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如 刘 晨
体育产权交易平台的规模、定价及合作——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分析*
张自如 刘 晨
(中央财经大学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
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具有双边市场的典型特征。交易平台建设应发挥网络经济外部性,最大化交易双方的效用,确定平台合理的规模和价格。我国体育产权交易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交易标的和参与方数量明显不足,只有优化整合交易平台,发挥资源聚集效应,才能促进体育产业各类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高体育产业运行效率。
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双边市场;竞争与合作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各类体育要素的活跃,体育产权交易成为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和互联网普及化的背景下,体育产权交易模式逐渐从相对封闭的“手递手”传统方式走向开放式平台交易。体育产权交易平台的基本架构由平台企业、产权交易供给方、产权交易需求方三方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都符合双边市场的基本特征。对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双边市场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形成交易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深化认识交易平台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问题,为体育产权交易平台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双边市场理论源于Rochet和Tirole(2003)、Armstrong(2006)构建的理论模型。Armstrong基于网络外部性,研究交易平台参与方数量的变化对参与对方的影响,认为参与方的收益随着参与对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即存在正的网络外部性。以此,Armstrong将双边市场的基本特征描述为:两组参与者作为交易双方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其中一组参与者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另一组平台参与者的数量[1][2]。将合理的市场运行机制纳入分析,我们可以将双边市场内涵扩展为:双边市场至少存在两个异质的参与组群,群组之间通过双边或多边机制形成供给和需求匹配,搜寻成本的降低使得双边市场匹配效率高于场外双边协同效率。进一步,考虑平台企业的收益,双边市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对于参与双方来讲,一方的参与数量将影响另一方的参与数量和交易量,即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
第三,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买卖双方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其中一方对对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存在需求,双方形成交易供求匹配是交易平台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体育产业在其发展及不断成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种与之相协调的产业资源,其中包括产业内部各组织控制的排他性资源(如体育场馆所有权及运营权、赛事产权等),也包括组织外部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如体育产业政策等)。从广义上讲,体育产业资源是指支持体育产业各部门开展活动的所有资源的总和,但从资源的可交易性看,体育产业资源交易仅限于排他性资源。体育产权泛指对一切体育财产和财产性资源的权利,包括体育企业股权、体育赛事相关权益、体育场馆权益、运动员权益以及其他类型体育企业资产相关权益。作为交易标的,以资产形式存在的体育产业资源的流动本质上属于体育产权的转移与让渡,即体育产权交易活动[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明确提出了“研究建立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创新市场运行机制,推进赛事举办权、赛事转播权、运动员转会权、无形资产开发等具备交易条件的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的工作任务,拉开了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的帷幕,国内陆续出现了多家体育产权交易平台上线运行。
为了保证产权交易的有序进行,特别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产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2号)等,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提出了具体要求,都明确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必须“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 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在各类体育产权中,除少量场馆场地、赛事、运动员等由民间资本投资属于私人产权的范畴外,绝大部分的体育场馆、优秀运动员、各级各类赛事活动、体育生产和服务活动等在内相关体育产权具有国有产权的性质[2],因而,相关体育产权纳入产权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是相关制度的硬性要求,决定了中长期体育产权交易的基本模式。
当前的体育产权交易平台普遍以独立的第三方平台模式运营,平台企业、产权供求双方共同构成了交易平台的三方利益共同体。在体育产权交易平台的运行架构中,平台的网络外部经济效应发挥着关键作用,产权交易一方参与者的交易效率取决于交易对方进入的数量和质量。从交易效用上看,产权供应方S的数量越多,需求方B的选择项目也会越多,对于B来说效用增加了;参与方B的数量越多,S就越有机会在众多的投资者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通常,平台企业在双边市场中往往采取双向定价策略,通过收取不同的费用吸引两方用户,达到整个平台网络价值最大化。所以,无论从结构还是效用的角度,体育产权交易平台都符合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
从双边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可以看出,体育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应当最大化交易双方的效用,发挥出场内交易的优势,同时要考虑平台成本,包括交易平台建设投资和平台运营费用。合理的规模和价格是保证平台相关各方实现自身利益的条件,也是平台企业所追求的均衡策略。
表1 交易平台规模成本效用
规模 人均效用 成本 单位成本效用
图1 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单位成本效用曲线
图中M点所对应规模就是实现最小成本下效用最大化的规模,即体育资源交易平台的最优建设规模。在建设初期,应以扩大交易双方数量和交易标的为重要目标,组建较大规模的交易标的库,提高交易双方的外部效应。在建设成熟期,则要控制规模,防止规模过大导致的信息搜寻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上升带来的运营困难。
这里所讨论的定价问题,主要是在交易平台进入成熟期之后,通过确定合理的服务价格,实现平台的自我运营能力,并非以最大化平台企业的收入为目标,而是最大化双边用户的效用。通常,双边市场的定价往往采用倾斜定价策略,即对双边用户采取不同收费来吸引不同数量的交易双方。在以买方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竞争性市场结构里,交易平台往往对产品和服务提供方收取较多费用;而在卖方垄断力量较强或具有产品稀缺性时,交易平台则倾向于对于买方收取较高费用。
周末是属于家人的,David经常要带孩子们去橄榄球比赛、游泳、上音乐课,比如刚过去的周末里,他就去听了大女儿为钢琴考试练琴,陪小女儿去游泳,和儿子一起搭了一架直升飞机模型。“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自信的人更令人快乐的了!”其余的时间,David都待在家里,“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现在就已经开始为下个冬天砍柴收集木头了!”
