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国强 李震
中国古代陶瓷经唐宋时期发展之后,在元代形成了江西景德镇和浙江龙泉两大瓷业生产中心,改变了宋代各地窑业林立的分散的历史格局。明代初期至中期的龙泉窑继承了宋元以来积淀的丰富的青瓷生产经验,并在元代龙泉青瓷发展规模之上,得到了明初朱氏王朝的垂青,成为与江西景德镇平分秋色的著名窑场。这一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生产与制作工艺,及其产品面貌与艺术风格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同时期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不仅在造型以及装饰纹样特点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其青瓷官窑作品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明代初期至中期龙泉青瓷中的官窑作品与同时期景德镇官窑产品一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亦严格按照同一标准监制烧造;其二,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器壁厚重、制作精良、器型硕大,纹样富丽繁华,极尽皇家气派。可以说,明代初期至中期是龙泉青瓷又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时期,称得上继宋元鼎盛之后的中兴时期。
明中晚期之后,龙泉窑迅速衰落,由明初至中期的官窑地位逐渐回归到民用窑场序列,以生产当地居民日常用瓷为主。关于其衰落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其一,当时社会动荡,龙泉青瓷工匠为生计所迫渐次外迁,技术人员外流,规模优势消失,产品质量下降,最终导致龙泉窑走向衰落;其二,明代朝廷的苛捐杂税繁重,导致龙泉窑青瓷产业萎缩停顿发展;其三,元明建都北方,政治中心北移,浙江地区边缘化,龙泉窑因此走向衰落;其四,元明时期江西景德镇一跃成为全国瓷业生产中心之后,集交通、技术、优质瓷土与丰富多彩的产品优势,迎合了时代审美潮流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变化需求,从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龙泉窑因身处深山,交通不便,再加上产品单一,从而逐渐衰落,失去了全国中心窑场的地位。以上诸家观点多为宏观层面的分析,具体到微观层面而言,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李冰先生在《明代龙泉窑衰落原因初探》一文中概括出以下两点具体的原因:
其一,景德镇官窑于永宣时期已完全掌握了龙泉青瓷的烧造技术,成功烧制出典型的龙泉青瓷产品,在官窑生产订单竞争上,龙泉窑已经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其二,明代中后期,龙泉地区发生了叶宗留领导的闽北、浙南地区银矿工人起义,起义军与政府军近二十余年拉锯式的对抗,对当地经济生产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影响,直接导致龙泉窑停止烧造甚至破坏。
晚明至清代,龙泉窑生产规模很小,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带有明确纪年铭款的藏品资料分析:晚明龙泉地区以庆元竹口窑为主,清代则以龙泉孙坑窑为代表。这一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生产,主要以一些地方性的家族小规模窑场生产为主。清初时期龙泉窑的产品较清中晚期更为精良,但总体质量与明中晚期相比,无论在胎骨、釉质及装饰之上已有明显的落差,到清后期的质量则更为粗劣,与传统意义上的龙泉青瓷品质面貌已相距甚远。
