当是指蒙古族与汉族,后边以“中华”对“塞外”,显然“中华”是指中原地区了。孙中山先生在同盟会纲领中借用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目的在于推翻帝制,缔造共和,而不在于排满。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中华”与国家连在一起。“民族”一词是“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⑩。自“民族”一词传入中国后,便有了“中华民族”这一称谓。梁启超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B11这就是说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B12。梁启超的这一解释得到了所有中国人的认同。毛泽东在《反对投降活动》一文中说:“中华民族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历来存在的劈头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战不战的问题。”B13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又说:“中华民族的发展(这里说的主要是汉族的发展),和世界上别的许多民族同样,曾经经过了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的生活。”B14又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B15在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和著作中,“中华民族”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语,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B16一书中,共收入讲话79篇,“中华民族”4字使用了102次,有些文章的题目就嵌进了“中华民族”4字,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B17中,18次提及“中华民族”,这篇讲话的第一句便是:“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B18毫无疑问,习近平同志讲话中的“中华民族”是指全国56个民族的13亿多人。因此,“中华民族”的含义可以归纳为:“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B19中华民族既包括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也包括分布在世界各地仍保持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华人和华侨,中华民族指的是中国所有民族的总体认同。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得承认自己是中国人,都要热爱中国,维护中国的统一与团结,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才是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同。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这一概念?费孝通教授说:“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这就是说,中华民族“多元”中的每一个“元”,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民族,换句话说,中华民族有56个“元”,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费孝通教授又说,这56个民族“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B20所谓“层次不同”指的是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源流,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社会发展階段。尽管有这些差别,但并不妨碍他们聚集在“中华民族”这一大纛之下。如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是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在中原地区形成的。若从汉朝算起,汉族已有2200多年历史。他们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4%。朝鲜族是从邻国朝鲜陆续迁入的,俄罗斯族是18世纪以后从沙皇俄国迁入的。回族,原称回回,“明代,回回开始形成为一个民族”B21。唐代以来便有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入居中国,元朝时期又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细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进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族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他们散居全国各地,与汉族杂居。回族形成的历史与汉族不同,他们信仰的伊斯兰教也与汉族的宗教信仰大异其趣。又如蒙古族唐代称为“蒙古室韦”,初居额尔古纳河流域,后来逐渐向西扩展到鄂嫩、克鲁伦、图拉三河上游肯特山一带。那里除了蒙古部落外,还有塔塔尔、翁吉剌、克烈、乃蛮、汪古、蔑儿乞等部。“十三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以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一个部落的名称变为民族名称。”B22蒙古族信仰喇嘛教,服饰、饮食、生活习惯等都与汉族、回族不同。再如居住在云南的哈尼族,据史籍记载,他们的先民是公元前三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而“和夷”又是古代羌人南迁的分支。唐代的文献中称哈尼族的先民为“和蛮”,“和蛮”的首领向唐王朝进贡方物,成为唐朝的臣属,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都对哈尼族居住地区设土司或流官进行管辖。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沅江、澜沧江之间,也就是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的广袤地区。他们“多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B23他们的服饰、饮食、生活习俗也与以上所说的汉、回、蒙等族不同。56个民族的社会发展阶段也不相同。如汉族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已进入封建社会,而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南部的门巴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还是奴隶社会,存在着农奴主和家奴两大阶级,有些地区还存在保留着原始社会残余的村庄或部落。B24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珞巴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分为“麦德”“涅巴”两个等级,“麦德”的含义是主人,“涅巴”则是奴隶,这表明珞巴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也处于奴隶社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河谷中的独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的残余”B25。更有甚者,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族,“解放前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B26。正是这些不同和差别,才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正如费孝通教授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民族这个整体又是许多相互不能分离的民族组成。”B27

