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与真相:加强艺术品市场信用治理意义

2019-10-09 01:36殷秦包国强黄诚
艺术大观 2019年17期

殷秦 包国强 黄诚

摘要:近年来,艺术品市场存在的制假售假、虚假鉴定、虚高评估、交易不透明等严重失信问题和现象,严重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本文就艺术市场信用治理意义进行探讨,为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艺术品市场;市场信用;治理意义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文化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艺术品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传播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1]。信用体系建设既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提高治理能力、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2]。加快建立信用体系是艺术品市场体系向成熟与完善过渡的重要路径,社会呼唤诚信的艺术市场,艺术品经营单位、艺术家和艺术研究机构,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艺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艺术品市场信用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用缺失成为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我国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和制度” [3],文化艺术市场也得到极大发展。我国的艺术品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艺术品市场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利益驱使下的艺术品领域造假现象层出不穷,甚至发展到集团造假的地步。出现了仿制名家书画、伪造历史文物等赝品肆意滋生卖出高价、一些拍卖行知假售假、艺术品交易成偷税漏税重灾区、买受人拖欠货款、媒体炒作提升热度等失信现象。艺术品市场的泡沫被人为刻意吹大,终将给艺术家、消费者和经营者带来深刻危害。

二、艺术品市场信用缺失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由于艺术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性、稀有性和不可替代性,其失信会对市场产生恶劣的反向作用和影响。不能将艺术品市场当作一个普通的商品市场来看待,普通商品消费与艺术品买卖有着理性和非理性的差别,普通商品消费出于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目的比较简单;而艺术品买卖若出于收藏艺术品的动机,则呈现非理性的特征,通常会出现为了某件艺术品掷出“天价”的现象,对于商家而言,市场的非理性更能得到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独特性是造成我国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造假成风的原因之一。

相较普通商品,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并不总是能对等的,艺术品是人为创造的含有艺术家艺术理想和情感表达的、对公众起审美作用的作品,当它进入市场,如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交换与使用价值,艺术品的价格是物化在艺术品内的艺术家劳动的货币名称,但这不代表必要劳动时间成了衡量它价值的标准,艺术品的社会价值才是。艺术家需要通过艺术品表达和交流,而观众为其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市场;观众也需要通过艺术品来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4],这种种动机比普通商品要复杂地多,也就造成了艺术品的价格无法预估,价值与价格的偏离的现象。艺术品的经济价值是以文化价值为基础的,只有蕴含内在的文化价值才能称为艺术品[5]。也正因为艺术品更多地含有创作者个人的审美情感和工艺技巧,是历史、文化、知识结合性产品,这就要求艺术品购买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才能对其真伪优劣、价值高低作出相对准確的识别,艺术品的价格应该围绕其价值波动[6]。 但在当前艺术教育与艺术知识都没有充分普及的情形下,以艺术鉴赏家的眼光去要求艺术品的购买者是十分困难的,这使得艺术品市场在目前条件下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严峻形势[7]。

三、缺乏诚信的商业道德

中国从古到今都有讲诚信的传统,诚信不仅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也同样作用于艺术品市场的运营。现今,市场化经济逐步建立,艺术市场飞速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为什么艺术品市场频频出现赝品泛滥的现象?真品与赝品价格相差之大,一些艺术品经营者与拍卖行很容易被其中的利益所驱使,商业上的利益至上行为就在艺术品市场中横行,恶性炒作拍卖,营造虚假成交,浮躁心理作祟,拜金思想泛滥,资本暗箱操作,愚弄投资群众,行业缺乏自律,监管不到位等不良行为蔓延。诚信的缺失,它不仅危害了艺术品市场的正常经营和发展,还挑战了市场秩序、愚弄消费者的信任。

四、艺术品市场管理滞后,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艺术品市场出台的法律法规不下二十种,对艺术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的规范作用,对知识产权、消费者也有相应的保护作用,但市场总出现新变化、新问题,细节上难以全部规范,加上一些条例缺乏可实行性,给予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并且艺术品市场比一般商品市场更具有冲动性、跟风性、混乱性的特点,也就更容易失去控制,所以艺术品市场亟待建立一个诚信管理体制,它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诚信应该成为一种自我约束。更需要绝对权威的法律保护和规范市场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的艺术市场,应出台更为严格完善的艺术品市场管理法律、法规,使整个行业或社会都意识到违法的高成本。虽然法规的制定,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在那之前需要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形成公认的艺术市场信用管理体系,营造公平良好的竞争氛围[8]。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对文化市场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但是多以《条例》《办法》等形式存在,缺少实效性与前瞻性并重的法律规范体系,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一套统一的联动机制,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信息采集和发布、信用报告应用标准不统一”[9]。

五、部门协作不到位,信用环境不成熟,信用服务机构发展滞缓

工商、金融、税务系统的信用体系已经建成了,但行业间信用信息始终存在的分割和共享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局的发展。目前,全社会尚未形成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全社会讲诚信、促诚信的大格局和环境尚未形成[10]。当下,总的来说缺少专业的信用服务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存在种类、功能单一、规模较小,信用资源来源不充分,社会公众认可度不高;而且严重缺乏懂信用服务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制约了整体信用建设;同时民众缺乏对信用产品的应用,个人对信用产品的认识和理解有待提高[11]。

六、文化艺术市场整体信用水平还不够高,信用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文化市场整体信用水平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主体的问题。市场主体是文化市场行业信用建设的实践者也是受益者。政府管理部门是法律法规的执行者、维护者,其信用水准和社会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管理对象的信用行为[12]。目前,我国文化艺术市场发育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法制逐步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日益深化,文化艺术市场经营秩序和市场主体素质都有了大的改观,大多数经营单位能够做到守法经营,但是文化艺术市场整体信用水平还不够高,信用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13]。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经济社会大环境方面的问题。一是违法文化艺术产品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二是公众对文化艺术市场的正面作用缺乏理性认识;三是社会信用缺失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14]。

七、势在必行:建立艺术品市场信用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的通知》(文旅市发〔2018〕30 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文化市场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15],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文化市场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推进艺术品市场信用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16]。

参考文献:

[1]包国强等.我国文化市场信用发展报告(2018),中国社会信用研究院、天平大数据征信协同研究院联合出品.

[2]刘子畅.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建议[N].中国财经报,2017年04月25日10.

[3]陈倩,包国强.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撑[J].中国市场,2017(11).

[4]陳敏.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J].企业经济,2006(12).

[5]郭杰.从高教角度看经济发展中绘画艺术的价值及其应用[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

[6]刘蔚,黄金洪.《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10(6).

[7]王艺.中国艺术品定价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金石山人网络(http://blog.sina.com).

[8]许兴明,吴晋生,包国强等.中国社会信用研究院、长三角信用发展协同研究院、天平征信大数据协同研究院联合出品2018年《中国社会信用发展报告》、《中国社会信用指数报告》等研究材料.

[9]刘子畅.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建议[N].中国财经报,2017年04月25日10.

[10]刘子畅.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建议[N].中国财经报,2017年04月25日10.

[11]刘子畅.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建议[N].中国财经报,2017年04月25日10.

[12]单建勋.行业信用建设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J].WTO经济导刊,2010(1).

[13]单建勋.行业信用建设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J].WTO经济导刊,2010(1).

[14]单建勋.行业信用建设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J].WTO经济导刊,2010(1).

[15]国家文旅部等多部门:关于对文化市场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16]曲晓燕.文化和旅游部等17家单位将对文化市场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及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N].《中国文化报》,2019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