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9-10-09 04:26周亚军陈冬梅
时代经贸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周亚军 陈冬梅

【摘要】中央银行学是一门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紧密。当前在中央银行学课程的教学中,也存在着部分教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不足。在中央银行学的教学中,首先应该厘清教学的内容,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改进和提高,既要考虑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需要,也要考虑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央银行学;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中央银行学以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课程内容既包括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的内部运作,又包括与承担社会职责相关的宏观调节与管理,外延便是整个经济与社会。随着当前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中央银行学对于培养金融专业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分析当前中央银行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学习中央银行学课程的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综合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央银行学的课程特色

中央作为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课程的内容主要偏向于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整个课程内容的设置基本是围绕中央银行的三大基本职责,即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管理这三条主线展开,并从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三大基本职能入手,由浅入深,全面的剖析了中央银行的职能,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较强。中央银行学作为高效金融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中央银行学》的课程知识综合性强。中央银行学是从宏观视角研究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规律,探讨经济与金融稳定发展机制的一门学科。中央银行处于特殊的地位和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与整个社会和经济运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使得以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的中央银行学的课程内容综合性较强。中央银行学研究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决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宏观经济政策搭配、金融监管等内容,通过学习中央银行学课程,可以使得学生对中央银行的职责和职能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对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规律有更好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中央银行学》的课程内容和现实的联系密切。例如次贷危机之后至目前,全球较高增长、较低通胀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调整,存款保险的市场化风险化解机制,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制,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更新评估,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制度,宏观审慎管理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评级,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创新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监管模式等,这些热点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都可以从中央银行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和知识来回答。

二、当前中央银行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根据以往对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教学效果,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从课程内容的设置特点来看,部分内容和实践联系不紧密。中央银行学的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也较为抽象,和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再有,中央银行学的课程属于宏观领域,某些具体的内容如中央银行学的宏观经济分析,需要任课教师具有较为扎实的宏观经济核算的基础。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的探讨,需要任课教师具有较為全面的宏观经济学知识。这对任课教师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较高的挑战,怎样让学生不感到乏味,又能使学生较好掌握,是这些内容在讲解中面临的问题。

第二,中央银行学课程与其他金融专业课程的交叉程度较高,内容层次不够鲜明。中央银行学的先修课程应该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专业课程,中央银行学与这些课程有很多知识点也存在重复。学生在学习中央银行学时,对于有些章节的内容并不陌生。但是,中央银行学课程中的一些内容,例如货币政策调控等内容,较其他课程更为完整和抽象,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要求学生对先修课程有较好的掌握,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基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并针对先修课程基础不好的学生,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得学生准确理解,是任课教师要考虑的。

第三,由于中央银行学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本科生,大都属于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中央银行学课程的部分内容如货币政策的调控,支付清算服务,资产负债业务,各知识模块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也较为紧密。教师在任课过程中,除了将理论知识传授透彻之外,如何结合国内经济金融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也存在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安排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不足。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授中央银行学,是以任课教师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将中央银行学课程的主体内容进行了相对完整的讲授,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一是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进行主动的思维,被迫跟着教师的思维运转,基础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甚至无法跟上授课的进度,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二是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在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势必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获取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厘清课程的基本内容,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获得教学效果的突破。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改进

目前金融学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之时找工作所面临的压力还是较大,而且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能否快速融入社会,也显得非常关键。毕业生如果缺乏金融实务能力的培养,将很难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所以在中央银行学课程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央银行学课程的内容是众多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凝炼出来的,综合性较强,也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时效性较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针对每个知识模块搜集最新的资料,恰当的融入课堂教学,结合国内中央银行的具体业务实际,去分析和解读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依据,货币政策的决策,货币政策的传导。针对教材中关于支付清算的内容较为抽象,可以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体系发展报告,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管理和运营支付体系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讲解,做到课堂授课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改进的具体措施

针对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改进和提高。

第一,在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中推行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具体措施是针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计划的安排,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提前布置相关的研究专题,学生分组进行资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和课堂上的讨论,加上任课教师的点评和协助,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当前中央银行政策制定的合理依据,调控政策的效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针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自己画出框架图归纳出中央银行的所有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这使得学生能更加清晰得对中央银行的业务进行理解和记忆。

第二,在教学中增加研究式的教学环节,以培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对于中央银行政策的解读能力和敏感性。例如针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文献的梳理,搜集相关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数据,搜集和研读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当前货币政策决策的具体依据,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依据,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文献梳理的能力,以及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研究式教学环节的采用,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增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而且弥补了课本中相对滞后的知识点的不足。在案例教学中,选择适当的热点案例来进行教学是中央银行学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由于课堂上的教学时间也有限,要精选用于教学的案例。例如可以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当前再贴现业务的操作作为案例,也可以选择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国际经济金融政策的重大调整,我国支付体系发展的最新进展,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的更新评估等案例资料。并组织学生对案例分组讨论,讨论结束时,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和汇总,并引出下一个新的知识点,以达到案例教学的深度和启发性。

第四,在教学中引入微课形式的教学方式。微课是对某一类知识点在较短时间内的重点和难点的分析,类似于知识点的链接,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类似于案例的压缩,或者知识点的科普。微课的内容往往突出重点,时间短小,但时效性却较强,内容简明扼要。授课教师通过引入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突出某个知识点,启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和分析。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等,随时插入微课形式,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还可采用以布置作业等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学校的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和课程学习的相关资料,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引入实验教学。在高校的金融专业课程中,引入实验教学的课程一般是那些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保险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课程,而中央银行学的课程内容以宏观经济金融的内容为主,部分内容理论性还较强,不太便于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事实上,中央银行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与实践的联系还较为紧密。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完全可以引入实验教学,这要求实验室管理部门采购相关的中央银行学实验教学软件,把部分内容的教学引入实验室当中,让学生动手实验诸如支付清算、货币政策决策所依据的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甚至决策模型的构建等内容。通过学生对实验课程的体验,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