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

2019-10-11 00:40
闽江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条件资源旅游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一、引 言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依托,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还包括现代的信息科学技术以及人力服务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既可正确评估旅游景区现有的资源条件,又可发现其不足,进一步开拓新型旅游产品,为景区发展提供持续生命力。只有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与科学评价,明确吸引要素的潜力所在,才能准确恰当地挖掘资源优势,积极稳妥地寻求旅游发展的“增长点”,谋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

围头村作为“海峡第一村”,拥有着绿色、蓝色、白色、红色、金色等众多旅游资源,涵盖生态、海湾、历史、红色革命等多个方面,其旅游资源、规模和吸引力在全国举足轻重。目前,围头村正全力投入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积极打造“两岸青年创客村”“现场教育研学村”“海峡妈祖交流村”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但是围头村的旅游开发缺乏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理论支撑。旅游开发需要理论指导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空洞的、无章可循的,因此,切实的资源评价工作便成为围头村落实开发任务的重要依据。

二、旅游资源评价相关研究概况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早在2001年,国外地理学者Julianna就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估界定,从资源条件、可达性、基础设施、环境恶化程度四个方面入手,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构建评估框架,并以西澳大利亚中部海湾地区为例进行了检验[2]。Anfuso等通过构建含有18个自然资源指标和8个人为指标的滨海景观评价体系,对古巴西部43个景点进行合理评估,进而提出滨海旅游管理提升意见[3]。Yan等突破传统的描述和定性评价方法,尝试用新的可操作性的定量研究,测量遗产资源的潜力,并以珠海两大遗产地作为案例验证了此方法[4]。国内以保继刚和郭来喜等为首的领军人物,开启了中国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和分类评价的潮流[5-6]。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生态旅游资源[7-8]、乡村旅游资源[9]、红色旅游资源[10-1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12]、海岛资源[13-14]等的价值评价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为我国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和旅游研究的不断进步提供了范例和理论支撑。

在国内外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中,AHP法运用广泛,可操作性强。此方法既包括了定性评价,也采用了定量指标。众多学者采取这种方法对森林公园科普旅游[15]、山东临沂乡村旅游[16]、黄石旅游[17]、健康旅游[18]等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检验,既丰富了学术成果,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三、围头村基本情况及可借鉴的相关研究

(一)围头村基本情况

围头村东临台湾海峡,西靠围头湾,北依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南与台湾大金门岛相距仅5.2海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金门岛最近的地方,距今已有1 200余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围头村就以“南北洋舟船往来必泊之地”而闻名。1958年8月23日的炮击金门事件,更使得围头村在世界上名声大噪。英勇的围头人民在战争中斗智斗勇,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围头因而获得“英雄的围头”“美丽的围头”等荣誉称号。

(二)围头村旅游资源分类

国家旅游标准的分类系统将资源分为8个主类,23个亚类,110个基本类型。与围头村相匹配的旅游资源主类有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和人文活动7种。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国家标准,对实地调查获得的围头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围头村旅游资源分类表Tab.1 Tourist resources classification table of Weitou

续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围头村整体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数量充足,以建筑设施为主,旅游购品丰富,多元化景观资源并存。

(三)可借鉴的相关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围头村作为战地滨海渔村,红色资源和海滨资源交相辉映,相互衬托。与之相关的资源评价主要分为红色旅游资源评价和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两类。笔者认为,围头村旅游资源类型集结了红色文化和海滨吸引要素的优势和特点,因此构建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借鉴较为成熟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

1.关于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

冯亮等根据晋中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以及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晋中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见表2),其中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要素价值是旅游资源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项目评价层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及知名度和影响力权重较大,地位较高[19]。

表2 晋中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体系Tab.2 Evaluation system of Red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in Jinzhong

续表

2.关于海滨旅游资源的研究

吕建树等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4个方面出发,建立了一套包含42个评价因子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对鲁北滨海湿地19处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20]。学者程胜龙依据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别建立了生态旅游资源、水体—沙滩类旅游资源和人文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见表3),对广西滨海3类旅游资源进行价值评价和潜在开发价值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广西省的滨海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开发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较高[21-22]。

表3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体系Tab.3 Guangxi coastal tourism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借助当下围头村大力开展旅游开发的契机,本文就围头村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在借鉴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以定量指标反映围头村的资源状况,对其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进行合理评估,清晰界定围头村的资源禀赋和资源缺陷,以期为围头村的旅游开发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四、构建“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充分参考国家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围头村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独立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27个指标层构成(见图1),具体资源分类情况如下:

一是资源禀赋条件B1,主要从资源本身的情况出发,包括资源的丰度、规模、独特性、稀缺性、完整性、知名度、组合条件,以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赏游憩价值和科研教育价值10项指标。

二是生态环境条件B2,主要考虑环境自身条件,包括大气质量、声音质量、水体质量、绿化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景观保护程度,以及适游期和环境容量8项指标。

三是旅游开发条件B3,既包括旅游客源地的市场状况,也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区位条件、经济状况、政策倾斜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产品竞争力和社区参与程度9项指标。

图1 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Fig.1 Tourist resource evaluation system in Weitou

根据上述围头村所具有的旅游开发条件提出的“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其优势包括自然优势和政策优势,同时也存在需要重视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充分强调资源的独特性。围头村旅游资源丰富,以具有革命性质的战地文化和天然属性的海滨资源尤为突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组成了“英雄的围头”和“美丽的围头”。本文评价指标不仅将国家标准中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五项评价因子纳入考核范围,还将资源的稀缺性纳为重点考核指标,这是因为围头村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作为国家发展历程的重要印记,围头村独一无二的文化属性为其留下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资源要素,成为连接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的关键纽带,其资源的稀缺性得以充分彰显。围头村的旅游资源以蓝天、碧水、金沙、绿林为主,形成优势突出的东线滨海休闲带和西线战地观光带,旅游资源的组合条件优越,分布合理,相互交融,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选择,因此资源组合条件也是评价指标考察的重点。

第二,突出科研教育价值。1958年,“八·二三”炮战给围头村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璀璨的英雄事迹和英勇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的红色文化使围头村成为福建省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收多批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对保持领导干部的纯洁党性和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同时,围头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旅游优势也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基地[23-24]。因此,突出其科研价值和教育功能,是体现围头村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独特之处。

第三,区位条件是关键。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围头村成为大陆距离金门岛最近的村落,围头村因此成为两岸友好关系的重要见证,其旅游发展也因此吸引着更多两岸民众。

第四,环境容量是围头村旅游发展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围头村多数景点的活动空间狭小,承载力有限。考察环境的承载容量不仅有益于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合理进行空间布局,还有利于控制景区容量,维护景观生态。

第五,政策倾斜度是围头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围头村始终坚持“保护生态、保护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主线,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给予旅游产业最大优惠政策。同时,旅游发展的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六,将社区参与度纳入考核范围。旅游发展是关系全局、关系全民的大事,涉及多个主体和行业。围头村民众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份子,在旅游资源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作用明显,因此将社区参与度纳入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评估资源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能力以及公众的支持力度。

(二)建立判断矩阵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后,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对各指标两两关系的重要性进行比较,作出评判,给出相应的判断值,将定性指标定量测评。再根据指标层次关系,依次构造A-(B1-B3)、B1-(C1-C10)、B2-(C11-C18)、B3-(C19-C27)4个判断矩阵。

(三)重要性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方程如下:

Pw=λmax·w

(1)

式(1)中所求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即为权重分配,也就是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见表4)。为了保证检测权重分配是否合理,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使用公式如下:

(2)

式(2)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判断矩阵P的CR<0.1时或λmax=n,CI=0时,认为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调整P中的元素以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通过计算得出A-(B1-B3)、B1-(C1-C10)、B2-(C11-C18)、B3-(C19-C27)4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分别为0.062 4、0.093 2、0.078 4、0.095 3,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故可以接受上述判断矩阵的结果。

表4 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Tab.4 Weight of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 in Weitou

五、研究结果分析

围头村旅游资源数量充足,种类齐全,主要包括红色战地文化资源和滨海度假旅游资源,知名度较高,颇受游客喜爱。从表4中可以看出,围头村旅游资源禀赋条件权重为0.509 2,远超生态环境条件权重0.288 7和旅游开发条件权重0.202 2。这表明,旅游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资源禀赋是围头村最重要的评价条件,资源的魅力仍旧是吸引游客光临、招徕旅游消费的第一诱因。此外,生态环境条件略胜于旅游开发条件,可见人们出行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质量成为人们高层次旅游体验的主要筛选条件之一。旅游开发条件虽稍弱于生态环境条件,但其重要性仍不可忽视。