二、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我国56个民族居住地区不同,汉族多在中原,少数民族多在边陲;人口多少不等,汉族约有13亿,而俄罗斯族、赫哲族只有千人左右;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语言文字也不相同,但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犹如鱼和水的关系。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B28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B29这些论述一语中的,切中肯綮。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有4个前提,即习近平所说的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这4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是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白寿彝教授说:“从地理现状看,多民族形成一个国家并非简单的事,有它的自然条件。中国东是海,北方、西方是高山、沙漠,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理区域。各民族在这个自然条件下互相依存。”B30由于大海、高山、沙漠的阻隔,各民族只能在这一地域中生活,于是就形成了各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格局,中国各民族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聚居中有杂居,杂居中又有聚居的交错局面”B31。所谓大杂居是指每个省都存在着许多民族,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蒙古、达斡尔、锡伯、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满等13个民族错杂而居;所谓小聚居是指少数民族大都聚居在某一比较小的地区,比如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乡族多聚居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赫哲族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县。还有一种情况,如我国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除此之外,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还有蒙古族自治州、自治县,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也有少数聚居或散居的蒙古族。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来说,分布在其他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自治县是小聚居,而分布在其他各省村镇中的蒙古族就是更小的聚居了。由于民族交错杂居,很容易形成聚居中有杂居,杂居中又有聚居的现象。

其次是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我国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的局面,是由于历史上的多次移民形成的。这些移民使得汉族大规模迁入南方、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使得北方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地区。移民的原因不外乎是战争、屯垦、掳掠、疾疫、经商、贬谪、居官等,移民的规模有大有小,人数有多有少。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桑梓之地,远赴陌生的异域他乡,对迁徙者来说,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各民族迁徙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各民族之间的交错杂居,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才有了今天中华民族美轮美奂、摇曳多姿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移民对于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会融合有着不可忽视的纽带作用。

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新疆为例。汉朝统一西域后,汉族先进的冶钢炼铁、耕作灌溉和建筑技术、文化音乐以及丝绸、漆器等特产,传往西域各族;西域的文化艺术、音乐舞蹈以及良马、苜蓿、胡桃、葡萄、石榴等果品,传入了内地。汉朝与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魏晋南北朝时的“北魏时期,居住在洛阳的西域侨民在万家以上,其中很多人充当了传播西域音乐、舞蹈艺术的使者角色”B32。首先是西域诸国使用汉族的语言、文字,如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东)“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B33。《吐鲁番出土文书》就有用汉文书写的文字、简牍。其次是佛教文化以空前规模从西域传入中原。西域僧徒来洛阳传教、翻译佛经者达数千人之多。B34“时佛法经像,盛于洛阳,异国沙门,咸来辐辏,负锡持经,适兹乐土。”B35还有文学艺术上的交流融合,这一时期胡笳、羌笛、琵琶等胡乐器及乐曲传入中原,对中原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到了清代,这种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就更为广泛。如道光年间林则徐贬谪新疆时,在哈密看到当地维吾尔人“其语与华言大异,然有华言者亦多”B36。咸丰年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游览喀什噶尔(今喀什)时看到“他们(指维吾尔人)向中国人学到了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了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B37。其他如节日、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也有许多汉族与少数民族间互相借鉴吸收的事例,从而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局面。

北方如此,南方也不例外。如明清时期贵州随着改土归流及卫所、府、州、县的建置,各少数民族逐渐接受了汉语、汉装、汉族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嘉靖《贵州通志》卷三载:“仲家(今布依族)男子戴汉人冠服。”“通汉人文字。”B38又如广西思乐县(今属宁明县),“本县在秦汉时代,皆夷僚所居,至宋始有汉人来此居住”,“惟居留代远,言语均为土著”。B39这一记载表明,今宁明县的汉人已使用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武宣县(今属广西柳州)的汉人因“与土人杂居,卒效其风俗,非尽昔时之土人也”B40。这是汉人采用少数民族风俗的又一例证。少数民族也同样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如广西容县宋代“夷多民少”,僮(壮)人的,生活习俗是“鼻饮跣足,好吹葫芦笙,击铜鼓,习弓弩,缉蕉葛以为布,不习文学”B41,至明代已知仿效汉人的“衣冠礼乐”,到了清光绪年间,更是“渐染熏陶,日新月异,炳焉与中土同风矣”。B42象州县的壮族,在清朝同治年间已“久习华风,渐更夷俗,其衣装则已改矣,其语言则已通矣”。B43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再次是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各族既交错杂居,便会有经济上的往来,抱布贸丝,互通有无之事顺理成章。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迁都洛阳后,西域商贾来这里贩运者剧增,北魏统治者在洛阳设立四夷馆,用以安置东西南北四方入洛之人。于是“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B44西域商贾入中原者多携带玛瑙、珍珠、水晶玻璃、胡椒、香料、名马、火浣布等,中原王朝回赐给他们的多是丝绸、锦帛等。从中原输入西域的物品主要是丝绸、纸等等,故名这条通商大道为丝绸之路。洛阳成了当时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大都市!