考察中国古代茶叶制作与饮用的发展史,唐代为煎茶,宋元为点茶,入明之后为泡茶。器为尚用,瓷器茶具的生产与制作也随着不同时代茶叶饮用法的变化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研究与考察明代龙泉青瓷茶具生产与使用的历史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从最新考古挖掘的龙泉大窑枫洞岩明代官窑遗址出土的青瓷标本考察入手,以研究明代青瓷茶具的生产与制作工艺;其二,从目前发现与收藏的明代纪年墓出土的龙泉青瓷茶具考察入手,以研究了解明代青瓷茶具的使用情况;其三,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青瓷官窑茶具考察入手,以研究明代龙泉青瓷茶具的艺术品格与风格特征。
龙泉大窑枫洞岩出土的明代青瓷茶具标本考察
(一)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及其主要成果
大窑村位于龙泉市西南35公里的琉华山下,此地明代之前称琉田(图1)。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卷十四“青瓷条”中有这样的记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拾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选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大窑村北有古窑址69处,在宋元及明初都是龙泉青瓷的中心窑区。1988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2)。
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龙泉青瓷博物馆联合对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图3),取得了重大成果,出土的一批瓷器被认定为明代初年宫廷用器。这次考古挖掘面积达1700余平方米,揭露窑炉、作坊、住房、储泥池等遗址,出土青瓷标本16万3千余件,重量达50余吨。
关于枫洞岩窑址的性质,经过课题组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枫洞岩窑场为明初奉旨烧造宫廷用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该窑址出土了多件刻花五爪龙盘、刻花五爪龙高足杯。明初对龙凤纹的使用有嚴格规定,《明史》卷68《志》第44条“器用之禁”条:“洪武二十六年定……不许用朱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凤纹。”此外,该窑址还出土发现刻有“官”字款的瓷器——刻花海涛双鱼洗标本,以及“官”字铭的圆锥形火照一个。这些出土实物表明,此窑烧造之器并非民窑瓷器,而是官家之器。
其二,枫洞岩窑场烧造的官器用的是“官”样。
《大明会典》:“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说明明初凡为朝廷烧造供用器皿,朝廷有颁发统一的标准样式。该窑址发掘出土的官器,大墩碗、菱口折沿盘、敞口盘、执壶、梅瓶、玉壶春瓶等,其器型、图案内容、纹样布局、尺寸大小,均与景德镇珠山生产的明初洪武或永乐官器相同。
其三,枫洞岩窑场烧造的官器是宫廷用瓷。
枫洞岩窑场出土的种类官器,仅见于两岸故宫博物院旧藏及伊朗阿德卑尔回教寺院、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宫博物馆等海外地区,国内即使高等级贵族墓葬也未见出土。由此可见,枫洞岩窑场烧造的官器是专为宫廷之用,并未流向民间。
其四,枫洞岩窑场是龙泉明初按“制样需索”制度为宫廷烧造官器的窑场之一。
枫洞岩窑场出土的明代早期器物,既有官器,也有一般的民窑普通瓷器。考察中国古代宫廷用瓷生产制度的历史,一般可分作三个阶段或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唐代包括晚唐五代宫廷用瓷是沿用“贡瓷”模式,即由地方官员遴选地方出产的名优瓷器作为地方的特产进贡给皇帝使用。唐代诗人徐夤所作的《贡馀秘色茶盏》:“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这首诗就是唐代关于“贡瓷”制度最好的见证与记载。从目前的资料来看,龙泉窑在晚唐五代时期即为吴越国钱氏生产过贡瓷。第二种模式是“制样需索”,即由宫廷下样由地方窑场烧制。这种“制样需索”的宫廷用瓷制度起于何时,今已难考。