(一)资源禀赋是主要力量

依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来看,资源禀赋是围头村旅游发展的最大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的稀缺性、知名度、独特性、丰度与规模方面,各自的指标权重分别为0.073 8、0.068 7、0.066 5、0.061 2和0.060 6,以资源的稀缺性最为重要。围头村作为“海峡炮战第一村”,拥有着丰富的炮战遗存,如民兵哨所、“八·二三”新村遗址、防炮洞等,这些遗存始终是人们心目中独特的历史印记,是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稀缺资源。

四季皆宜的战地文化资源和淡旺季差异显著的滨海旅游资源成为围头村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这两种资源类型的组合,是围头村旅游的亮点所在。但从目前旅游发展状况来看,旅游者更偏爱滨海旅游资源,对战地文化了解甚少,因此资源组合条件的特色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资源组合条件权重仅为0.026 4。

围头村旅游开发一直致力于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吸引青少年学生开展研学旅游和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但是近年来围头村的科研教育活动认同度较低,公众关注较少,指标权重偏小,仅为0.023 8。

(二)生态环境是重要依托

生态环境中的水体质量(0.054 5)、大气质量(0.047 9)、绿化覆盖(0.033 6)和声音质量(0.030 1)情况较好。围头村坐落于海滨,环境质量优越,生态品质良好,为其吸引来大量游客。但是独特的亚热带海洋气候导致其淡旺季的巨大差异。因此,适游期(0.040 6)在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中重要程度较高。

(三)开发条件是重要保障

旅游开发条件中的区位条件(0.035 0)、客源市场状况(0.029 2)和政策倾斜度(0.026 5)是围头村的优势所在。围头村位于泉州市金井镇,距金井镇区5公里、晋江市区39公里,南临围头湾,距金门岛5.2海里,陆上交通和海上运输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围头村旅游发展主要辐射周边城市和省份,客源市场的经济状况良好,人均消费能力高,市场潜力大。同时,围头村村委会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众多财政支持,为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当下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围头村旅游资源的管理水平仍然较低(0.020 1)。旅游发展需要全员参与,关乎每个民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围头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在旅游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较少,社区参与度权重最低(0.014 8)。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主要是运用AHP法总体评价围头村旅游资源的概况,根据围头村资源的实际情况引入“资源稀缺性”“资源组合条件”“科研教育价值”“环境容量”“区位条件”“政策倾斜度”“管理水平”“社区参与度”8个具体指标,构建了由3个准则层和27个指标层组成的“围头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以定性评价和定量研究的方式进行系统评估,既对围头村目前的资源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又对其未来发展总结出如下建议:

(一)围绕资源稀缺性优势,合理设计旅游组合产品

资源的稀缺性是围头村旅游资源的核心所在,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在人们心目中始终保持着鲜明形象。因此,旅游产品的设计首先应该紧扣稀缺性,发挥其独一无二的吸引力,以家国情怀为导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展现其教育功能。其次,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和宣传引导,吸引游客在战地资源和滨海资源之间合理衔接,科学安排旅游线路,合理设计创新产品。

(二)合理控制环境容量,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围头村旅游淡旺季的明显差异导致旺季时期游客量超载,景区承载力下降,对景观的破坏加大。随着游客的增多带来的不文明现象层层叠出,景区污染情况越加严峻。因此,围头村管理部门应该在各景区设置专门管理人员和机构,合理评估景区容量上限,制定有关应急预案,在旺季时严把流量大关,控制游客人数,实现景区限流和分流。同时,做好游客的宣传培训和警示工作,配套各项提示标志,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使景区始终保持适宜状态,以维护景观生态。

(三)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水平

围头村村委会虽已充分认识到旅游的重要性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其管理水平仍然较为低效,各景区并未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村委会和景区之间的直接从属关系影响了景区旅游功能的自主发挥。管理部门应该引导各景区自主招商引资,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规范市场秩序。

(四)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杜绝“与我无关”意识

调查发现,围头村旅游发展存在两极现象。专营游客生意的村民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关注围头村旅游各项动态;未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村民对旅游动态保持漠视态度,认为旅游发展与其无关。社区参与度低,村民的“旅游主人”意识淡薄,村内局部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与旅游开发无任何关联。围头村村委会应做好带头作用,宣传鼓舞民众,出台鼓励政策,带动居民参与旅游经营,促进全域旅游和优质旅游的健康发展。

总体而言,围头村旅游发展以资源禀赋为首要优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政策及区位条件等优势协同发力,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加大薄弱环节投入力度,全方位开拓创新,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条件资源旅游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旅游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认同或对抗——论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