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瑞娟
【摘要】相比其他行业来说,金融行业更依赖于大数据分析模型,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如何将大数据分析模型合理、科学地运用到审计工作中是金融行业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上涨,人们对保险的认知越发深入,使保险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数据急速增长且形态多样,从纸质到电子、文字到音频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促进了财险审计方式的转型。本文主要对大数据分析模型在财险审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模型;财险审计;运用
一、大数据对财险审计工作开展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促进审计工作信息化的进程,进一步促进保险企业审计工作的转型,大体主要有以下四点转变:
(一)审计目标发生改变
在以往的方式中,审计工作主要通过事后对数据的检验、对比分析以及观察、访谈发现其中存在的违规或者违法行为。而在大数据化的时代,审计目标扩展到事前对风险进行评估、关注企业的效益等方面,整体职责也从以往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违法违纪行为扩展到对企业运行制度、风险防控、洞悉未来走向等。同以往相比,改变后的审计目标更符合现代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审计内容发生改变
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保险企业经营收入、支出等具体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审计的数据主要指数字。但随着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保险意识的增强,作为一种对冲风险手段的保险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保险行业经营中的数据信息急剧膨胀,而且其产生的数据不单指数字,从二维、关系型数据模式转变为三维、多元化数据,包括各种形态的文本、音频、视频、访问日志等,数据的涵义更加广泛。这也意味着审计工作的内容发生改变,其需要审查的内容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
(三)分析技术发生改变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同时也给保险企业的审计分析技术带来了新的转变,从原本简单的数据分析衍生到五个基本面分析。第一面是通过图表形态展示企业数据分析过程和预测数据走向的可视化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最直观的经营活动分析:第二面是通过海量随机且相关度不高的数据构建数据挖掘模型,挖掘数据深处的信息,从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第三面是将前两个过程中得出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做出预测:第四面是通过一些工具完成自动提取信息数据的语义引擎,这些工具的选择依据是拥有可以提取、解析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第五面是数据管理,通过将流程标准化处理,并选择适合的工具管理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
(四)审计思维模式发生改变
审计思维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转变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审计模式从原本的抽样审计转变为全面审计,包括对各类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计,在数据抽取上更为全面,从范围上保障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其次,由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类型更加复杂,而财务数据已经是对原始数据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所有从原本基于财务报表数据的基础转化为以原始数据为主,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高了审计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最后,将重因果转为重关联。因果关系重视数据之间众多关系的一种,一些数据虽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因果关系,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此,以审查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为重心更加全面和合理。
二、大数据时代下财险审计工作开展的方向
(一)以数据挖掘性分析为主
传统模式下的审计主要通过查询分析、多维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对数据的解析停留在表层。而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利用数据库、模型预测工具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数据信息,推动审计工作从原本的验证分析转向挖掘分析,从更深度的角度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
(二)以风险预警为主
以往模式下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发现存在的问题,一般多在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数据形成一定的规律性,审计部门事后展开工作,收集、分析数据,这种形式导致审计分析出的结果过于滞后,难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及时的信息。而大数据技术直接涵盖主要影响数据,其一般是通过建立财务、业务审计统计分析模型,设置风险预警指标,跨领域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以及时捕捉该行业存在的异常动态及疑点,对其进行针对性识别、评估,提前预警,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较大的风险。
(三)以云审计为主
大数据时代同样也带来信息化的建设需求,保险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拉动力之一,保险业以保费收入、服务客户做大做强,机构遍布全国。在传统审计模式中,多给予二级机构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利,这样的审计模式缺乏独立、客观性,总部对下级机构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在新的转型中,保险企业总公司审计集中管理,利用云计算构建“云审计”,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构建数据平台、提高数据查询效能,实现所有机构审计所需的核心业务、财务数据的集中、整合,利用云计算工具实现数据的分析和汇总,从而保障审计工作中数据的完整性,增加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总部经营管理层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掌控,及时整改,同时还能实现审计结果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如在2018年,永安保险公司就选择将稽核部撤销,成立审计中心,审计中心由原来的经营层管理模式改变为党委、董事会直接领导,审计工作由原来的总、分二級管理模式改变为总公司集中管理,分公司不再有审计人员,上收二级机构对三级机构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同时扩大审计覆盖面,并建立了符合审计中心管理模式的审计管理平台和在线作业流程。
三、优化大数据技术在财险审计工作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大数据工作模式
传统的审计工作模式中,主要以科室、部门进行独立的审计,数据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故而在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下,保险企业根据审计项目进行扁平化管理,一般成立项目组、项目组下有非现场分析小组、核查小组等。审计责任人对所有审计项目结果负责,项目组组长负责制定审计方案、决策等:非现场分析小组主要由能力较强的审计骨干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负责,负责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线索:核查小组主要负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核查,由一线的审计人员组成。
(二)运用科技平台,开启跟踪审计模式
大数据模式下的审计工作不单只在停留的时候进行分析,而是从预测开始,通过综合性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处理各类型数据,实现大规模数据有效性处理,进一步实现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全面跟踪性审计工作的开展。例如通过部门预算执行分析平台,将保险企业各分支机构独立存在的预算编制、部门决算等进行标准化数据整合和处理,并结合预算执行数据关联企业各环节中的资金,从而可以全面地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行分析,有利于实现预算单位中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和实施动态跟踪。
(三)深入挖掘,开展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保险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模型预测工具开展审计工作,深入挖掘数据中存在的关联性,而在数据的分析中,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统计工具简化这个过程。同时在对数据深入的挖掘中,保险企业可以预测到目前本行业或者在目前发展趋势中将会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制定宏观经济下的决策计划提供参考。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财险审计中的应用导致保险企业的审计管理开始转型,并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好、更高的要求。大数据分析技术是应大数据时代而出现,同时也将企业的审计工作推向了大数据审计,企业需要加快人才、技术等的积累,不断对审计工作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大数据技术在财险审计中的运用效果,使其更好对推动保险企业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