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柳
自明末董其昌再次拈出妙绝千古的没骨山水,蓝瑛、蓝孟、赵左等都有所继承,直到近现代诸大家如张大千、吴湖帆、溥心畬、陆俨少等均作有名为“仿张僧繇”或“仿杨升”的没骨山水。但是同冠以没骨山水之名,风格却迥异,同是“仿张僧繇”,没骨法却大相径庭。所以,何为没骨山水之“没骨法”本义?这“没骨”古法经过时代更迭,又产生怎样的流变?本文将逐层解析。
没骨画最早起源于何时没有一个定论,但总是先有如是之画才会定如是之名。根据对“没骨”史料的梳理来看,最早“没骨”一词见载于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和沈括《梦溪笔谈》,内容主要讨论花鸟画之“徐黄二体”。《图画见闻志》云:
李少保端愿有图一幅,画芍药五本,云是圣善齐国献穆大长公证卧房中物,或云太宗赐文和。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画成,旁题云“翰林待诏黄居寀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1[宋]郭若虚撰、俞剑华注释,《图画见闻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梦溪笔谈》云:
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2[宋]沈括撰,《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09年,第158页。
“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由此可见,徐崇嗣在综合了徐黄二家截然不同风格的基础上创立的“没骨图”,其主要的特征是:第一、不用墨笔或者所谓皆无笔墨。第二、直接用色彩作画,即“直接以彩色图之”或者“惟用五彩布成”。
从清代画家对“没骨法”的完整架构来看,3王石谷云:“北宋徐崇嗣,创制没骨花,远宗僧繇,傅染之妙,一变黄筌勾勒之工。盖不用笔墨,全以彩色染成,阴阳向背,曲尽其态,超乎法外,合于自然,写生之极致也。南田子拟议神明,真能得造化之意,近世无与能者。”出自杨亮、何琪点校纂注,《清初四王画论》,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第129页。这种画法可能是从张僧繇的“凹凸花”衍生而来的。4[唐]许嵩《建康实录》卷十七记载:“(大同三年)置一乘寺,西北去县六里……寺门遍画凹凸花,代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见[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第686页。吴历《墨井画跋》亦云:“徐崇嗣画花萼不作墨圈,用彩色积染,谓之没骨花。张僧繇亦积彩色以成,谓之没骨山水,而远近之势意到,便能移人心目,超然妙意。”5[清]吴历撰,《墨井画跋》,载《麓台题画稿 吴墨井画跋合册》,有正书局,第36页。恽南田也说:“写生家以没骨花为最胜。自僧繇创制山水,灼如天孙云锦,非复人间机抒所能仿佛。北宋徐氏斟酌古法,定宗僧繇,全用五彩傅染而成。一时黄筌父子,皆为頫首。”6[清]恽寿平著、张曼华点校,《南田画跋》,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第71页。可见,“没骨”的概念虽最早出现在没骨花之中,“斟酌古法,定宗僧繇”的却还有没骨山水。
六朝张僧繇始开“没骨山水”一体,目前可见最早提出了这种说法要数南宋楼观,见其题跋云:
梁天监中张僧繇,每于缣素上不用墨笔,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谓之抹骨法,驰誉一时。后惟杨升学之,能得其秘。此卷颇有出蓝意,烟云吞吐,楼阁参差,元气深成中天机自然流出,令人不可端睨。7《石渠宝笈三编》楼观题“杨升没骨山水”,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第5册,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640页。