由以上假设可得交易平台三方的总效用函数:
可以看出,平台定价的倾斜程度和双方平台外部性大小以及价格对用户效用影响系数相关。对于受平台外部性影响更小的一方,将收取更低的价格,因为低价不仅会提高该方用户的效用,而且可以促进该方用户数量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交易对方的效用。对于影响系数更高的一方收取更低的价格,因为每增加一单位价格会减少更多的效用。
双边市场定价的数理模型给出了理论上的定价依据和定价偏好,现实中的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在执行定价策略时,具有有限的自主定价目标,受所依托的产权交易所定价规定的制约,执行产权交易所的收费标准。以北京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为例,该交易平台依托于北京产权交易所,属于北京产权交易所的业务板块。按照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收费规定,根据不同交易方式对交易双方收取不同类别的费用,包括对产权转让方和受让方办理协议转让时收取费率0.05%-0.2%不等的服务费用,对交易双方通过竞价方式成交的项目收取不超过成交金额的5%的服务费用,以及协商收取的顾问服务费等。
对于国内体育产权交易平台来讲,目前普遍存在着交易标的数量少、质量不高、市场影响力小的情况,通过低收费扩大平台双方参与者数量、扩大平台规模是当务之急。但是,受市场开发能力和技术手段的限制,这些交易平台都是挂靠在不同的产权交易所,作为产权交易所的一个业务板块运营,在定价、交易流程、市场营销等方面受产权交易所的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产权交易平台的自我发展。
双边市场参与方之间的的相互依存性,使得双边市场交易平台具有显著的交叉网络效应。提高平台用户数量,扩大平台规模,增强交叉外部效应,形成交易平台各方的正向激励,才能保证交易平台的良性发展。目前,共有八家体育产权交易交易平台上线运营,这些交易平台通常是由体育领域知名企业或由体育主管机构与产权交易所联合发起,依托现有的产权交易所交易体系运营,平台用户与平台之间签订非排他性协议,形成平台运行架构。
不同于一般的交易平台,体育产权交易平台面对的用户结构比较单一,普遍为体育产业内的企业,数量也较为有限。受同一产业领域内业务联系的影响,这些用户和平台企业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好的认可度,用户企业习惯于选择本区域的交易平台。由此,这些体育产权交易平台以地域为特征、相互独立、共同分割体育产权交易市场,如北京产权交易所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体育产权交易中心、广州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等各自在本区域发挥着影响力,将国内体育产权交易乃至国际体育资源在华交易市场分割,形成了区域性交易平台相互竞争的格局。在国内体育产权交易市场整体规模还较小、交易模式还不成熟的背景下,交易市场的区域分割使得各交易平台交易标的数量不足、成交率偏低,难以发挥网络外部经济效应,无法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最优规模状态,交易平台的优化整合势在必行。
体育产权交易平台的整合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方案,一是选择两家运营基础较好的体育产权交易平台作为国有体育产权指定交易平台,将各级各类国有体育产权交易强制性纳入,短期内快速提升交易标的数量和质量,构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资源集中而又保持适度竞争的良好市场格局。二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或所属企业发起设立全国统一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国家级、权威性、专业化、独立运作的体育产权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实行公司化运作,将国有体育产权交易纳入平台,实现体育资源的全面整合,形成集体育产权交易服务为一体,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实现国内外优质资源充分融合的创新高效、规范有序的全国统一的交易平台,通过资源集聚效应,发挥双边市场外部经济效应,有利于体育产权交易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和交易平台的稳定发展。
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由于目前国内体育产权交易标的数量规模较小,平台参与用户数量有限,在分割的体育产权交易市场中,无法达到最大效用的最优规模,难以实现交易平台网络经济外部性。优化整合交易平台,通过最小化收费策略,吸引交易双方进入,发挥资源聚集效应,才能促进体育产业各类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高体育产业运行效率。
[1]Armstrong 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 (3):668-691.
[2] Rochet J C, Tirole J. 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3 (4):990-1029.
[3]张自如.体育产业资源交易的制度约束及交易平台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3).
[4]刘霞,王云龙.双边市场及平台理论文献综述[J].南都学坛(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8(5).
[5] 傅瑜.网络规模、多元化与双边市场战略——网络效应下平台竞争策略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3(6).
[6]易余胤,杨海深,张显玲.网络外部性下双零售商竞争的演化博弈分析[J]. 管理科学学报,2016(9).
[7]曹俊浩,陈宏民,孙武军.多平台接入对B2B 平台竞争策略的影响——基于双边市场视角[J].财经研究,2010( 9):91-99.
[8]谢运博,陈宏民.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竞争与最优市场结构——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7(2).
[9]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On the Scale, Pricing and Cooperation of Sports Property Trading Platform-- Based on Two-sided Markets Theory
ZHANG Ziru Liu Chen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 Beijing 100081, China)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立我国体育产权交易平台的路径、运营体系及技术难点研究》(项目编号:13BTY029)。
张自如(1968—),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