不过流传至今的一则关于五代后周皇帝柴世宗对臣下提出制作宫廷用瓷的釉色标准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柴世宗对臣下说:“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应该是我国古代按“制样需索”制度烧造宫廷用瓷器的最早记录。关于古代龙泉窑按“制样需索”制度烧造宫廷用瓷器,有两条宋人笔记值得我们关注。叶寊的《坦斋笔衡》:“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勘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宋人庄绰《鸡肋编》:“处州龙泉多佳树,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需索,益加工巧。”从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以及庄绰的《鸡肋编》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确知龙泉窑早在北宋中晚期的宣和年间就已开始接受宫廷“制样需索”订单为朝廷生产官器。从目前已掌握的资料与龙泉窑所烧造的器型样式,我们可以确认古代龙泉窑从北宋晚期到明代中前期一直沿续着这种“制样需索”的生产制度为朝廷生产官器。第三种模式,是生产与制作完全由宫廷自己组织生产、管理并控制产品的流向。这种“官窑”制度,起源于北宋,宋南迁临安后在郊下坛复建官窑。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属于此类由皇家直接管理的“官窑”。就枫洞岩窑场目前掌握的资料,此窑场应该属于第二类承担宫廷“制样需索”生产官瓷的官民共用的窑场。
(二)大窑枫洞岩出土的明代青瓷茶具标本考察
从大窑枫洞岩考古发掘的地层资料分析来看,该窑址的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其生产时段可分为南宋晚期、元代早期、元代中晚期、明代早期和明代中期。根据窑址出土的具体资料分析,该窑址承接“制样需索”为明代宫廷生产官瓷产品主要集中在明洪武与永乐两朝。现将文物出版社公开出版的《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与《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发掘报告,按官器与民窑两个序列,将大窑枫洞岩考古发现的明代龙泉青瓷茶具整理介绍如下。
● 大窑枫洞岩出土的明代青瓷茶具官器标本
大窑枫洞岩出土的明代青瓷官器标本中,可明确作茶具使用的器皿主要有碗、盏、盅三款。
莲子碗。敞口,圆唇,斜孤腹,圈足,足壁较直,内底心凹,外底微凸,足端裹釉圆润。胎色白,釉层凝厚。外底刮釉规整,外底心点釉。
永乐官器刻花缠枝灵芝纹莲子碗(图4),口径23、足径6.8、高10厘米。敞口,圆唇,深孤腹,小圈足,足壁较直。口内侧口沿下刻划海涛纹,内壁刻划六组折枝牡丹纹,内底弦纹双圈内枇杷纹;口外侧口沿下刻划一圈卷草纹,外壁中腹刻划缠枝灵芝纹,下腹刻划莲瓣纹。白胎略泛灰,胎质坚密。青绿釉,釉层厚,外底刮釉垫烧。
永乐官器刻花缠枝灵芝纹莲子碗(图5),口径21、足径7、高9.8厘米。敞口,圆唇,深腹,圈足,足壁较直。内底心凹,外底微凸。内壁刻划缠枝牡丹纹,内底刻划海棠纹;口外侧口沿下刻划一圈卷草纹,外壁中腹刻划缠枝灵芝纹,下腹刻划莲瓣纹。白胎略泛灰,胎质坚密。青绿釉,釉层厚,外底刮釉一圈无釉,有垫圈痕。
永乐官器刻花缠枝灵芝纹莲子碗(图6),口径21.6、足径7.2、高10.4厘米。敞口,圆唇,深腹,圈足,足壁较直。内底心凹,外底微凸。内壁刻划缠枝牡丹纹,内底弦纹双圈内刻划双桃纹;口外侧口沿下刻划一圈卷草纹,外壁中腹刻划缠枝灵芝纹,下腹刻划莲瓣纹。白胎略泛灰,胎质坚密。青绿釉,釉层厚,外底刮釉一圈无釉,有垫圈痕。
永乐官器刻花缠枝灵芝纹莲子碗(图7),口径21、足径6.8、高9.2厘米。敞口,圆唇,深孤腹,圈足,足壁较直,内底心凹,外底微凸,足端裹釉圆润。口内侧刻划一圈折线纹,内壁刻划六组番莲花纹,内底弦纹双圈内刻划海棠纹;口外侧刻划一圈卷草纹,外壁中腹刻划缠枝灵芝纹,下腹刻划莲瓣纹。白胎略泛灰,胎质坚密。青绿釉,釉层厚,釉面光洁,光泽感较弱。外底一圈无釉,垫圈痕白。
盏。圈足小巧,足端圆润。胎色白,釉色凝润,外底刮釉规整,外底心点釉,制作工整。