如果按董其昌所说见过的张僧繇或杨升作品,可能存在的话大概也是宋之摹本,8可参看笔者博士论文《没骨山水研究》,第6—35页。而其对宋代“没骨”的取意或许也离不开沈括等人对“没骨法”理解。董其昌早在《画禅室随笔》中记录郭忠恕《越王宫殿》图皆“没骨山”9董其昌云:“郭忠恕《越王宫殿》,向为严分宜物,后籍没。朱节庵国公,以折俸得之,流传至余处。其长有三尺余,皆没骨山也,余细检,乃画钱镠越王宫,非勾践也。”[明]董其昌撰、屠友祥校注,《画禅室随笔》,卷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1页。,但他并没描述郭忠恕之没骨山具体的画法。他在自己仿张僧繇或杨升的作品中也没有记录“没骨法”具体的画法。如果清代《石渠宝笈三编》中记载楼观之跋文可靠的话,应是对“没骨山水”之“没骨法”最早的描述:“张僧繇每于缣素上不用墨笔,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谓之抹骨法”。
可见,宋代“没骨山水”和“没骨花”中对“没骨法”的理解应有很大的一致性:二者皆以张僧繇为宗,作品皆是“墨骨的隐去,或者无墨骨”,以及“惟五彩”或“独以青绿重色”去塑造物象。所以《辞海》中对“没骨法”的定义是:“没”“隐没”之义。隐去墨骨,用色彩来描绘物象。
从没骨山水“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之定义来看,“直接以色图之”乃没骨法之第一要义。而从“没骨”之名可见其中更深层的“骨法用笔”则是隐藏在第一层“以色图之”的形态之下作为支撑的存在。这种“以色图之”的“没骨法”并非是忽略笔法要求的平抹平涂,一方面在物象造型上依然遵循“骨法用笔”的要求,只是弱化了骨线或用色彩隐去了骨线;另一方面从新的角度对着色的笔法提出的新要求,即色彩表现中强调书法用笔,达到以笔写色的要求。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品评绘画优劣的“六法”“骨法用笔”是仅次“气韵生动”之后的重要品评标准。“以线立骨”“以线造型”是当时中国画的重要手段,但是“没骨法”却一改此重要法则,隐没或弱化画面中的骨线。那么在“没骨山水”中是如何体现“骨法用笔”的呢?“没骨法”是否就和“骨法用笔”产生了冲突?
顾恺之在《论画》中最早提出“骨”的概念,用来强调人的气质和品格,如评《周本纪》云:“重叠弥绘有骨法,然人形不如小列女也”10[晋]顾恺之撰,《论画》,载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8页。。根据时代的推衍,谢赫当时提出的“六法”应该是针对人物画的,汉魏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盛行,以“骨法”为品评人的重要标准,认为“贵贱在于骨”,常用“骨气”“风骨”等评论一个人的修养品格。所以“以线立骨”来表现人物之风骨应是“骨法用笔”之第一义。之后才衍变为以“骨法”论画,最终将“骨法”与“用笔”相联系,画之骨法犹如人之骨法,最终归于用笔之骨力。卫夫人《笔阵图》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11[晋]卫铄撰,《笔阵图》,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22页。
在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主要依靠线来表现人物的体态、结构和神韵,因此“以线造型”是“骨法用笔”的基础。“没骨法”即是用色彩去塑造对象,隐没其中的骨线,从技法上来说与“骨法用笔”并不矛盾。王伯敏先生在总结敦煌早期山水表现时指出:“当时画山石有“抹”与“刷”等笔法,以表现山的重叠层次及体面感,抹的笔触狭一点,刷的笔触宽一些,在抹、刷的色块中也有一些勾描笔法以界定轮廓,区分体面,但并不突出,这已是事实上的没骨法。”12王伯敏著,《敦煌壁画山水研究》,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3页。(图1)但是敦煌的专家们对敦煌壁画中的山水是否“没骨法”也有争议,这有赖于怎么去看待这些壁画山水中的底线问题,怎么对“没骨山水”下定义。笔者以为,无论从“没骨”之名出发,还是从没骨画法的缘起来看,最初的没骨作品应该是保留有立形之“骨线”的,因为所赋之彩多为青绿重色,有很强的覆盖性,把原来的骨线隐没,使画面呈现出纯以色彩造型的面貌。董其昌最早仿张僧繇的《西山雪霁》图(图2)中山体边缘亦隐约可见细弱的骨线。在《仿古山水》册之仿杨升一开(图3)中可见明显的赭色色线。可见,没骨法并非是没有骨线。此画法应当同样是要求“骨法用笔”的,只是为了强化色彩的表现性,骨线被弱化或隐藏了。“没骨法”与“骨法用笔”其实就是骨法的隐与显的碰撞关系,实际上并不矛盾。
