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10-09 01:41刘柳
艺术大观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学

刘柳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也愈发多元,除了考虑影视作品自身的价值外,社会大众也开始逐渐关注其多元价值。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影视鉴赏和表演专业在各大高校可谓是遍地开花式地开设。在戏剧影视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思维以及表演技巧的多元化,使之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 :多元思维;戏剧影视表演;教学

为了学生表演能力和创作思维的良好培养,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元思维的实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多元思维,教学期间心情会更加舒然,学校的教育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钻研探讨更加适合艺术类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对于大众的审美及人们的思考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的各大高校课程的开设都是以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为模板进行的,鲜有自己突出的特色课程,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熟悉戏剧影视的人都知道,这个专业对同学们实践性要求很高,但是大多数学校对此并没有给予重视,对于照搬模仿其他重点院校的课程安排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故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相较于那些重点院校,大多数普通院校的同学们整体素质不够高,有绝大数部分的学生都欠缺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再加上普通院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高等院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也有很大的差距,在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经验和基础设施都逊色与其他院校的情况下,同学们很难在表演上有所进益。对于戏剧影视的大环境来说也很难起到改善作用。培养同学们的舞台能力和实践表演的能力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想要培养出优秀的新型人才,每一所院校都应该重视多元思维在表演方面的应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有一句名言,“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一部影视作评的成功,亦或者說一个演员的成功所依靠的并非是剧本中人物的万丈光芒,而是演员在角色所给予的表演空间内,通过自己的演绎能够给观众展示一个角色的魅力。[1]

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我国的各大影视院校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模式跟不上大众的影视需求,如此一来也会影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大家在面临着观众超高要求的同时还要面对相对滞后的表演教学模式。心态难免浮躁,针对此类情况身为教学工作者要尝试通过多元教学模式及时调整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通过对各类表演课程的评估去提高表演者的专业能力竞争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表演者。

二、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多元化思维的重要性

现如今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向了融合,影视表演教学的教学环境需要不断完善起来,身为教学工作者要有提升同学们综合性能力的意识,社会在多元化发展,影视表演教学自然也要与时俱进,增加相应的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社会才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影视表演作为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人才培养阶段就应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将多元思维应用于影视表演教学中,要懂得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运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同学们的多元化表演技能,争取为同学们将来的表演之路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思维,能够较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发展的文化,将影视作品更好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对于学生们表演能力也有较好的培养,改善一些比较落后的表演思维,同时对学生表演能力以及技巧的多元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影视戏剧教学在有了多元化思维的帮助后,能够呈现出更加生动有效的效果。另外还能增强戏剧专业学生的个人修养,为的是他们在之后的社会发展中能够更加如鱼得水,不至于陷入表演困境。同时也是为了我国的文艺表演事业能够生生不息,时刻焕发光彩,社会大众能够有更多更优秀的影视作品可观看。影视戏剧教学中穿插多元化思维能够增加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影视教学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多元思维的探索

(一)教学手段多元化

首先可以考虑到的是增加一些文学科目,一位表演者在塑造人物角色时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塑造出性格鲜明、活灵活现、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角色。演员就要努力挖掘人物特点、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竭力做到赋予角色灵魂。这就要求学生在戏剧影视表演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理解角色、揣摩角色、演活角色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注意的是文学与艺术相伴相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对于理解角色,演绎角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各个高校应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外再增设一些文学方面的课程,或者订阅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来供学生们阅读,通过阅读开拓同学们的文学世界,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这样为的是让他们在理解剧本中的人物角色时能够更加的准确深入。另外一点是要在授课方式上做出改变,基于表演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其教学效果很难得到快速提高,所以教育工作者们要及时转变思路,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同学们的表演兴趣,拓宽同学们的表演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表演类的学生大多数性格活泼好表现,这一性格非常适合融入表演教学中,针对这一性格特点可以制定适合同学们的教学大纲,同学们依据自己的能力与喜好选择相应的课题,老师们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去塑造更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2]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这个专业不局限于教师的经验、知识储备,所以可以更多的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的高效、便捷、生动等一系列特点,能够将教学中的一些生硬不易理解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这样做的同时还能够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拓宽大家的知识面。

(二)在表演能力培养方面采用多元化的方式

好的表演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表演人员只有在对人物理解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够完美塑造人物角色 ,演活剧本中的人物,给观众以好的观看体验。文艺表演事业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长久的发展下去。所以同学们要注重提升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努力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爱恨情仇、家国情怀、理想与信念。在熟识这些的基础上去进行表演。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的教学会更加真实生动,这样的磨练也更能提升同学们的表演素养,这样的演员才能称得上优秀,这样的表演也才称作艺术。要培养一名优秀的表演者,教师工作者就要注重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表演训练,细致入微的表演来自刻苦的训练,也取决于表演者通透的理解,老师们在这一过程中要做的便是努力引导他们往这方面发展。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是不要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理论灌输,毕竟表演专业不是理论化知识深厚便可以具备专业性的。[3]

(三)采用多元化的实践表演形式

表演的实践性始终很强,其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会不会,好不好,一演便知。实践活动是理论知识的拓展延伸,同时也是学习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育中,也有多样的方式比如各类晚会或者音乐节。通过参与这样一些实践类活动,同学们有契机去接触到一些理论课堂所无法教授到的内容。另外一点便是实践类的活动可以为同学们积累舞台表演经验,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点。

(四)培养方式多元化

在同学们有了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老师们便可以尝试推荐一些典的影视作品给学生观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自由表达的方式来评价这些作品,从这些节目中找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以此来促进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另外高校可以邀请一些影视圈中有声望的前辈来校做宣传演讲。在一些专业的表演类讲座上通过之前同学们在艺术鉴赏方面打下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交流与感受,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逐渐提高同学们的艺术鉴赏能力。除此之外,通过近距离接触艺术家,一方面可以有一个榜样的力量激励,让同学们学好表演。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同学们的影视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利于学生发展是身为教育工作者不能疏忽的一点,高校老师在进行表演教学时也不能疏忽这一点,为师者既要答疑解惑也要善于运用好的方式去培养学生。[4]

(五)选择影视作品要多元化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更是璀璨,这是很好的艺术源泉,作为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民族特色,巧妙结合艺术与生活,提高学生们的艺术表演。各民族的艺术表演都各有特色,各有各的韵味。作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要善于挖掘、选择和安排课程,对教学素材进行多元化选择,在选择时要符合教学的现实情况,在符合的前提下针对之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整改,这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情况下甄别出色的表演素材,之后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渲染来打开学生们表演的路径与视野,增强同学们的专业能力。总而言之,身为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从业者要实事求是地运用多元思维,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学生的表演素养,提高高校表演教学的效果,培养一批优秀的表演人才,促進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5]

四、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多元思维的出现对了影视表演艺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改变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将多元思维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除了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害,还能够不断提升同学们的表演素养,为社会主义文艺表演事业培养更具专业性更加优秀的表演人员。

参考文献:

[1]张淇超,何林蓬.基于多元思维下分析戏剧影视表演中的教学方式[J].戏剧之家,2017(17).

[2]李静涛,袁怡.基于多元思维下的高校影视表演教学研究[J].才智,2018(24).

[3]翟清.戏剧影视表演教师创作多元思维在剧目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研究[J].北方音乐,2017(19).

[4]王凌云.多元思维在表演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

[5]杨晔.论多元思维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3).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