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刘锦滨
摘要:赵孟頫是元初书家的代表人物,颇受当朝皇帝恩宠,在元书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他的艺术情感、人格气质和学问才识在其书法作品和书论当中均有体现,书学观点是以提倡“古意”为核心,以矫正时弊为出发点,以推崇“二王”为表现,开辟了元代复古书风的新风尚。与此同时,他对于书法用笔、结字规律的精辟见解以及对于书画相通的认知,至今仍不失为至论,其鲜明的书学特征对元代及以后的书法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对当下书法创作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赵孟頫;书学思想;复古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他以晋唐法则将南宋人手中的荒率和单调的技巧加以重整,在广泛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以自身的影响,成功地把时代书风指引回归到书法的本体上,使书法艺术走出历史的低谷,创造了元代书坛欣欣向荣的中兴场面。《元史》本传中称:“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1]他的书学思想及艺术实践深深地影响着元以后的文人书家们,对于当今的书法创作也有着积极的启发。
一、赵孟頫的书学思想
赵孟頫不仅有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传世,而且在书法理论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从他的一些诗词题跋上,可以探求到有关见解。下文即从其现存的书法作品、诗文题跋中着手对其书学思想进行大体概述:
(一)提倡“古意”
提倡“古意”是赵孟頫书画艺术上的一个核心观点。他所提出的“为文者皆当以六经为师”、“作画贵有古意”的观点,与先贤们“师法古人”的理论是高度契合的。在书学思想上,他同样强调“古意”的重要性 ,倡导向古人学习。如在《兰亭十三跋》中云:“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学书须学古人,不然,虽笔秃成山,亦为俗笔。”其在《跋怀素论书帖》中将怀素草书之妙归结为“不离魏、晋法度”,并将是否“合古法”作为衡量书法雅俗的标准。怀素草书看似狂放不羁,其实质是在学习魏、晋“二王”气韵和法度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思想性情和精神境界而产生的。
赵孟頫所提倡的“古意”,是为书风改革所打出的“复古”旗号,目的是为了矫正南宋“尚意”书风的时弊。“复古”并非一味蹈袭古人,恰恰是赵氏追求创新的一种手段,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增添自己的新意与创造。赵孟頫身处蒙古族统治下的元代,他借助“复古”的旗号,主张向古人学习,追求魏晋书风,致使元代的书法艺术非但没有走向粗野,反而呈现出一片典雅清秀之风,这是符合时代的审美主张的。[2]
(二)推崇“二王”
赵孟頫提倡“古意”,主张向古人学习,尤为推崇“二王”之书。其《跋阁帖》中云:“渡江后,右将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子献之,超佚特甚。故历代称善书者必以王氏父子为举首,虽有善者,蔑以加矣”。赵孟頫把王羲之推为历代书家之首,可见其对王羲之的崇敬。其楷书、行草书都是服膺于王羲之的。他以清新的笔调,努力追求魏晋风韵。虞集有一段书跋,可以清晰的看出赵孟頫的书法来源。跋曰:“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形,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
赵孟頫对“二王”的推崇以及在书法上的践行,加上他自身的影响,在南宋“尚意”书风衰微之际,力挽狂澜,使得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书法非但没有走向没落,反而呈现出一派古典主义书风的生机,并对元以后的书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人王澍曾充分肯定过赵孟頫对倡导“二王”书风所作的努力,他这样总结到:“书法由唐入宋,魏、晋风流渐就澌薄,至赵子昂始力振之。自子昂兴,而世间作字人无不有赵法者矣。”[3]
(三)重视笔法
宋末元初,“尚意”书风衰微。赵子昂以复兴晋唐书法为己任,提倡“古意”,推崇“二王”,在重整技巧的同时,十分注重笔法的传承。他的传世作品如楷书《三门记》,行书《归去来兮辞》,章草《急就章》等,用笔皆简易流畅、圆润秀美。在书法理论中他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其对书法用笔的认识,他认为用笔之法是书法中尤为核心的部分,而结构也是同等重要。字形结体有其时代性和变易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凸显出不同的面貌,用笔(主要指点画)的原则却是永远不能随意改变的。对此,翁闿运先生做出这样的解释:“用笔的原则是由书法审美的原则决定的,书法对线条的基本要求是有立体感,为了实现立体感,就必需有相应的用笔原则。既然对线条立体感的审美原则不会改变(否则就不成为书法艺术),那么用笔的原则也就不会改变。”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赵孟頫重视笔法的原意是:在遵循古代笔法原则的基础上,结字则可以随体势而有变化。不是指具体的用笔方法一成不变,而是讲书法基本的用笔原则应该坚持。因此我们有理由把赵孟頫提出的“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看成它并不是反对创新,而是一种遵循客观规律后的创新。
