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远程培训中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构建
——基于扎根理论的初步探索

2019-10-09 06:13段春雨王文娇闫寒冰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10期
关键词:辅导教师助学框架

段春雨,王文娇,常 宇,闫寒冰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2.上海市江宁学校,上海 200060;3.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

一、引言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走“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远程培训界的集体共识与必然选择。教师远程培训过程中,由于教与学时空分类的本质属性,使得教学交互的价值与作用得到充分突显。如何有效地运用在线交流工具(如BBC,在线论坛等)提升教学交互效果、促进在线学习的真正发生是远程培训质量管理的重点关注内容之一。建构主义理论发现,社会性交互活动对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具有支架性的促进作用[1]。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MC)研究也证实:在线交互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而且对其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受这些理念的影响,在许多教师远程培训中都将在线讨论作为其中的“标配”内容。不过,当前许多教师远程培训实践中在线讨论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在线反馈延滞、讨论缺乏深度、学习者参与度不高、话题质量有待提升等。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中往往会安排一个特殊角色——在线辅导教师。研究指出,在线辅导教师在发起讨论话题、营造研讨气氛、吸引或督促参与、引起深度反思、及时答疑解惑等方面可为参训教师提供实质性的学术支持与帮助[2]。深度、有效的在线讨论活动,离不开在线辅导教师的充分参与和创新实践。毫不夸张地讲,在线辅导教师的在线交互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着远程培训的成效。

在线交互质量是辅导教师充分参与并有效引导在线讨论活动的量度[3]。广义的在线交互质量包括发起话题、营造气氛、引发反思、答疑解惑等各个方面。狭义的在线交互质量特指辅导教师发布讨论助学贴的优劣程度。随着“国培计划”“农远工程”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等大型远程培训项目的推进,在线辅助教师的角色以及其在线交互质量被逐渐关注与重视。然而,当前能够有效分析在线辅导教师交互质量的远程培训项目并不多见。与此同时,我国教师远程培训的“大规模”特征,也给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当前实践中普遍采用的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方法:要么依赖全样本的满意度测评,学习者在学习完成后仅对在线交互质量给出一个笼统的、主观的感受评分;要么做事后的随机样本抽样分析,不但分析成本高,分析结果也只能留待下次借鉴;要么以粗糙的数据统计(如助学帖数量、助学时长等)代替质量分析,无法有效地测评辅导教师的在线交互质量,甚至还存在误导助学工作的可能与风险。如何有效地诊断辅助教师的在线交互质量,以实现对讨论助学工作进行常态化地、全过程性地科学诊断与及时干预,逐渐成为进一步优化与提升教师远程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已有研究上看,尽管学界对在线辅导教师的关键作用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围绕在线辅导教师的角色、实践现况、能力素质、培训策略、专业成长以及服务质量评估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但整体而言,研究视野还比较宏观,鲜有研究对辅导教师的在线交互质量进行过专门的分析与探索。鉴于现存的绝大多数在线讨论质量分析框架都集中在学习者视角,鲜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框架适用于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的分析与探测。本研究试图聚焦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这一议题,借鉴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思路设计与研发可实时自动化分析、可视化呈现的在线交互质量分析规则。为保证该质量分析框架与分析规则的有效性,将其以工具形式嵌入到教师远程培训研修平台,借助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从主观和客观双重视角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以期能够对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二、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的构建

要构建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的分析框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在线交互质量分析的核心要素。鉴于当前绝大多数在线讨论质量分析模式都倾向于学习者,鲜有成熟的框架或模型适用于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的分析。本研究试图借鉴扎根理论方法从已有的辅导教师在线交互数据中提取与凝练相关的质量分析要素。扎根理论是一种系统性、自下而上、程序化的质性研究方法,其核心思想针对某一现象,从实践经验数据中收集、分析与提炼反映材料内容的核心概念,并建立各概念间的联系,归纳与建构新的理论[4]。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客观真实的数据样本材料是扎根理论得以有效应用的重要物质保障。本研究选取华东师范大学教师远程研修平台“如何进行主题探究”这门课程2014年第1期至第3期培训中所有的辅导教师讨论帖为样本研究数据。之所以选择该课程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该课程历经几轮的迭代,研发团队不断改进其培训设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模式;二是该课程一直备受学员与在线辅导教师的青睐,学生满意度以及在线辅导教师的投入热情都比较高;三是该课程在2014年培训中辅导教师人员结构没有发生过变化。首先,从教师远程研修平台上下载《如何进行主题探究》2014年第1期至第3期培训所有辅导教师的在线讨论回帖数据;然后,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剔除无效数据(无特定意义或仅含表情符号),最终保留的有效样本帖共计216条。

