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学前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

2019-10-09 02:21叶晓萍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摘   要: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指让幼儿能够懂得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具体而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家庭和幼儿园既要通过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使其形成乐观、开朗、活泼、自信的积极情绪;另一方面,又要教会幼儿如何宣泄自己的不满、紧张、自卑、焦虑等消极情绪。文章围绕学前儿童积极情绪管控及培养策略,分析了三所幼儿园105名学前儿童在自我情绪调控能力方面的调查结果,了解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幼儿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培养学前儿童健康情绪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前儿童;积极情绪;培养策略;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叶晓萍,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幼儿园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湖北  黄冈  435300)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0-0131-02

情绪是儿童情感发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幼儿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注意力会很集中,兴趣也更容易培养,学习能力更强;而当幼儿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个人注意力会十分分散,表现出消沉、不配合、抵制等行为特征,这对幼儿早期心理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此外,幼儿时期的消极情绪对其个性养成也有负面影响。

一、幼儿情绪调控能力问卷调查结果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现阶段学前儿童在自我情绪调控能力方面的养成情况,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三所幼儿园的105名幼儿进行调研,收回有效问卷100份,调查结果如表1 所示。

由表1可知,买玩具或零食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常常和有时哭闹、发脾气等情绪冲动行为的儿童占76%;摔倒或受伤时常常和有时会哭闹的儿童占68%;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常和有时不能控制自己消极情绪的儿童占80%;很少或不懂得主动找父母倾诉自己情绪变化的学前儿童比例高达92%。以上数据表明,参与调查的100名儿童绝大多数还没有养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遇到不顺心、不喜欢的事情或场景,经常会有生气、耍脾气、恼怒等失控性情绪表现。经过进一步研究分析,产生上述问题大都是由于

家庭环境或者幼儿园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对幼儿认知能力、生活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及个人情感发展方面的教育,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产生严重的情绪管控失衡。

二、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管控能力的有效措施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现阶段幼儿在情绪管控上的诸多问题,笔者在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学前儿童积极情绪管控及培养的相关教学案例后,总结出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 营造和谐开放的生活环境与情感氛围。幼儿获得自我情绪上的满足,有助于幼儿内心健康稳定的发展,帮助其形成积极的心理情绪。幼儿园教师创建温馨健康的学前教育环境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为幼儿提供整洁有序、温馨放松的生活空间和游戏空间。例如,在游戏室内设置“心情预告”的墙体装饰物,建造“心理耳语”悄悄话小屋,在园区内布置多种绿植花卉等,稳定幼儿内心的情绪,使之保持明朗、轻松的心境。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情绪发展也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一般都具有活泼、勇敢、开朗等外向型性格特征;而在紧张、冷漠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幼儿,一般更容易养成自卑、含蓄、怕生等内向型性格。家长要为幼儿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在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第二,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在日常认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与赞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天赋,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对于幼儿犯下的错误也要给予包容,切忌盲目批评与指责,否则将会给幼儿的内心带来伤害。

2. 教会幼儿宣泄消极情绪的方法技巧。受年龄和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幼儿尚不懂如何宣泄自己内心的消极情绪,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和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内心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绘画、运动、唱歌、休息等方式缓解内心的紧张、冲动、恐惧等消极情绪。在帮助幼儿宣泄自己内心的消极情绪时,教师也可以借鉴上述方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会幼儿合适的情绪宣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幼儿注意力相对较弱这一特点,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帮助幼儿平复内心的消极情绪。当幼儿生气、哭闹、耍脾气时,教师可以陪他一起唱他最喜欢的歌,做他最喜欢的游戏,或者把他最喜欢的玩具拿过来陪他玩。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十分敏感,也更容易将注意力从消极情绪中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

3. 系统化情绪知识教学。要让幼儿从小养成积极健康的情绪管控习惯,在幼儿时期为其补充必要的情绪管理知识,首先要让幼儿知道“情绪是什么?”“情绪有哪些?”“积极情绪有哪些?”“消极情绪有哪些”等。幼儿对有关情绪的基本内容的了解,会使其对“情绪”这一抽象事物有更具体的感知,这对于培养幼儿自我情绪管控能力大有裨益。当然,教师在进行系统化情绪知识教学时,要结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如果仅仅是纯粹的理论性知识输入,幼儿势必难以消化、吸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技巧作为参考:第一,采用游戏教学法。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画心情”“半边脸”等彩绘活动,让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对情绪的理解,或者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第二,采用情境创设法,将教学内容融入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例如,在讲解喜、怒、哀、乐四种情绪时,教师可以找四个幼儿扮演不同的情绪,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不同的情绪特征表现出来。最后,幼儿会发现喜与乐这两种积极情绪更受欢迎,而怒与哀这两种情绪会给人带来不悦。在今后的生活中,幼儿便会自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养成积极的心态,自觉消除不良情绪。

幼儿时期保持良好情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幼儿在自我情绪管理上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和关注,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牢牢抓住幼儿这一情绪教育的黄金时期,教会幼儿培养自己积极情绪、宣泄消极情绪,这关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吴晓翔.教师干预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影响[J].儿童与健康,2019,(4).

[2] 樊雷雷.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J].家庭生活指南,2019,(1).

[3] 刘露.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J].宁夏教育科研,2017,(4).

[4] 孟祥敏.家园环境中小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5] 施媚妮.幼兒气质、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0).

责任编辑 曾轶维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