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在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09 04:08杨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岗前培训

杨伟

[摘要] 目的 分析标准化病人(SP)在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50例老年志愿者作为标准化病人,而后对其展开培训,并选取70名老年护理学员作为该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2— 12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为研究组,一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学员的学习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员的理论成绩得分为(90.2±2.1)分,操作成绩得分为(93.1±4.6)分,护患沟通能力评分为(92.9±3.3)分,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标准化病人融入到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以及其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a)-0138-02

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社会养老事业的进步,我国的养老行业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未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养老事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1-3]。在上述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加大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该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工作水平,确保养老机构的高质量运行以及养老群体的服务质量。从目前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都没有接受過专业的训练,而且存在年龄偏大、学历水平低、专业性差等特点,从业人员均为社会闲散人员、离退休人员等等,而老年人接受的也基本是保姆式照顾[4]。该次研究旨在分析标准化病人在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并选取了70名老年护理学员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0例老年志愿者作为标准化病人,而后对其展开培训,并选取70名老年护理学员作为该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2—12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为研究组,一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为对照组,每组35名学员。其中,50例老年志愿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8例,志愿者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67.8±2.3)岁,包括全自理人员20例,半自理人员18例,无法自理人员12名,所有老年志愿者均表示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对照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5名,学员年龄38~48岁,平均年龄(41.2±1.4)岁,从业时间5个月~2.5年,平均从业时间(1.1±0.2)年;研究组中有男性19名,女性16名,学员年龄34~50岁,平均年龄(40.8±1.7)岁,从业时间3.5个月~2.8年,平均从业时间(1.2±0.4)年。两组学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随机选取50例老年志愿者作为标准化病人,实施12项操作培训,同时将其纳入到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当中。其中对照组学员给予常规的培训方式,首先由讲解员讲解操作方式,而后在模具身上演示操作,并与其展开沟通,最后完成演示,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研究组学员则给予标准化病人岗前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1.2.1 标准化病人的选择  该次所选取的50例标准化病人均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能够熟悉的展开剧本,并进行评分,具备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标准化病人在沟通时可以保持专注,可以很好地配合检查,沟通结束之后,可以比较完整地回忆整个过程中学员的表现,并进行记录,同时给予学员回馈意见。

1.2.2 标准化病人的培训  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的作用、标准化病人的责任、相关工作要求,并展开病例操作及沟通示范,展开角色扮演。同时编写相关的剧本,剧本编写应依据标准化病人常用护理方式、操作项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因素进行,同时,针对不同自理能力的老人,也应制定不同的剧本,剧本参考内容也有所不同,完成剧本编写后,进行剧本排练,不断的排练过程中熟悉每一个标准化病人步骤,并进行问题教学,有培训员进行提问,标准化病人回答,经多次培训之后,标准化病人基本能够掌握相关程序和标准。

1.2.3 示范教学  首先由教师进行集中统一的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目的、操作所需物品、标准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项等等,示范完成后进行分组练习,每3名学员使用1组老年人模具和1套操作物品,模拟操作完成后,则配置1名标准化病人进行情景创设,使学员在极度真实的情景之下进行学习,在操作过程中,标准化病人应依据剧本进行提问,并模拟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促使学员发挥自身特长,主动与标准化病人进行沟通,解决目前的问题。

1.2.4 考核方法  理论考核:由培训机构统一出示考试试卷,进行闭卷考试,理论考试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成绩越好。操作考核:操作考核由标准化病人参与进行,为每一名学员分配一名标准化病人,随时模拟各种护理情况,学员随机应变便处理,再由培训员依据学员表现做出评分,操作考核为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操作水平越高;沟通技巧考核:由考核小组整理编写4个剧本,随机抽取其中一个,模拟剧本环境,例如老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老人发脾气等等,由学员展开沟通,培训员进行评分,依然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沟通技巧越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学员的理论成绩、操作水平和护患沟通能力。

1.4  统计方法

该次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学员的理论成绩得分为(90.2±2.1)分,操作成绩得分为(93.1±4.6)分,护患沟通能力评分为(92.9±3.3)分,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养老护理员目前在我国来说属于一个新兴职业,虽然养老事业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但行业标准并不十分成熟,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还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目前大部分的从业人员都是非专业出生的社会闲散人员,其学历水平较低,专业技术存在严重不足[5-6]。

标准化病人是指一个人在经过专业的训练之后,可以重复性、精确地、逼真地完成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工作,并且在整个临床过程培训和考核中,可以展现出病例需要的病人情感反应和心理社会特征[7-9]。标准化病人类似于情景教学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病人培训,将学员置于更为真实的环境之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养老护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強的工作,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水平、医疗知识和紧急问题的处理能力,从而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照护[10]。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员的理论成绩得分为(90.2±2.1)分,操作成绩得分为(93.1±4.6)分,护患沟通能力评分为(92.9±3.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标准化病人的融入下,研究组养老护理员的各方面的专业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将标准化病人融入到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以及其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花.标准化病人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190.

[2]  周作霞,魏秀丽,陈敏,等.连云港市养老护理员现状调查及培训对策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7):590-592.

[3]  何南芙,任正,马娟,等.吉林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配置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9):4798-4800.

[4]  苏吉儿,夏雅雄,方仕婷,等.养老护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4):338-340.

[5]  杨丽,张京慧,徐彬斌,等.医养结合视角下初级养老护理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3(6):679-684.

[6]  岳月,吴明柯,孙晓晶,等.养老护理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336-4338.

[7]  马婷,张银华,陈燕,等.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7):840-842.

[8]  王凤,叶国英,徐萍,等.宁波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培训现状及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8):4555-4557.

[9]  王希晨,吕欣桐,周令,等.医养结合视角下养老护理员培训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0):1380-1384.

[10]  郭忠莹,彭洁,排热迪古丽·艾力,等.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对护理实践质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0):1388-1391.

猜你喜欢
标准化病人岗前培训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高职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本科《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
标准化患者在留学生胃肠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论军队院校外语教员的转型之路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实践与探讨
综合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优化模式实践
中美初任警察岗前培训比较研究
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OSCE考试的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
严把本科教学关增强青年教师教学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