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强现任中储粮集团公司福建分公司邵武直属库有限公司轮换购销科科长,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国家粮食局)2016年初评选的首批“全国粮食行业技能拔尖人才”。先后多次被评为直属库、分公司先进工作者,先后荣获第八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储粮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从事粮食工作20年,吴文强以求知若渴的执着,以敢闯敢试的钻劲和韧性,练就一身技能,从一名粮食储藏管理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行业尖兵,以其奋斗经历诠释了新时代“大国工匠”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道德和品质。
吴文强的职业成长经历是从一名粮食保管员开始的。他的父亲曾经是一名老粮食工作者,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让吴文强对粮食、对粮食工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98年参加工作,他选择从事粮食行业,来到粮库做了一名普通的粮食保管员。
粮食保管员这个岗位看似简单,但真要做好做出水平,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业务技能。非粮食储藏科班出身的吴文强,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尽快适应岗位,他坚持“学”字为先,边干边学,珍视每一次参加仓储培训的机会,每次领到学习教材,他便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反复翻阅,不断琢磨、消化,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中。工作中每遇到难题,便虚心向身边同事、老同志或兄弟单位学习,从实践中寻找解决疑问的方法,直至弄懂弄通。
他平时十分重视技能的掌握,把岗位工作作为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比如,为科学处理好把好入库质量关与加快收购进度的关系,他加强感官检验水分的训练,并经常用快速水分测定仪进行比对。由于长期用门牙咬稻谷,致使门牙受磨损变成弯月形。在一次感官检验时,不堪重负的一颗门牙断裂,他就使用大牙训练,但由于大牙的灵敏度没有门牙高,他就付出成倍的时间练习,直到与仪器核对误差相差无几。凭着对学习的一股韧劲,他迅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并成功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基于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他不断向更高层次挑战。2010年,他代表中储粮集团公司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当时邵武直属库购销业务量倍增、出入库任务异常繁重,为了不耽误复习,他就在家里挤出后半夜的时间,熬夜抓紧复习。备赛集训期间,他每天都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争分夺秒,心无二用,全力投入到大赛备战之中。在感官检验训练时,他的手掌因长时间抓样品,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大拇指的指甲也因反复掐压玉米粒,被撕裂出血;在进行测量风量训练时,每天上百次的重复垂直升降毕托管的动作,直练到手臂发酸发麻……所有这些都没能阻止他的脚步,也没有消磨他的斗志,他忍痛反复操练,力求每项操作都规范,每个动作都精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他不负众望,在全国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夺得个人竞赛一等奖。
爱拼才会赢。这句话就是吴文强工作以来的真实写照。自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就把“拼”字刻在骨子里,无论什么工作,他都拼尽全力去做。
为提高判定虫粮等级的效率,他借助参加技能竞赛的机会,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经验,不厌其烦反复研究琢磨,反复实践验证,成功摸索出了一套筛虫的新方法,将每单位56头的筛虫时间从原来的55秒缩短为30秒,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2016年,原国家粮食局在邵武直属库设立以吴文强名字命名的拔尖人才工作室,这让他如虎添翼,在粮食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愈发动力十足。他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白天忙于科室管理,晚上扑在工作室里,整资料、理思路、定方案、做总结、写论文、报专利……
他立足企业,服务企业、服务生产、服务员工,始终把解决生产难题作为“立室之本”,不断推进项目研究,积极探索科技储粮新路子。针对高温高湿地区粮食保管的共性问题,几年间,他加强技术攻关,先后开展了优质稻延缓品质变化、浅圆仓储存稻谷、粮仓专用空调、浅圆仓中心重杂区通风、通风降噪、出入库降尘、谷外糙米分离等多项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有效解决了稻谷轮换亏损大、粮源组织困难以及浅圆仓中心重杂区通风困难、谷外糙米超标等一系列问题,明显增强了浅圆仓仓型储存稻谷的适用性,形成了安全、经济的控温解决方案,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他积极拓展研究领域,相继确立了微小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技术、试制灯光诱捕器、试制浅圆仓底部粮食出库设备、试制出库自动计量输送设备、试制自动筛虫装置等一批试验项目,目前均在积极推进之中。
仅2017年以来,他的工作室已累计申报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已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3篇,其中科学核心期刊论文1篇。
从一名粮食保管员到副科长,再到科长,从仓储岗位到购销岗位,职务提升了,职责更大了,但勤勉敬业一直是吴文强身上鲜明的标签。
2017年,邵武直属库承担了7.5万吨的国家第二批一次性储备玉米跨省移库任务,在全国第二批跨省移库玉米铁路直达运输中总量居于第二,也是邵武直属库自建库以来调拨任务量最大、最集中到达的一次。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吴文强“5+2、白+黑”,克服家庭的各种困难,始终扎根现场。工作中,他既要对外联系火车站、物流及装卸公司,又要对内协调各部门,还要根据入库需要时刻当好“技术员”。在他的以身作则、示范带动下,接卸、短运、入库等各个环节顺畅高效运转,按期圆满完成了这项政治任务。务实、敬业的作风,在员工中形成良好的榜样效应,科室的整体战斗力不断提升。
在员工的眼里,吴文强既是一个职业成长的标杆、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他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帮助大家解决工作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带领大家积极投身科学保粮,实现共同进步,并邀请粮食行业的专家到邵武直属库为员工进行专题讲座、现场指导。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需求,他经常组织仓储人员共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开展技术攻关。在工作室的项目研究过程中,他注重让更多的保管员参与其中,努力提升保管队伍的业务技能水平,带出了一批技能优良、业务精湛的粮食保管人才。近几年来,他还多次受邀担任省级职业技能竞赛的裁判并进行相关辅导、担任本地区粮食部门业务培训的主讲、参加福建分公司科技储粮创新协作组,为促进粮食仓储技术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新时代对粮食仓储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吴文强努力践行“工匠精神”,追逐梦想、超越自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奉献自己的力量。“选择粮食行业我无怨无悔,选择中储粮我无怨无悔,回头看走过的路我无怨无悔。”他一直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