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5年伊犁地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对作用分析

2019-10-10 06:07玉素甫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总面积降水量海拔

何 辉,玉素甫江

(新疆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土地覆盖的变化,在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充当“指示器”的作用,能够间接反映全球变化的情况[1-2]。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遥感技术的发展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与模拟提供了新的可能。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遥感影像近红外波段(NIR)与红外波段(R)反射率的比值参数,计算公式为:NDVI=(NIR-R)/(NIR+R)。NDVI 作为表征地表植被覆盖于植被生长状况的敏感度量参数,能够用来反映地表植被覆盖与生长状况的变化,是公认的用于表征植被生长状况的有效指标,已经在国内外生态、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3-4]。

研究表明,近年来北半球的植被NDVI 值呈增加趋势[5-7],对我国不同区域植被NDVI 值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8-10],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植被NDVI 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表明NDVI 变化与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总体上呈正相关[11-13],同纬度的不同类型、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对气温与降水量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14-15]。伊犁地区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境内有新疆地区最大的绿洲,水文、生态地位重要,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以及退耕还草、三北四期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影响,该区域植被覆盖情况发生较大变化[16-17]。闫俊杰等曾对伊犁地区植被NDVI 变化进行了分析,表明NDVI 增加区域主要位于伊犁河谷平原区,减少区域位于乌孙山两端以及伊犁河谷周围海拔2000 m 左右的低山,但并未分析NDVI 变化的影响因素[18];曹梦磊等人对伊犁地区不同草地类型NDVI 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表明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高寒草原主要受降水影响、低平地草地主要受气温影响,但并未对其他土地类型进行分析[19]。综上所述,目前相关学者对伊犁地区植被NDVI 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较少,仅有的部分研究的时间尺度还不够细、所使用的气象数据为通过气象站点数据插值所得出的数据,由于伊犁地区气象站点过少,因此误差与空白区域也比较大,利用气象卫星技术获取的TRMM 降水产品和NODISLST 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高数据精度,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20-21]。

基于此,本研究利用TRMM 降水产品、GHCN_CAMS 气温观测/再分析资料与地面观测资料相结合,验证了TRMM 与MODISLST 产品在伊犁河谷的适用性,然后利用MODIS NDVI 数据、TRMM 降水产品、MODISLST 产品与DEM高程数据以及地表植被覆盖类型数据,以全年以及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三个季节为时间尺度,以不同海拔高度以及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为空间尺度,对伊犁地区2001—2015年植被NDVI 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以及不同植被覆盖类型植被NDVI 变化所受的驱动因素。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伊犁地区(80°09′42″~84°56′50″E,42°14′16″~44°53′30″N)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西部,面积约为5.53×104km2,地处欧亚大陆腹地[22]。伊犁地区北部的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南部的哈尔克他乌山、那拉提山和中部的乌孙山使得伊犁地区形成了三山夹两盆、只有西南面敞开的特殊地形,西部来的湿润气流可以进入伊犁地区,形成较多降水,是中亚干旱地区的降水中心[23]。伊犁地区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山区属于高山气候,伊犁地区土地类型随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包括冰川/永久性积雪、高山草甸、草原、旱地以及工业用地等。年均降水量220~464 mm,年平均气温-10.7~10.9 ℃,年日照时数2 870 h,海拔高度531~5 659 m。

1.2 数据来源

1.2.1 NDVI 数据

本研究所使用的NDVI 数据为NASA 提供(Moderate resolution image spectroradiometer ,MODIS)NDVI 产品(MODND1M)。MODND1M是由MODND1D 提取月内每日最大值所得,其空间分辨率为500 m,时间分辨率为月,时间跨度为2001—2015年。

1.2.2 气象遥感数据

本研究所采用的气象遥感数据包括:TRMM降水数据、MODLT1M 中国1KM 地表温度月合成产品,其在本研究区的验证精度:R2大于0.96[24]以及2 m 高气温观测/再分析资料GHCN_CAMS。TRMM 是由美国NASA 和日本NASDA 于1997年共同研发的试验卫星,TRMM 降水数据现可以覆盖全球南北纬50°之间的区域,时间跨度为2001—2015年,单位为月平均每小时(mm/h),空间分辨率为0.25°;MODLT1M 中国1 km 气温月合成产品(TERRA 星)由MODLT1T 产品经过取月平均值计算合成而得,时间分辨率为月,空间分辨率为1 km;2 m 高气温观测/再分析资料GHCN_CAMS(空间分辨率为0.5°×0.5°)用于反演1 km空间分辨率的气温数据。

