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活的底色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学者的研究关注。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参与式观察法,对并结合自身教学感受,解读了微课程的内涵,本文认为微课程是借助于手机等拍摄技术,将课程内容以短片的形式拍摄,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共享,类似一分钟视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微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在高职院校中使用微课程的价值及使用机制,以期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的使用,提高教学效果,拔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微课程 体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a)-0098-02
当前5G通讯技术正在建設中,高职院校学生手机的使用率可以说是百分百,若可以整合资源,让微课程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得以使用,既是相应教育信息化、回应大学生差异化体育锻炼需求,也是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剂良药。鉴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微课程的使用价值及机制进行探寻。
1 追根溯源:微课程的来源及内涵
在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创造了拍摄以课程单元、短期课程为形式的教学视频,这可以说是微课程最原始的雏形。慢慢地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经历2个课时形式的短视频,继而到当前比较流行的一分钟视频。并且借助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进行资源的共享。本文认为,微课程是指利用手机或者拍摄设备,拍摄的以教学内容为主题的短视频,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实行短视频共享。
2 可行性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微课程的条件
2.1 技术可行性
当前高职院校的网络覆盖率可以说是比较全面的,而高职院校学生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并且有的学生是机不离手。这为微课程的使用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条件。拍摄设备是随手一点,网络资源共享也是信手拈来。
2.2 政治可行性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体育强国,在如此政策利好的氛围下,推进微课程进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可以说将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体育强国的政策。
2.3 文化可行性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满足学生差异化体育训练的需求、共享经典的体育教学精品亦或者是体育比赛、体育学术会议等短视频。营造以学校风清气正、体育强身、终身体育的良好文化生态。师生也喜闻乐见,共同打造体育校园文化。
3 价值解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功能
3.1 拔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
因为微课程是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主题,所以在课堂上,如果体育教师的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可以借助于微课程进行慢动作解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在课外可以借助于微课程,进行自我选择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加强学习。
3.2 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借助于手机,微课程可以说让学生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堂的内外,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在相应的资源共享群,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体育锻炼。亦可以针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对照微课程可以进行弥补短板。培养学生强身健体、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形态。
3.3 增加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使用微课程的氛围下,学生可以借助于资源共享平台发布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体育赛事、前言的体育学术动态等,进而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来挑选相应的微课程进行自我学习,可以说也是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践行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念,持续学习。
4 流程塑造: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使用的细节
4.1 用手机进行相应体育教学内容的拍摄
课堂上体育教师进行相应技术动作的讲解,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体育素养或者学习能力,如果跟不上节拍,可以使用手机将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等教学内容拍摄下来。亦或者是对整个单元课程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拍摄。
4.2 建立学习群
体育教师以上课的行政班级为单位建立体育学习群,可以是微信亦或者是QQ群,进而体育教师是群主,可以设置几个管理员。教师或者学生将相应的体育教学短视频上传至群里,平时比较经典的体育赛事、规格比较高的学术会议相关理论动态亦可以发到群里。进行资源的共享。
4.3 设置相关职能的负责人
在大数据时代,微信群及QQ群的信息的管理也是举足轻重,故而,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微课程,需要借助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故而,体育教师在群的管理作用不容小觑,设置资源质量检查负责人、资源上传轮值人制度。即资源质量检查人必须对上传的微课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是相关的体育教学主题、体育赛事、体育学术动态3个方面的内容。在群里甚至资源上传轮值制度,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有获得感。
5 机制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微课程的建议
5.1 以体育教学为主题
微课程的主题必须是三大方面的,第一,是课堂上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亦或者是相关的主题,而来自于网络上其他的体育教师的;第二,是比较知名的体育比赛,当然出发点我们是学习体育知识;第三,是规格比较高的关于体育的学术会议的前沿学术动态。
5.2 目标是强身健体
之所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微课程,也是一种基于解决有的体育课“靠天吃饭”问题,即场地不够、亦或者下雨天没有室内场地了,微课程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式学习。但是坚决杜绝在群里上传无关的资源,出发点是进行体育锻炼的。
5.3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者彼得·圣吉说学习型组织比较强调团队学习,在第五项修炼里也指出组织需要构建共同的愿景,自我思考、进而系统学习。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學中使用微课程,可以说是在践行学习型组织,故而,提倡团队一起学习,共同的愿景是强身健体、终身体育锻炼。
6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的更新,可以说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是在相应国家教育信息化、全民健身政策,也是在践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力图尝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导向意义与实践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伟.当今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3):76,78.
[2] 姜志明,王涛.当代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84-87.
[3] 于雷.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4):127-129.
[4] 夏勇.体育教育的缺陷型分析及解决方案探究[J].华章,2013(9):217-218.
[5] 刘京.大学体育课“微课”教学模式探析[J].科技资讯,2015(4):150-151.
[6] 陈欣,管月泉.微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7):98-99.
[7] 赵良.浅谈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4(5):78.
[8] 朱乾娜.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91-92.
[9] 曾文婕.微型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9(2):48-52.
[10]梁乐明,曹俏俏.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