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萍 贺遵芳
(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 518000)
艾滋病属于血液、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由机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潜伏期长、病死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最终可因并发严重的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艾滋病患者确诊后,尤其是在出院后往往存在极其消极的负性情绪,且需服用多种抗病毒药物,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自我管理意识低下、生活质量下降等[1]。患者出院后由于自我护理意识差、缺乏专业护理,往往导致病情恶化,极大地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及家庭经济负担。常规护理指导在短时间内对患者有一定帮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依从性明显下降。而延续性护理是指采用一系列详细的行动计划使患者处于不同的场所(比如院内到院外)以及同一场所得到不同水平的连续性护理,一般指院内到院外(家庭)的延续,将患者从院内护理延续到家庭护理,以帮助患者在院外得到专业护理,从而使患者有更好的预后[2]。本研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我院确诊为艾滋病的10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出院常规护理指导50 例)和观察组(出院延续性护理50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43.82±6.41)岁;平均病程(3.72±1.65)年。观察组男27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43.95±6.22)岁;平均病程(3.67±1.5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出院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健康宣传、用药指导、电话回访等。
1.2.2 观察组 予以出院延续性护理,制定延续性护理详细计划。根据护理责任进行护理人员分组,护理组组长由主管或主任护师担任,主要建立患者的档案;而责任护士指导制定出院后护理计划,该计划根据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需求制定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并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1)出院计划:指导院外护理、增强支持体系、减轻负性情绪、强化艾滋病内容。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QQ、上门等方式进行随访,动态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情况。(2)指导院外护理:出院时建立联系方式,帮助解答患者的护理问题疑惑;可建立电话热线、互联网微信及QQ 等联系途径,提醒患者规律服药;可微信、QQ 视频访视,动态了解患者病情,每2 周1 次。(3)强化支持体系:院外1 周内拨打回访电话,与患者沟通病情及商讨对策,指导患者如何获得社会资源及社会支持,劝导家属多予以家庭支持。(4)调节负性情绪:院外每隔1个月进行家庭访谈1 次,了解患者不良心理情况,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加强沟通,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充分获取患者的信任。(5)优化艾滋病内容:发放包括艾滋病基础知识、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出院后的具体事项及个体化知识等内容的宣传手册。用红色标识标记需引起重视的体征以及解决方法。告知患者该疾病的诱因、良好的休息及饮食习惯、家庭护理方法等。
1.3 观察指标
1.3.1 自我效能感评分 出院随访3 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量表)评分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感,GSES 主要包含患者自我治疗信心方面等10 个项目,患者对每个项目进行回答,应用Likert 4 级评分,回答完全正确记4 分、多数正确记3 分、有点正确记2 分、完全不正确记1 分,总分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好。
1.3.2 生活质量评分 出院随访3 个月后采用MOS SF-36 量表进行评分,该量表由方积乾[3]教授等制定的。从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状况8 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得分=(实际得分-可能最低分)/(可能最高分-可能最低分)×100。
1.3.3 自我管理能力评估 出院随访3 个月后,主要从良好情绪、按时锻炼、规律饮食及规律用药4 个方面评估。
1.3.4 满意度评估 随访3 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问卷项目进行统计,分为非常满意、相当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GSES 评分比较 出院随访3 个月后,在积极延续性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患者GSES 评分(36.80±4.56)分,对照组患者GSES 评分(24.62±3.4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出院随访3 个月后,在积极延续性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出院后随访3 个月,在积极延续性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患者良好情绪、按时锻炼、规律饮食、规律用药完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例(%)]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出院后随访3 个月,在积极延续性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深的认识,其中抗逆转录病毒高效药物的上市,有效地抑制了HIV 病毒的增殖,从而使艾滋病病死率亦降低。但目前艾滋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需要终生服药[4~5]。以往认为只有住院治疗的患者才会进行护理干预,一旦出院后护理干预即终止。虽然艾滋病患者的并发症及感染情况在住院期间已基本得到改善或治愈,但HIV 病毒已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力,使病患出院后仍存在健康问题,故院外护理仍极其重要[6]。院外延续性护理通过指导患者及家属家庭生活及治疗的注意事宜,消除家属对患者护理时的顾虑,增强患者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自信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患者主动接受治疗[7],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研究[8]也得到证实。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类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件事情所做的判断与推测;而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类是否能利用自身的技能去完成某件事的自信程度,强调个人信念对个人行为的重要性,而个人信念中最强调的是自我效能感[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患者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能明显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的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是指病患通过自己的行为管理来维持身体健康,监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使疾病对自身及社会、情感等影响降低,并常此以往的治疗疾病的一种行为[10]。有研究[11]发现延续性护理能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从各个方面关注患者,使患者提高自信,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也发现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针对艾滋病患者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艾滋病患者有很好的药物依从性,若能及时规律地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HIV 病毒的复制,并降低病毒的耐药性,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病患生活质量[12~13]。延续性护理能指导患者进行家庭护理,还通过定期回访进行专业护理,劝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工作,使患者明显提高生理及心理上的满足感、得到更多的家庭支持,从而提高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14],故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在临床中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使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并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