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孕育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而历史常识往往通过各种历史事件和各个历史人物展现出来。将历史故事应用到课堂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故事教学法,让学生置身历史环境,把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影响,从历史学习中获得乐趣和知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故事教学;教育
一、 初中历史课程故事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历史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中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学生通过对已发生事实的了解和认识获取基本历史信息。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讲授的历史事实,必然会伴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情节性。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其次,从初中学生的身心和认知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急剧变化时期,认知能力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主要依靠直观的经验來认知事物,抽象思维的水平还比较低;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保持专注。课堂上部分学生往往被动地听课,使课堂气氛显得有些沉闷。通过“故事还原式”的历史教学,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点,来调动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再者,从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来看,除正文部分外,还有许多以历史故事形式出现的相关史事、知识拓展等内容。如《秦末农民大起义》,除正文部分的描述外,还补充了“焚书坑儒”和“破釜沉舟”等史实,使教材内容更加地形象生动。
二、 初中历史课程故事教学的可行性
(一) 在课堂导入时引用故事
在教授新课之前教师不必急于直奔主题,可以先将与本课相关的内容,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为整节历史课“热身”,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融入历史课堂。
例如:在讲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时,通过商鞅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商鞅复姓公孙,单名鞅,人称公孙鞅;他来自卫国,又称卫鞅;但课本却称他“商鞅”,这是为什么(第一个悬念)?商鞅来自卫国,但他却不在卫国做事,而是在魏国做事,后来又跑到秦国效力,这是怎么回事(第二个悬念)?商鞅在秦国得到重用,开展变法,成效显著,最后却被车裂而死,这又是为什么(第三个悬念)?该课通过三个充满悬念的问题设置导入,使学生迫切地想要知道事情缘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课堂导入也可以用开宗明义的方式,直接点明主旨。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可以直接说明这是中国的百年屈辱史,是中国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遭受军阀和地主的压迫,对外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想要更进一步、更深刻地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国情。讲授这部分内容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事件让学生融入到这段历史,再辅之以教师穿针引线式的点拨和启发,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和丰满。多媒体呈现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从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在故事教学法中教师适时地设问和释疑,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能激发课堂的气氛,又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故事
一节课有45分钟,据研究发现:初中学生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超过20分钟,注意力就容易分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办法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中穿插小故事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例如在讲述《秦末农民大起义》时,便可以穿插许多历史小故事来吸引学生,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课本第一目“秦的暴政”可以讲“指鹿为马”的故事。部分学生在此前有听过这个故事,但对它发生的历史时期和背景却相当模糊。在此讲述,他们的反应是恍然大悟:“原来你是在这里啊”。第二目“陈胜吴广起义”可以讲“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篝火狐鸣、鱼腹丹书”。学生可以联想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收天下之兵铸十二铜人,所以只能用“竿”和“木”;再者由于秦的暴政,即便只有“竿”“木”,仍然选择了反抗,是为生存;另一方面,固然众人前景堪忧,但发动起义仍需要巨大的勇气,这时候如何做宣传就很重要了,“篝火狐鸣、鱼腹丹书”的做法是否就是迷信呢?第三目“楚汉之争”可以讲“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这三段小故事先是指明秦的覆灭,再讲楚汉之争,最后刘邦获胜,西汉王朝建立。如此一来,学生对于秦汉历史的脉络,就比较清晰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很多的历史小知识,比如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古人的炊具“釜”等等。
这节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将“上课”这一严肃的环境,变成一场“故事会”,让历史人物穿插其中,学生听一段故事肯定会比上一堂课更为轻松,在师生都放松的情况下所讲的历史人物和时间,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
然而,拥有如此丰富的成语故事得以串讲的历史课毕竟是少数。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其他的历史课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处理方式。比如《明朝的对外关系》,该课有两个重点,一是中外交往——郑和下西洋;二是中外冲突——戚继光抗倭。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讲述,将明朝对外关系上的两件大事联系起来。但后来发生了一件让人十分意外的事情:一天的课间,某班有两位学生前来申请“讲课”……原来,他们在看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后,在《明朝那些事儿(第2部万国来朝)》里读到了郑和;在《明朝那些事儿(第4部粉饰太平)》里读到了戚继光。考虑到他们所在班级的学风良好,这两位学生也具备不错的历史学识和素养,便同意了他们的申请。犹记得当时A同学很紧张,满脸通红、大汗淋漓,他介绍了郑和的出身、不幸、战功、远航与魂归,侧重点在郑和,将下西洋一事作了简单处理;B同学讲戚继光,先介绍倭寇的由来,再由戚家军切入,从义乌征兵、鸳鸯阵法、台州九捷到横屿之战,很完整地再现了“戚继光抗倭”。两位同学的措辞十分生活化,语调很轻松,在讲述过程中,不时伴随着同学们的欢笑声。在愉快和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关于学史,有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到的知识,就是我们从历史中什么都学不到。”历史教学,教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知识本身。人类正是在学习和反思中不断进步的。对于初一的学生,让他们感兴趣,每节课都有些不一样的收获,让他们或开心或恍然或思索……如果还能让他们好奇,进而自己去探寻答案,那就更好了。在历史课上讲故事,教师主讲或学生主讲,都是值得去探索和尝试的方式。
三、 在课堂结束时运用故事
在课堂行将结束时引用历史故事,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可以引发学生在课下进一步的思考。放在结尾的历史故事可以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拓展,也可以是和下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还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布置课后能力拓展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再以商鞅为例,在讲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中提到了商鞅的一系列英明举措,但最后却被处以“车裂之刑”,学生非常感慨。商鞅逃到边关要住客栈,客栈老板却按照商君的法令拒绝了他,商鞅的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引导学生得出“商鞅虽死,但变法已成,为后来秦实现富国强兵和一统六国奠定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商鞅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他究竟是该感叹自己的虽死犹荣,还是懊悔变法导致的作茧自缚?”以此增强对商鞅的理解,对商鞅变法的认识。这一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也让学生能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历史问题。
四、 结语
历史故事教学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制造悬念,给学生以遐想空间,使其主动参与历史故事教学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历史统编教材在全国的使用,中学历史老师必须认真领会党中央新的教育精神,把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和途径,完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光荣职责与神圣使命。
參考文献:
[1]张艳.将历史故事带进初中历史课堂[J].新课程(中),2014(10).
[2]王志伟.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3(20).
作者简介:
陈洪安,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