DEM 数据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合作完成的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STER GDEM V2.0(分辨率为30 m)数据下载获取。本研究对DEM 数据进行投影转换、重采样得到与MODND1M 数据分辨率和投影系统相同的空间数据。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2010年伊犁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图1)。

图1 伊犁地区2010年土地利用Fig.1 Land use of Ili area in 2010

1.2.3 气象观测数据

采用伊宁、昭苏两个气象站2001—2015年逐月降水量数据与2015年的逐月地表温度数据月平均气温数据来检验TRMM 与MODIS LST 产品的适用性。

1.3 研究方法

1.3.1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为了研究伊犁地区15 a 来NDVI 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本研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来分析伊犁地区2001—2015年全年以及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三个季节的NDVI 的变化趋势[25-26]。公式为:

式中:S为方程斜率,代表每个栅格内植被指数的变化趋势。S>0,说明NDVI呈上升趋势,反之则说明NDVI呈下降趋势,绝对值越大则变化趋势越明显。n代表时间序列的长度(15),b为线性方程常量,i代表第i年,NDVIi表示第i年平均NDVI值或第i年某个季节的平均NDVI值,表示14 a 来或14 a 某个季节的平均NDVI值。

1.3.2 相关性分析方法

偏相关分析法是在消除其它要素影响的前提下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对2001—2015年伊犁地区全年以及春、夏、秋三个季节为时间尺度,进行了基于栅格尺度的偏相关分析。线性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式中:Rxy为x变量与y变量的相关性,xi表示的是第i年或第i年某个季节植被的平均NDVI值;yi为第i年或第i年某个季节的平均温度或者总降水量;表示15 a 或15 a 来某个季节的总降水量或者平均温度;i表示样本的年。偏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式中:Rxy,z为消除自变量z影响的前提下因变量x与自变量z的相关系数,利用t检验法莱完成度偏相关系数的检验,公式为:

式中:n为样本数量,m为自变量数量。事实上,一个要素变化的驱动因素往往不只有一个,因此上述单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不能反应各个要素的综合影响,这就需要采取复相关分析法解决,复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x,yz表示因变量x与自变量y、z的线性相关系数,Rxz,y表示自变量y 固定之后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偏相关系数。利用f检验法对复相关系数进行检验,计算公式为:

最后,本研究参考了经过王强修正后的植被覆盖变化分区原则[27],对博斯腾湖流域植被NDVI变化进行了驱动因素分析(表1)。

表1 NDVI 变化驱动力分区准则†Table1 The regionalization rules the drivingfactors for dynamic change of NDVI

2 结果与分析

2.1 NDVI 时空分布与时空变化分析

2.1.1 植被NDVI 空间分布分析

伊犁地区2001—2015年均NDVI 值为0.29,由图2可知:整体上看,海拔高度和植被覆盖类型不同,平均NDVI 值也有较大差异,年均NDVI值大于0.4 的区域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18.49%,主要集中在海拔2 000~3 500 m 的高山草甸区域,该区域年均NDVI 值为0.35;年均NDVI 值介于0.2~0.4 之间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75%,集中在海拔2 000 m 以下的旱地和草原,其中海拔1 200~2 000 m 高程范围内年均NDVI 值为0.34,海拔低于1 200 m 区域存在部分半荒漠化的稀疏草地,因此1 200 m 以下区域植被年均NDVI 值较低(0.27),旱地与草原的年均NDVI 值分别为0.33与0.28。年均NDVI 值小于0.2 的区域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22.74%,主要分布在海拔3 500 m 以上的冰川积雪地带和海拔2 000 m 以下的稀疏草地和裸地,冰川积雪、稀疏草原和裸地的平均NDVI值分别为0.01、0.14 和0.08。

生长季中,平均NDVI 值最高的季节为夏季(0.54),最低的季节为春季(0.27)。春季平均NDVI 值最高的高程范围为1 200~2 000 m,高于2 000~3 500 m 高程范围,与其他季节不同,原因可能是海拔大于2 000 m 的区域,温度较低,达到适合生长的温度时间较晚。