(二)数据分析与编码

数据编码是扎根理论分析与处理数据的核心环节,包含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种不同编码类型[5]。根据研究旨趣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不同编码方式。本研究采用开放性编码和主轴编码对辅导教师讨论助学回帖进行分析与处理。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邀请两名长期从事远程培训工作并且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敏感性的大学教师作为研究员(将它们命名为A和B),分别对数据样本材料进行单独编码。编码大致过程如下:(1)A和B一同对收集到的216条助学讨论回帖进行编号,并将其命名为K1—K216;(2)A 和B 分别对K1—K216帖子内容进行现象摘要分析,将每一条帖子内容语义概念化,形成初始概念;(3)A和B就初始概念编码结果交换意见,解决存在的概念争议,达成共识;(4)分别根据初始概念间的相关程度和隶属关系,对他们进行重组和归类,形成概念范畴;(5)就概念范畴彼此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形成最终数据分析结果。经过两轮的数据编码和争议解决过程,最终获得的5个概念范畴(编号为GG1—GG5)、15个子范畴(编号为GG11—GG25)。

从概念范畴组成上看,辅导教师的在线讨论活动主要集中在点评观点、回应问题、引导讨论、案例示范以及总结提升等五个核心议题。鉴于此,本研究将这五方面内容作为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的核心要素,构建了在线交互质量的“五要素”分析框架(参见图1)。其中,回应问题、案例示范和总结提升主要关注参与讨论活动的认知状态,反映的是辅导教师对学员认知方面的在线交互支持;引导讨论主要关注参与讨论活动的社会交互状态,反映的是辅导教师对学员社会方面的在线交互支持;点评观点主要关注参与讨论活动的优劣状态,反映的是辅导教师对学员情感方面的在线交互支持。

图1 在线交互质量分析“五要素”框架

三、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规则的设计

(一)质量分析指标设置

依据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参照已有研究,从培训学员感知的视角建构了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的指标体系(参见表1)。质量分析要素设计主要依据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设置了点评观点、回应问题、引导讨论、案例示范、总结提升五个测评维度。质量分析指标设计主要参考已有的在线讨论帖子内容深度编码表,对质量分析框架中的子范畴(GG11-GG25)进行了整理,在各个维度上分别设置了3 个面向培训学员感知的分析指标(无用、帮助不大、很受用)[6]。其中,“无用”对应在线讨论深度编码表中的浅度帖,“帮助不大”对应中度帖,“很受用”对应深度帖。

(二)质量分析规则和方法

助学讨论回帖是辅导教师在线交互的内容载体,要分析辅导教师在线交互的质量,有必要明确每一个助学讨论回帖的质量。本研究将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定义为讨论话题下辅导教师所有的讨论回帖质量的均值。参照上述的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指标体系,我们设计与开发了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评价表(参见表2)。

因此,某一话题下的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的分析规则为:

在线交互质量Q话题M=(帖子1 质量+帖子2质量+...+帖子n的质量)/话题M 的助学讨论回帖数量n

表1 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指标体系

某位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的分析规则为:

在线交互质量D某教师=(某教师帖子1质量+某教师帖子2质量+…+某教师帖子n的质量)/某教师回帖总数n

在具体实践中,需将在线交互质量分析规则嵌入远程培训平台。这样学员可以在与辅导教师的正常互动中,借助系统评价功能伴随性地对助学讨论回帖质量进行即时评价。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界面的设计遵循用户简洁性原则,采用“小图标”来表征各个指标选项,并将质量分析规则及相关的文字解释完全“内隐”于系统平台。默认状态下,只有无用、帮助不大、很受用这三个小图标显现。不过,当学习者滑动鼠标到相应的小图标时,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选项对话框,该对话框显示的是学习者选择的理由或判断依据。其中,选项对话框中所有的理由描述都与表1中质量分析指标描述一一对应。值得一提的是,无用(浅度帖)、帮助不大(中度帖)、很受用(深度帖)的比重可以在平台或系统中自行设置或调整。例如将无用记为-1分,帮助不大记为+3分,很受用记为+10分,无任何操作计为1分。在整个过程中,平台会自动记录培训学员的感知“评语”,并依据质量分析规则自动生成质量分析报告。

表2 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评价表

四、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的应用检验

为了检验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将质量分析运算规则以工具的形式嵌入到教师远程培训研修平台。综合采用对比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验证。

(一)实验设计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分析使用过与未使用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的辅导教师在交互(讨论)活动上的差异,来验证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应用成效。

1.实验对象

选择上海市市级共享课程“学习过程设计”2015年4 期培训中的两组辅导教师队伍作为实验对象。我们将他们命名为教师A组和教师B组。A组为“学习过程设计”第1期和第3期的辅导教师;B 组为“学习过程设计”第2期和第4期的辅导教师。每组辅导教师人数均为3人。之所以选择这些辅导教师作为实验对象,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两组辅导教师队伍在四期培训中都未发生变化;二是系统升级(新增交互分析模块)前后两组辅导教师均承担同一课程的助学任务。