永乐官器刻划缠枝菊花纹盏(图8),口径10.8、足径4.8、高5.9厘米。外壁刻划缠枝菊花纹,釉色青绿。
永乐官器素纹纹盏(图9),口径10.8、足径4、高5.9厘米。釉色青绿,光素无纹。
盅,按足部特征分为两款,一为卧足,一为圈足。
永乐官器回纹卧足盅(图10),口径7、足径5、高4.2厘米。卧足,微敛口,弧腹,腹壁较直,内底平款,胎色白,胎壁较薄,釉色青绿,釉质凝厚。
永乐官器刻划莲纹盅(图11),口径7.2、足径3.4、高3.5厘米。圈足,敛口,孤腹,足端裹釉圆润,胎色灰白,胎壁较厚,釉色青绿,釉质凝厚。内壁刻划缠枝花卉,外壁刻划莲瓣纹。
● 大窑枫洞岩出土的明代青瓷民用茶具标本
大窑枫洞岩考古发掘的底层资料表明,该窑址烧制的民窑产品分为四期,分别为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元代晚期、明代早期和明代晚期。下面将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龙泉青瓷博物馆编《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与发掘研究报告《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两书所刊登的大窑枫洞岩出土的明代青瓷民用典型茶具标本选择介绍如下。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徐军研究员在《从枫洞岩窑址的发掘试分析元明龙泉青瓷分期和特征》一文中这样总结介绍明代早期龙泉窑青瓷的产品与工艺特征:
枫洞岩窑址出土的明代早期青瓷产品主要有侈口碗、侈口小碗、隐圈足盘、盘、高足杯、盖罐、镂空器座、盏托、管芯灯盏、菇芯烛台、高圈烛台、砚台、碾钵、执壶、梅瓶、玉壶春瓶、樽式炉、洗式炉、花盆、粉盒、梅瓶盖、荷叶形盖等。这个时期的青瓷造型厚重,釉层厚,胎质并不十分细腻,釉色以青绿、深青绿为主色调。碗、盘等圈足器外底心多内凹。器物多数有戳印和刻花装饰。戳印花题材有金刚杵纹、牡丹纹、葵花纹、荷花纹、折枝莲纹、双鱼纹、团凤纹、飞马海涛纹等。装烧方法碗、盘、洗等圈足器外底刮釉一圈垫烧,大型盖罐、壶、高足杯足端垫烧,炉、小碗等则外底垫烧。圈足器外底刮釉一圈垫烧为主流。
明代早期龙泉窑侈口碗(图12),口径21.2、足径8、高9厘米。该碗侈口,圆唇,曲腹,圈足,足端裹釉圆润。内底模印牡丹纹。白胎略泛灰,胎质坚密。青绿釉,釉层厚,釉面较光洁,光泽感弱。外底一圈无釉,外底心点釉,垫圈痕白。
明代早期龙泉窑侈口小碗(图13),口径10.4、足径5.6、高5厘米。该碗侈口,圆唇,孤腹,圈足,足端内壁斜削裹釉。白胎略泛灰,胎体厚重,胎质致密。釉色淡青绿,釉层较厚,釉面光洁。外底无釉垫烧痕。
明代早期龙泉窑盏托(图14),口径5.8、盘径12.4、足径4.2、通高4.2厘米。敛口,圆唇,微折腹,下腹斜收,内中空,小圈足,足外撇。白胎略泛灰,胎质较坚致。釉青绿,釉层厚,釉面光洁,足端无釉。
大窑枫洞岩出土的明代中期青瓷的产品特征。这一时期主要器型有侈口碗、“顾氏”铭碗、“顾氏”铭盘、敞口大碗、敞口莲瓣碗、刻花盘、隐圈足盘、圈足盏、碟、盘、仰盅式花盆、“顾氏”铭钵、盖罐、执壶、梅瓶、玉壶春瓶、福寿瓶、鱼耳瓶、方瓶、风尾尊、爵杯、桶式炉、洗式炉、梅瓶盖、荷叶盖、素胎狮钮盖、八角形盖、镂空器座、卷缸、投壶盏托、高足杯、菇芯烛台、高圈足台、碾钵、水注、塑像等。这一时期工艺特征,器物胎体厚重,有层有厚薄,釉层厚者相对精,釉层薄者居多,釉色以青绿为主色调。碗、盘等圈足器足端多斜削并裹釉,碗的外底心或有点釉或全刮釉。装饰技法仍以刻划花、戳印、剔地刻花为主,也有雕塑、镂空等。装饰题材丰富多样,以缠枝莲纹为最多,菊花、牡丹、茶花、葵花、荔枝、桃子和枇杷等植物花果以及吉祥语“清香美酒”“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常见。戳印纹更加丰富,有人物牵马纹、荷下卧婴纹、福鹿钱纹、金刚杵纹、杂宝纹、“金玉满堂”铭、“顾氏”铭、“王氏”铭、“石林”铭等。
龍泉窑明代中期刻花缠枝莲纹“顾氏”铭直口碗(图15),口径12.4、足径5、高6.8厘米。该碗敞口,圆唇,孤腹,内底平,外底尖凸。内壁刻划缠枝莲纹,内底模印“顾氏”二字,外壁口沿刻划回纹,腹壁刻划缠枝莲纹。白胎略泛灰,胎质致密。青绿釉,釉层较厚,釉面光洁,光泽感强。足端裹釉圆润,外底无釉,外底心点釉,有垫饼痕。器型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