2.1.2 植被NDVI 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对15 a 来伊犁地区平均NDVI 值变化做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5 a 来,伊犁地区年均NDVI变化slope 值大于0 的面积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53.56%,其中,海拔1 200~2 000 m 高程范围的内草原以及部分高山草甸区域植被年均NDVI 呈现减少趋势,平均slope 值为-0.016 /a,此外其它高程范围植被年均NDVI 值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最大的区域为海拔2 000~3 500 m 的高山草甸区,平均slope 值为0.007 /a,海拔小于1 200 m 高程范围的旱地、稀疏草原与海拔大于3 500 m 高程范围内冰川以及裸地NDVI 值均呈微弱增加趋势(图3),平均slope 值均为0.001 /a。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DVI 变化slope 均值分别表现为:旱地(0.001 7 /a)>稀疏草地(0.001 4 /a)>裸土(0.000 9 /a)>冰川(0.000 8 /a)>高山草甸(0.000 3 /a)>草原(-0.001 /a)。

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NDVI 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分别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69.48%、36.56%与51.55%,在NDVI 值减少区域占比最大的夏季,乌孙山北部旱地NDVI 值增加趋势却最明显,slope平均值为0.03 /a,大于春季的-0.000 24 /a 和秋季的0.002 /a,可能是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大,夏季人类活动导致,除此之外,海拔2 000~3 500 m 的高山草甸区域南部slope 值也呈微弱增加趋势,夏季的海拔1 200~2 000 m 高程范围也是NDVI 变化幅度最小的季节,为-0.003 /a.小于春季的0.008 /a 和秋季的-0.02 /a。

图2 2001—2015年伊犁地区平均NDVI 空间分布Fig.2 NDVI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li area from 2001 to 2015

图3 2001—2015年伊犁地区平均NDVI 变化趋势空间分布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NDVI in the Ili from 2001 to 2015

2.2 NDVI 与气温、降水量的偏相关性分析

2.2.1 TRMM 与MODISLST 产品在伊犁河谷的适用性

1)TRMM 数据在伊犁地区适用性

由图4可知,由于伊犁地区不同站点地形、植被要素不同,实测降水量与TRMM 数据的相关性在每个气象站点都有区别,伊宁、昭苏气象站每月降水量实测数据与TRMM 产品数据R2分别为:0.77与0.56,说明TRMM 产品与站点实测降水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用TRMM 数据来反应2001—2015年伊犁地区降水量的分布与变化趋势。

2)MODIS LST 产品在伊犁河谷的适用性

目前已有文章通过相关性分析法证明了伊犁地区MODIS LST 数据可以反应气温的真实状况[28],因此本研究只研究了伊宁与昭苏两个气象站2015年MODIS LST月数据与气象站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图5),伊宁、昭苏气象站2015年各月平均实测数据与MODIS LST 产品数据R2分别为0.99 与0.98,说明MODIS 产品地表温度数据与气象站实测数据相关性很高,可以用来反应伊犁地区2001—2015年气温分布与变化趋势的真实状况。

图4 气象站实测月平均降水量数据(x)与TRMM 数据(y)关系(单位: mm)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thly average precipitation and TRMM (unit: mm)

图5 气象站实测月平均温度数据(x)与MODIS LST 数据(y)的关系(单位: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thly observe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MODIS LST (unit: ℃ )

2.2.2 伊犁地区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情况

伊犁地区15 a 间伊犁地区的年降水量223~464 mm,平均降水量309.4 mm(图6)。其中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为伊犁地区西部的乌孙山和伊犁西北地区,年均降水量超过400 m,并由这两片区域向其他区域递减;降水量最小的区域为那拉提山,年均降水量不足250 mm。

15 a 间伊犁地区降水量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分别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33.6%和66.4%,增加最剧烈的区域为研究区北部的科古琴山,平均slope 值大于5 mm/a,减少最剧烈的区域为昭苏县北部和察布查尔南部的乌孙山,平均slope 值小于5 mm/a。

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降水量分别为:95.99 mm、151.15 mm、79.42 mm。15 a 间春、夏、秋三个季节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分别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38.58%、4.65%、100%。

2.2.3 NDVI 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的偏相关性分析

图6 2001—2015年伊犁地区平均年降水量空间变化趋势Fig.6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li area from 2001 to 2015

图7 2001—2015年伊犁地区NDVI 与降水量偏相关性分析Fig.7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DVI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Ili area from 2001 to 2015

15 a 间,伊犁地区植被年均NDVI 变化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偏相关性介于-1.0~0.94 间(图7),两者变化呈正相关的区域集中在海拔2 000 m以下;两者变化呈负相关的区域集中在海拔高度高于2 000 m 的区域,包括伊犁地区北部的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南部的哈尔克他乌山、那拉提山以及中部的乌孙山,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平均NDVI值变化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偏相关性大小分别为:稀疏草地(0.51)>草原(0.35)>旱地(0.28);两者变化呈负相关的区域中,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平均NDVI 值与年降水量偏相关性大小分别为:裸地(-1.01)>冰川积雪(-0.08)>草甸(0.37)。