(四)主张“书画相同”,以书入画,以画养书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不仅具有共同的历史起源和审美追求,同时在用笔技巧和用墨方式上也有著共同的规律性。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宋代郭熙也认为绘画和书法在用笔上有着一致性,提出绘画可以“近取诸书法”。
赵孟頫在继承前人“书画同法”理念的基础上,重视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印的结合,强调作品的文学性和笔墨韵味,进一步提出了“书画相同”的艺术主张。他的《枯木竹石图》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的这种理念得到了当时画家与书家的广泛认同,时人纷纷效仿,使得元代文人画得以高度发展,并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赵孟頫所提倡的“以书入画、书画相同”的背后,是强调文人画家和书法家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用笔技巧外,更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4]
二、赵孟頫书学思想对当下书法创作的启示
赵孟頫作为引领元代书坛的一位艺术巨匠,他的书法实践和书学思想兼具着前人法则、个性特征和时代精神,并深深地影响了同时代和后来学人。元代的鲜于枢、张雨、康里子山,明代的后学如唐寅、祝枝山,清代的张照、王文治、梁同书等人都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放眼现在,他的书学思想对我们当下的书法创作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于笔者而言,最深的感触有以下三点:
(一)追求魏晋书风,取法乎上
中国书法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出现了一批具有重大艺术价值的书家。“二王”书法作为中国书法的传统经典,历代学者对其拳拳服膺。赵孟頫处于宋“尚意”书风衰微之际,不受时人取法宋“四家”以及颜法的影响,而上溯魏晋,一生钟情于“二王”,以追求魏晋风韵为理想,开启了一代新风。
(二)以古为师,尚新求变
“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学古是创新的坚实基础,创新是复古的必然发展。赵孟頫给了我们关于艺术创新的前路之鉴。赵孟頫取法“二王”就如同王羲之取法张芝、钟繇,希望自己能在书法上探索出一条不同于时人的道路,是依古创新的表现。他一生遍临古帖,尤对“二王”书法情有独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领会王羲之改变旧体、开拓创新的意识,并吸取其他书家的长处,融会贯通,最终自立“赵体”,成为元代书法的集大成者。[5]
(三)持之以恒,保持谦逊之心
古人云:“学书天分第一,多见第二,多写第三。”学习书法天分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戴表元《松雪斋集·序》中云:“子昂未弱冠时,出语已惊其里中儒先”,可见赵孟頫的天资是非常好的,但其在书法上的用功也是常人无法比的。元代赵汸曾有言:“(赵孟頫)公初学书时,智永《千文》临习背写,尽五百纸,《兰亭》亦然。”赵孟頫的学书之路乃从艰辛的临古中走出,是天资与勤奋的结合。他在《跋定武兰亭》中论证王羲之人品与书品的关系,更告诫学人要时常保持一颗谦逊之心。
(四)加强文化修养,以文养书
赵孟頫“以书入画、书画相同”艺术的主张,背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一门艺术的发展必然要有与这门艺术相关的文化作为支撑,在关注作品本身的同时,还要重视作品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在当下的书法学习和创作中,注重自身人文修养的学习是极为必要的。
三、结束语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艺术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赵孟頫的书法淡雅婀娜。清雅、精熟是其书法的主要审美意境,他淡化了宋人书生意气式的郁勃昂扬之情,代之而起的是对冲和之趣、妍美之态的向往。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创作上,中和美强调理性,要求心境平和,不急不躁,如此方可达到理性的艺术效果。其书学思想中对古意的理解,书法中“取法乎上”的选择,精选勤学、继承创新的精神,对我们当下书法创作仍具有不可磨灭的启示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明]宋濂等撰.元史[M].北京:中華书局,1976.
[2]黄惇.从杭州到元大都--赵孟頫书法评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3]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
[4]张国宏.赵孟頫书法艺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5]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