又如广西的壮族毛难、仫佬等族古称俚僚。唐代进入岭南的汉人不断增多,江南地区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传入俚僚人地区,他们“开始使用水轮车,把河水引以灌溉农田”,提高了生产力。宋代汉人大量南迁,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插秧用的秧马,耘田用的耘瓜,收割用的戈、镰,灌溉用的龙骨车、筒车等。这对促进俚僚人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俚僚人的纺织品,如桂布、绿布,还有荔枝、龙眼、犀象、玳瑁、珍珠、香料等土特产品,也通过进贡的形式和商业的交往不断传入中原地区”。B45古代如此,现在各族之间经济上的交流与互相依存就更为密切了。

最后是情感上的亲近。是指的各民族间同声相应,同心同德,同心勠力、同舟共济。这种情感上的亲近,是基于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B46。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B47爱国主义精神又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习近平同志2013年10月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迎来100周年校庆前夕给全校师生的回信中又说:“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B48在同外国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正气歌。如清朝初年流寓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人(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身在异域,心系祖国,在其首领渥巴锡等人率领下,冲破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辗转跋涉,历尽艰辛,终于返回祖国。正是由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才有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勇气和力量。又如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在台湾被侵占的50年间,台湾同胞保持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牢固的中华文化情感,打心眼里认同自己属中华民族。这是与生俱来的,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B49。这种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情感,是各族人民情感上亲近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精神力量。

三、如何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几次提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8个字准确恰当地说出了各民族間融洽亲密的关系。费孝通教授也说:“在中国这样长的历史里,民族变化多端,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B50所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是指地域,二是指血统。如前所述,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有的地方一个城市、一个村子中便有几个民族比邻而居,共同生活,自然就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从血统上说,各民族更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比如汉族是由华夏、东夷、苗蛮3个集团互相争斗,后又和平相处,最后同化而形成的;回族是由唐代入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元代迁入中国的中亚细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族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东乡族“是以东乡(今属甘肃临夏市)地区的回族为主,融合了当地的蒙族、藏族和汉族,长期发展而成”B51;如维吾尔族是回鹘定居西域后,融合了天山以北和西部游牧的突厥语各部及汉人,又融合了以后迁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长期相处繁衍发展,逐步形成维吾尔族”B52。海南省的黎族“长期以来与汉族人民接触最为密切,因而有部分汉族成分融合于黎族之中是很自然的事”B53。青海的“土族中也融合有汉族的成分”B54。云南的白族是“在唐、宋时期,迁到云南的汉族人民大都融合到少数民族之中,一般称为白蛮,形成今天的白族”B55。所有的民族均是如此,无一例外。因此,“从生物基础,或所谓‘血统上讲,可以说中华民族这个一体中经常在发生混合、交杂的作用,没有哪一个民族在血统上可说是纯种”B56。

造成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原因是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所谓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民族的现象。历史上的民族同化有两种,一种是强制同化,一种是自然同化。《辞海·民族同化条》说强制同化“政策是反动的,是民族压迫的表现,必然引起被统治民族的反抗”B57。这一说法在通常情况下是对的,但也有例外。如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禁止鲜卑人穿胡服、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提倡改鲜卑姓为汉姓,定族姓,说汉语,穿汉服,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等,这些举措都是进步的,不带有民族压迫的性质,也不曾引起中原地区汉人的反抗。虽然这种同化也是强制进行的,但却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强制本民族吸收经济、文化比较先进的民族,因而是值得肯定的。自然同化就更应该肯定。“同化”并非现代名词,古已有之,如广西灵川县的壮族,自明清以降,“渐与汉民同,且有读书入庠,与汉民同婚姻者,习与汉处,久而同化,与旧日所记迥殊矣”B58。广西平乐县的壮族,“因与汉族同化已久者,自忘其为壮族,外人亦难于分辨”B59。这种同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带有任何强制性质,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