生长季中,春、夏、秋三个季节NDVI 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呈正相关性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26%、85.46%、57.71%。海拔2 000 m以下的科古琴山与乌孙山北侧区域夏季NDVI 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呈减小趋势,NDVI 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原因可能是该区域近些年来的退耕还草加大了对这片区域的保护力度。

2.3 NDVI 与气温的偏相关性分析

2.3.1 伊犁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

15 a间,伊犁地区的年均气温-10.7~ 10.9 ℃,其中气温最高的区域为乌孙山的北部与科古琴山南部区域的伊宁、霍城县与尼勒克县,年均气温高于6 ℃;年均气温最低的区域为哈尔克他乌山西部,年均气温低于-8 ℃。

15 a间伊犁地区年均气温呈增加趋势(图8),其中增加幅度最小的区域为伊犁地区北部的科古琴山,slope 值小于0.01,从北到南slope 值逐渐增加,哈尔克他山西部与那拉提山东部年均气温增加幅度最大,slope 值超过0.07。

图8 2001—2015年伊犁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空间分布Fig.8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trends in Yili area from 2001 to 2015

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气温分别为:4.48 ℃、13.57 ℃、2.96 ℃。夏季全伊犁地区平均温度均呈增加趋势,春季和秋季部分区域年均气温呈减少趋势,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6%和83.16%。

2.3.2 NDVI 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偏相关性分析

15 a 间,伊犁地区植被年均NDVI 变化与年均气温变化的偏相关性介于-0.92~1.096(图9),两者变化呈正相关的区域集中在海拔1 200 m 以下,包括伊宁市、霍城县中部、新源县北部等地的旱地和稀疏草地。偏相关系数R值平均值为0.18,海拔2 000 m 以上的区域NDVI 与温度呈微弱正相关2 000~3 500 m 高程范围与3 500 m 以上高程范围平均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08 与0.05;两者变化负相关的区域集中在1 200~2 000 m 的为高山草甸与部分冰川与永久积雪。R 值大于0 的区域中,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年均NDVI 值与年均气温偏相关性大小分别为:旱地(0.22)>稀疏草地(0.13)>冰川(0.08)>裸土(0.03);R 值小于0 的区域中,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年均NDVI 值与年均气温偏相关性大小分别为:草原(-1.01)>高山草甸(-0.08)。

图9 2001—2015年伊犁地区平均NDVI 与气温偏相关性的空间分布Fig.9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ean NDVI correlation with surface temperature in Ili area from 2001 to 2015

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NDVI 与平均气温变化呈正相关性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98%、32.6%、55.39%,造成夏季两者变化呈负相关区域面积最大的原因是15 a 来夏季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小,使平均NDVI 变化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春季两者变化呈正相关区域面积最大是因为正处于植被刚开始生长的季节,平均气温升高可促进植物提前生长,平均NDVI 值增加。

2.4 复相关性分析

由植被年NDVI 均值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复相关分析可知,NDVI 与气候因子(气温、降水)介于0~0.96 之间(图10)。整体上看,植被年均NDVI 与气象因子复相关性较强的区域集中在海拔低于2 000 m 区域的旱地区域,平均复相关系数为0.50;其次为海拔大于3 500 m 的冰川裸土区,平均复相关系数为0.35;再次为1 200~2 000 m高程范围的草原,平均复相关系数为0.34;最次为海拔2 000~3 500 m 区域的高山草甸区,平均值为0.33。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平均NDVI 值与气象因子复相关性大小分别为:稀疏草地(0.61)>旱地(0.45)>草原(0.42)>冰川积雪(0.36)>裸地(0.35)>高山草甸(0.31)。

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NDVI 均值与气候因子复相关分别为0.47、0.52、0.33。春季NDVI与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复相关性最强的区域为海拔高于2 000 m 区域,原因为该区域海拔高,温度低,春季植被发育时间受气象要素影响较大;夏季受气象要素影响最强烈的区域为海拔1 200~ 2 000 m 的草原草甸区域;秋季植被走向枯萎期,此时NDVI 与平均近地温度与降水量复相关性值最小。