2.控制与干预

为避免来自无关因素的干扰,本研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控制。A组和B组辅导教师:担任同一课程助学任务;参与完全一致的在线讨论话题;参训学员均为上海市区内的中小学教师(每期120人);助学时间均为五周(35天)。

3.过程与方法

前两期(第1期和第2期)学员培训期间,不开放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功能模块。后两期(第3期和第4期)学员培训期间,开放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功能模块。待四期培训都结束后,对A组和B组两组辅导教师在四期培训中在线交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讨论交互帖子质量作为分析观测点,并以此为依据对比分析嵌入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前后A 组和B组辅导教师的在线交互总体情况。具体而言,利用在线交互质量评价表对两组辅导教师四期培训中的所有在线交互帖(共计270 个)的质量(无用、帮助不大、很受用)进行判定;然后,利用Excel软件对其具体情况进行统计。

4.实验结果

邀请“学习过程设计”的任课教师参与,利用在线交互质量评价表对辅导教师所有的助学交互帖子质量进行手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各等级(无用、帮助不大、很受用)帖子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参见图2)。

从数据统计结果上看,嵌入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后,各类辅导教师讨论交互帖所占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嵌入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前,三类帖子所占比例相差不大。浅度帖(无用)数量比重,约占总数五分之一;中度(帮助不大)和深度帖(很受用)数量接近,各占总数的38.00%左右。然而,在嵌入该工具后,可以明显地看到:深度帖(很受用)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占到了总数的53.26%;中度帖(帮助不大)比例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稳定水平;浅度帖(无用)所占比重却明显减少,比重减少了一半上,约占总数的10.13%。这一结果说明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的嵌入有助于增加深度助学帖(很受用)的比重减少与改善浅度助学帖(无用)的比例,从而有利于提高在线辅导教师在线交互的质量。

图2 嵌入工具前后助学帖子质量对比

(二)调查研究

1.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是以在线辅导教师的在线交互行为和在线交互帖质量为主要考察点。从这两方面设计测量题项,对在线辅导教师使用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的主观感受进行调查。其中,有效性感知量表主要参照李克特五点计分方式(1代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 代表一般,4 代表比较符合,5 代表非常符合),从在线交互的积极性、进程监控、关注度、行为调整以及助学帖质量等五个方面分别设置了5个测量题项。

2.问卷发放与回收

以华东师范大学教师远程研修平台上的在线辅导教师为目标人群,选取使用过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的32名辅导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借助“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2 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数据分析与统计

以SPSS 19.0为数据分析工具,对回收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从问卷的信度检验结果上看,有效性感知量表的a系数为0.82,大于0.8,说明该问卷信度良好,可用于正式数据分析。

4.调查结果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辅导教师对在线交互分析工具的有效性感知,结果如表3所示。从统计结果可知,每个题项的均值都在4.0分之上,说明整体上在线辅导教师对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从具体内容上看,助学积极性(4.07)、助学进程监控(4.00)、关注度(4.03)、助学行为调整(4.01)、助学贴质量(4.23)等五个问题的均值大致相当,均在4.0以上,说明辅导教师认为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在线交互的积极性与关注度,而且还对其在线交互帖子质量和在线交互行为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五、总结与展望

在线交互是辅导教师教学支持服务的重要内容,其质量直接影响远程培训成效。本研究从培训学员的感知视角出发,借鉴扎根理论构建了辅导教师在线交互的质量分析框架(点评观点、回应问题、引导讨论、案例示范和总结提升),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思路设计与开发可实现全过程性与常态化分析的在线交互质量分析计算规则。为保证该质量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并将其以工具形式嵌入到教师网络研修平台,通过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对其应用成效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在线交互质量分析框架不仅有利于提升在线辅导教师参与在线交互的积极性和关注度,而且对在线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行为及其助学帖质量也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逐渐渗透以及智能机器人研究的日益崛起,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将会面临更高的挑战和更优质的期待。尽管本研究从培训学员感知视角角度出发,设计与研发一整套辅导教师在线交互质量分析的框架和计算规则,并通过对比实验与调查研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检验与探索。但对教师远程培训的未来发展需求而言,该框架在可操作性与智能化程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距离智能诊断和精准干预的期望还具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将是我们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突破的一个方向。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以现有的质量分析大数据为基础,引入人工智能和语义分析技术或算法对评价大数据进行模拟与训练,从而能够实现完全的技术化、自动化分析与诊断。期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开展面向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的深层次质量管理研究,为教师远程培训专业化提供智力支持。▲

表3 辅导教师对在线交互质量分析工具的有效性感知

猜你喜欢
辅导教师助学框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七 彩 画 廊
How to get relaxed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