图1 莫高窟第320窟壁画,《未生怨之日观想》(局部)
图2 [明]董其昌,《燕吴八景图册》(之七),绢本设色,纵26.1厘米,横24.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只是此画法在其流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弊端,人们注意到了色彩的表象,被隐没的骨线容易被忽略甚至弱化或舍弃。比如没骨花卉的发展,当时徐崇嗣画花鸟画“只以丹粉点染而成,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没骨图”,虽然“后来所画,未必皆废笔墨”、但容易“笔气羸懦,惟尚傅彩之功”。没骨山水在传承的过程中自然也难免遇见这样的问题,董其昌最初对没骨山水的理解应该还是重色敷染的没骨古法,但最终以融入文人笔意,以色笔代替墨笔的没骨面貌作为自身理解的没骨山水面目。这也就说明在流变的过程中,没骨法中骨线之“骨”,逐渐转换成了设色用笔之“骨气”,最终以文人以色写意的方式来实现没骨山水的传承和转型。
总之,没骨山水依然遵循着“骨法用笔”的法则,只是在对骨线的“隐没”上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其一,从“凹凸花”衍化而来,弱化骨线,运用矿物色的覆盖性,隐没画面中的线条。这种方法以早期壁画中的“没骨山水”为证。其二,以色线代替墨线,“骨线”基本融合于色块之中,所敷之色可以直接体现“骨法”,这种方式在早期壁画及明清的没骨山水中都有所体现。其三,以色笔代替墨笔,实现没骨山水文人写意的转化,“骨法用笔”直接从“骨线”转化成色笔的写意性用笔之“骨力”。
图3 [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册,纸本设色 纵26.3厘米,横2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
没骨山水所用之色彩其实非常有限,我们无论从早期的壁画还是明代董其昌、蓝瑛他们的“没骨山水”中都可以看出,其所用的色彩基本都是青绿重色,即所谓的“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或“惟用五彩布成”。所谓“五彩”应是五正色:青、赤、黄、白、黑,在晋唐时期所用颜色基本是从五正色生发出来的,与之相对应的石青、石绿、朱砂、铅粉等颜料本身具有较强的覆盖性,所以一方面隐去了骨线,一方面强化了色彩的视觉效果。所以在张僧繇没骨山水之源头,其所用之青绿重色应该与当时的所有物象都敷以重色之画风相符合。
张僧繇的没骨山水已经没有实物流传,从明清诸多记载来看,在明代似乎还是可以看到真迹的,但虚实以难考证。按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记载:
周秀岩携示古名贤画册,内张僧繇《冻泉图》,彩色与铅粉堆垛为之,极有生韵,岩间一线粉痕,乃冻溜之垂者。又用粉笔作草,离离雪岸。大都此一家画法,与泼墨同一机杼。13[明]李日华撰,《味水轩日记》,卷五,民国十二年(1923)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第19页。
方薰亦“曾见宋院模本僧繇画,设色深厚,如器上镶嵌,画多深沉浑穆之气固于笔中,亦可想见僧繇画法矣。”14[清]方薰撰,《山静居画论》,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图4 [明]董其昌,《仿张僧繇白云红树图卷》,绢本设色,纵31.7厘米,横17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
按李日华、方薰等人的理解:相传张僧繇“没骨法”设色是青绿重色,而且是较为深厚的,“朱及青绿所成”“彩色与铅粉堆垛为之”“设色深厚,如器上镶嵌”,这在董其昌的《西山雪霁》图中还可以看到继承。其山体基本以绿色平涂为主,山头“敷粉为雪”,画面沉厚中透出鲜丽的色彩。而庄申研究了历代画雪法之后认为“敷粉为雪”乃画雪法中最古老的一种,15庄申撰〈对于中国雪景绘画的集中考察〉一文认为雪景的画法因时代的不同,前后可分五种:1.敷粉法,2.洒粉法,3.留白法,4.渲染法,5.渲留法。载《中国画史研究续集》,第二编,正中书局,1973年,第48—49页。从时间上来说,可能是由南北朝之梁代(520—557)开始,也就是张僧繇所处的时代,一直到11世纪的北宋。所以这幅“定宗僧繇”的《西山雪霁》图,董其昌所用应是唐或唐以前的“敷粉为雪”的最古老的画法。如此,或许没骨山水的源起与青绿雪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在董其昌当时,这种以石绿为山体,上敷铅粉为雪的画法应是作为定义张僧繇“没骨山水”的一个参照。