2.5 NDVI 变化驱动分区

图10 伊犁地区2001—2015年NDVI 与气温-降水量的复相关分布Fig.10 Multiple correlation distribution between NDVI and air temperature - precipitation of the Iliarea from 2001 to 2015

伊犁地区植被NDVI 的变化进行影响要素驱动分区(图11),得出如下结论:1)2001—2015年间,伊犁地区植被年均NDVI 变化受气温、降水量强驱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 m 以下区域,植被类型主要为旱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13%。2)植被年均NDVI 变化以气温为主要驱动因素的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2.61%,主要分布在2 000 m 以下的部分区域,包括霍城县南部、伊宁市中部、尼勒克县西南部、新源县西部、特克斯县中部和昭苏县中部。3)年均植被NDVI 变化以降水量为主要驱动因素的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11.98%,主要集中在海拔1 200 m 以下,乌孙山北侧和科古琴山南侧与阿吾勒拉山西侧中间的平原区域,主要植被类型为旱地。4)年均NDVI 变化受气温、降水量弱驱动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2.84%,分布较为零星。5)其余地区为非气象因素驱动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44%。

春季植被平均NDVI 变化所受驱动力所占面积比最大的为以气温与降水强驱动(43.82%);夏季植被平均NDVI 变化所受驱动力所占面积比最大的为降水量(52.3%);秋季植被平均NDVI 变化所受驱动力面积所占比最大的为非气候要素(40.42%)。

3 结论和讨论

3.1 结 论

基于2001—2015年MODIS NDVI 数据、DEM数据、TRMM 降水产品和MODLT1M 近地温度,对伊犁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15 a 间,伊犁地区年均NDVI 值为0.29,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DVI 值大小为:高山草甸>旱地>草原>稀疏草地>冰川冻土>裸地。生长季中,平均NDVI 值最高的季节为夏季(0.54),其次为秋季(0.30),平均NDVI 值最低的季节为春季(0.27)。

2)15 a 来,伊犁地区年均NDVI 的Slope 值介于-0.036~0.020/a 之间,slope 值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53.56%,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DVI 变化slope 均值分别表现为:旱地>稀疏草地>裸土>冰川>高山草甸>草原。生长季中,春季平均NDVI 变化slope 值大于0 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48%,在生长季中最大;夏季平均NDVI 变化slope 值大于0 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56%,在生长季中最小。

图11 2001—2015年伊犁地区NDVI 与气温—降水的驱动力分区Fig.11 The driving force partition between NDVI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 precipitation in the Iliarea from 2001 to 2015

3)15 a 来,伊犁地区植被NDVI 与年降水量的偏相关性介于-1.0~0.94 之间,呈正相关的区域中,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平均NDVI 值与年降水量偏相关性大小分别为:稀疏草地(0.51)>草原(0.35)>旱地(0.28);呈负相关的区域中,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平均NDVI 值与年降水量偏相关性大小分别为:裸地(-1.01)>冰川积雪(-0.08)>草甸(0.37)。生长季中,平均NDVI 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性的面积最大的季节为夏季(85.46%),平均NDVI 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性的面积最大的季节为春季(56.26%)。

4)15 a 来,伊犁地区植被NDVI 与气温的偏相关性介于-0.92~1.096 之间,呈正相关的区域中,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平均NDVI 值与近地温度偏相关性大小分别为:旱地(0.22)>稀疏草地(0.13)>冰川(0.08)>裸土(0.03);呈负相关的区域中,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平均NDVI 值与近地温度偏相关性大小分别为:草原(-1.01)>高山草甸(-0.08)。生长季中,平均NDVI 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性的面积最大的季节为春季(80.98%),平均NDVI 与气温呈正相关性的面积最大的季节为夏季(32.6%)。

5)伊犁地区植被NDVI 的变化受气象要素和非气象要素的双重影响,其中,以降水量为主驱动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11.5%,以气温为主要驱动力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21.72%,以降水量与近地温度为强驱动的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7.02%,以降水量与气温为弱驱动的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73%。此外,春、夏、秋三个季节NDVI 变化以气候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区域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84.54%、83.08%、59.58%。

3.2 讨 论

本研究选取的时间序列为2001—2015年,因为研究可使用比较精确的遥感数据的历史较短,为保证研究数据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研究只选取了本世纪前15 a 的数据,以后如获取时间较长的精准数据之后,可以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对研究区气候变化情况、植被NDVI 分布情况与气候要素与植被NDVI 变化性情况做出分析。

猜你喜欢
总面积降水量海拔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大连有座生蚝小镇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高海拔的甘南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