“民族融合”一词用得比较广泛,包含有两个内容:“一是指历史上的一些民族,或者这些民族的各一部分,互相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民族。二是指民族关系发展的最高形式,即在共产主义的基础上,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全世界所有民族形成一个整体。”B60从理论上说可以如此表述,但那是非常遥远的事。一些民族或与另一民族的一部分融合为一个新民族的事例却屡见于史乘。这里又分三种情况:一是几个民族的一部分融合为一个新民族,如甘肃的保安族“是元初蒙古屯军与当地藏、汉融合而成”B61。蒙古族是保安族的主要族源。居住于青海的土族,“在元代,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人与当地的蒙古人,由于密切的交往,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这就是土族”B62。二是民族融合使得“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如贵州省“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不断发生,有汉变苗,水族变苗的。变化的原因,有因避难而变,有个别人变,有整村整寨变”B63。三是民族间的某个方面的融合,如回族就使用了汉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汉族的语言文字者,不止回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有。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通过通婚、改姓、语言文字的互通、风俗习惯的认同、礼乐制度的汉化、服饰的互相借鉴等因素进行的。民族融合的结果是,到了明清时期,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突厥、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消失于史乘之上,而一些新的民族如土族、保安族、东乡族等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被确定为独立民族的。

四、如何看待民族关系的主流

凡是有民族杂居的地方,就必然会有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这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繁荣的结果是谁也离不开谁。正如习近平同志2014年4月27日至30日在新疆考察时所说:“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B64之所以说谁也离不开谁,是因为“没有汉族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起来;没有少数民族的支持,祖国边疆就难以巩固,汉族地区也难以更好地发展”B65。白寿彝教授也说:“对边疆的开发,少数民族出了很大的力量,没有他们,边疆开发是不可能的。”又说:“在生产方面,少数民族的贡献也很大。比如棉花来源于新疆和沿海,这都是少数民族的功劳。”B66这些评价是恰当的。

那么,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战争主流说者。他们认为,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民族间的战争从先秦到清代从未停止过。如此论述,中华民族的历史岂不成了民族仇杀史?这种论调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有识之士的反对。有贸易主流说者。他们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虽然也桴鼓相攻、兵戎相见,但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犂锄的朗月霁风时期更多,各族之间懋迁有无,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这个论述不错,但不全面。若各民族之间仅限于商贸往来,会形成今天各民族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吗?有人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就是少数民族不断文明化的过程。理由是少数民族经济文化都落后于汉族,他们一次次进入中原,向风慕化,文明程度才不断升华的。这种论调显然是错误的。进入中原并建立王朝的多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草原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农业文化并无高低上下之分,只是因为他们来到了中原,因此就必须适应农业文明。在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双方的文明化都得到了升华。不独少数民族如此。还有人认为,“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在文化上互相吸收、发展,在人种上互相融合,同化是民族关系中永恒的主题”B67。从经济、文化、人种融合三个方面论述民族关系自然不错,但仅凭这三点,仍然不能说清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此论述民族关系不够周严。

事实证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培育了民族精神,這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习近平同志说得好:“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B68又说:“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B69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56个民族共同坚守了一个理想信念,那就是缔造并发展繁荣我们伟大的祖国。翁独健教授也有一段很精当的论述:“中国各民族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看,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愈来愈密切的接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内聚力,尽管历史上各民族间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见,历史上也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间还是相互吸收,互相依存,越来越接近,从而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祖国,这乃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B70这与习近平同志的论述是一致的。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14年9月29日。

②《人民日报》2015年9月30日。

③《人民日报》2018年3月31日。

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1集,中华书局,1932年,第4页。

⑤B5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20—21页。

⑥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第301页。

⑦司马光:《资治通鉴》,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60页。

⑧叶隆礼:《二十五别史》《契丹国志》,齐鲁书社,2000年,第76页。

⑨程敏政编:《明文衡》,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⑩《辞海·民族分册·民族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第1页。

B11梁启超:《饮冰室专集》之四十一,转引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B12《辞海·民族分册·中华民族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第12页。

B13B14B1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534、585、586页。

B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

B17《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

B18《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B19陈连开:《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第113页。

B20转引自陈凤贤著:《陈凤贤集》,“东莞学人文丛”,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73页。

B21B22B23B24B25B26B51B52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4、70、332、280、431、439、140、177页。

B27费孝通:《关于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上的几个问题》,《费孝通民族研究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14页。

猜你喜欢
多元一体民族融合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多元“玉成”一体
“多元一体”视阈下的文化互动与融合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