同时方薰形容其“画多深沉浑穆之气固于笔中”,显然这设色过程应是带有沉厚笔意的,从而使画面产生生动的韵味。这一点我们从敦煌早期壁画山水部分可见一二。这种生动的笔触,王伯敏先生在总结敦煌早期山水将其明名为“抹”或“刷”,16同注10。这样带有笔意的敷色方法或许才符合张僧繇的“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风格。也正契合了楼观所题的“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谓之抹骨法。”17同注6。
可见,在没骨山水色彩的运用上应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所用色彩基本为石青、石绿、朱砂、钛白等覆盖性强的矿物之色,而其中透明的植物色作为辅助的底色为多,这符合晋唐青绿重色的传统。其二,设色的方式应与宋代之后发展起来的院体工笔层层渲染有差别,在赋色上应该更强调笔意,使浑厚之色刻入绢素,才能使所赋之色如器上镶嵌,画多深沉浑穆之气固于笔中。
但因为宋元文人水墨之滥觞,设色山水相对减少,没骨山水更是少有人为之,直到明末因董其昌之力得以复兴。但在明清之后的没骨山水中,对没骨法的传承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水墨渲淡为上的绘画环境下,没骨山水以石青、石绿、朱砂、赭石为主的施色中加入了文人笔墨意趣,以色笔代替墨笔,强调与水墨相似的写意性。一方面完成了“骨法”从“骨线”向用笔之“骨力”的转化,同时也完成了覆盖性较强的矿物色向更易运笔的植物色的转换。
自从明末董其昌等人再次拈出“没骨山水”,在不断的继承与尝试中画家们融入了各自不同的理解,开启了“没骨山水”新的流变画风。董其昌最早仿僧繇《西山雪霁》图,应该是最接近“没骨法”之本义的,其造型古拙,色彩以覆盖性强的朱及青绿重色为主,基本以平涂的方式设色。但是根据时间推移,在他后来所仿张僧繇的“没骨山水”作品中,渐渐融入了黄公望的笔法,同时在山体上也加上了皴法,行成了色墨相结合的风格。比如他晚年所创的较为惬意的《仿张僧繇白云红树图卷》(图4),用色繁多,设色浓丽,然山谷皆以赭石和墨绘出皴纹,明显得融入了元人笔意。正如王学浩评论董其昌仿杨升没骨山水时说:“没骨法始于唐杨升,董文敏尝效其《峒关蒲雪图》卷,余病其少古意。后于毗陵华氏见其《雪中待渡图》真是匪夷所思。文敏所仿,特用其画法耳,仍是文敏本色,非杨升后尘也。”18[清]王学浩撰,《山南论画》,载俞建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这应该是明末董其昌等人对“没骨山水”开创性的继承与解读,他们沿用了“没骨法”之本义,在用色上层层积染,但一方面又要满足宋元水墨之皴染传统,让没骨法逐渐朝文人笔墨意趣发展。
因董其昌在明末的权威与地位,“没骨山水”的风格样式以及理论得以广泛传播且影响深远。其后将这一风格发扬光大有“松江派”之赵左,作有仿杨升《秋山红树图》、没骨《山水图册》等(图5);还有蓝瑛在董其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色彩绚丽化、装饰化,作有《澄观图册》《白云红树图》等不少没骨山水作品(图6)。明清之后传承也不乏其人,张大千、溥心畬、吴湖帆、陆俨少等都有没骨山水传世。综其风格之流变大概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强化色彩的装饰性,让没骨法朝层层渲染的工笔一路发展。另一方面融入了宋元文人笔意,以色笔皴点或再略施重色,实则已是文人写意之意趣。
图5 [明]赵左,《山水图册》(之一),纸本设色 纵28厘米,横2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6 [明]蓝瑛,《青山红树图扇页》金笺,纵17.5厘米,横49.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