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梅 刘晖(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2)
本研究将以体育教学活动视频为个案,将两名教师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与其互动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1)观察法:有目的的观察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把视频中的话述进行文字的转写,把有价值的互动完整地记录;
(2)访谈法:通过访谈相关教师来加以辅佐本研究的缺陷,充分了解教师的心理因素以及整个课堂的走向和后续;
(3)文献法: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有关教学、幼儿园体育教学以及师幼互动的有关资料,包括论文、期刊、会议内容、专著、影像等。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分析与记录。但同时并不局限与体育,通过联系音乐、美术等相关研究为理论依据,梳理总结出前辈们的研究贡献,在其基础上活动简介的经验,利用相似点来了解体育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
(4)案例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两个视频案例对进行文字转写。了解教师与幼儿的肢体语言与言语,从中知晓事件发生的原因,教师是否引导或忽视。通过也为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以体育教学活动为主体,教师组织全体幼儿参加。教师或幼儿发起的围绕体育活动的主体、热身与放松或其他事件的提出进行的不同回应次数的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过程。
互动发起人是指一件事件的发起人,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动作描述,都归为互动发起人。(详见表1)
表1 互动发起人的操作性定义
互动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者幼儿提出指令及问题。互动回应次数是指教师或幼儿发起互动后的回应。本测定主题划分采用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手册。互动表现具体指标如下:
A教师:提问、纪律约束、评价、请幼儿展示、指导与帮助、询问、提醒与要求、让幼儿帮忙、抚慰情绪;
B幼儿:询问、主动展示、告状、发表个人见解、请求、表述情况、寻求指导与帮助。
以互动发起人为主体展开分析,充分了解师幼互动情况,先以师幼互动主题划分进行数据的整理。案例1的师幼互动情况分别以表2、表3所示;案例2的师幼互动情况分别以表4、表5所示。
表2 教师发起师幼互动在主题分布情况
表3 幼儿发起师幼互动在主题分布情况
表4 教师发起师幼互动在主题分布情况
表5 幼儿发起师幼互动在主题分布情况
在案例1中共收集到62个师幼互动事件。根据表1的定义划分为教师发起的互动、幼儿发起的互动,其中教师发起40件,约占所有事件的64.5%;幼儿发起22件,约占所有事件的35.5%。从中看出教师在提问、纪律约束、提醒与要求占据绝大部分,对幼儿进行评价、请幼儿展示、让幼儿帮忙全加起来都只有个位数的体现。同时,在幼儿为互动发起人时,告状与发表个人见解出现的次数最多,反而在请求性行为方面并未有过多的体现。
在案例2中共收集到69个师幼互动事件。根据表1的定义划分为教师发起的互动、幼儿发起的互动,其中教师发起43件,约占所有事件的62.3%;幼儿发起26件,约占所有事件的37.6%。教师在纪律约束与提醒要求下占据了教师为互动发起人近50%的比例,教师的主导多、倾听少。在以幼儿为互动发起人时,同样存在案例一的情况,幼儿的请求性行为相对较少。幼儿主动少,服从多。
(1)幼儿学习被动性较强,自主主动性较弱。
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发起的互动占大部分,大多数情况下幼儿都处于被动一方,双向互动变成了传导指令。提问、记录约束、提醒与要求占据了绝大部分。同时主教教师对于活动参与积极的幼儿关注与引导较多,对于不爱表现的幼儿关注较少。助理教师在对于主教教师发出指令时,对于幼儿有着强制性的介入,并未询问幼儿。在案例一中:在第三轮热身结束后,主教讲师开始整理队伍,而幼儿并未迅速的回到队伍中,有脱外套的迹象,在这时助理老师将幼儿拉入队伍中并未向幼儿询问是否有问题,是否需要帮助。幼儿我觉得原因,是幼儿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控制、干涉、限制相对较多。这使得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教师与家长产生了较大的依赖,缺乏了自主的社交能力。
(2)师幼教学互助次数少,教师主控性较强。
通过数据可知,幼儿主动展示的次数十分少,只有极个别幼儿会主动研讨。另一方面,通过视频可以了解到,大多数的个人意见发表都被无视掉。作为教师应该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在案例二中:在热身阶段,老师开始组织幼儿往返跑,在一组往返跑之后幼儿询问老师说:“老师,我们是在比赛吗?”而老师选择了无视。大多数表现为:在开始部分,幼儿向教师询问去哪里。在准备部分,幼儿向教师询问今天玩什么、基础部分幼儿向教师提出活动的新玩法。在各个部分都会有大多数幼儿被忽视。在这些互动过程中,可以体现互动是单一的,教师过多的发起强制性的互动关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是存在于过多指令,这与在户外进行课程有着较大的关系,幼儿们天性好多,教师必须利用指令进行队伍的整理与纪律的强调。但在这之外,幼儿的请求与询问,教师是否应该好好进行引导与倾听。毕竟有些幼儿因为内向、被动而被忽视。
(3)幼儿发起的互动多以请求性行为为主。
观察表格可以发现幼儿发起的互动除了发表个人见解占大部分外,其次询问、告状、寻求指导与帮助占了绝大多数。在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后,大多都会自主表述情况。告状占据了大部分的比列,而大部分时候教师上前解决的时候在集体纪律约束或集合整理队伍的时候。在案例二中,一名幼儿的手指受伤了向教师提出,而主教教师上前观察后,并未向幼儿提供建议也未向助理教师过来帮忙,并继续进行教学。其实,这种请求性的行为较为常见,多数在于幼儿向教师说太热了,我要脱掉衣服;老师,我的身体不舒服。同时,有部分幼儿过于内向,在与伙伴发生冲突时,一般都会选择自我消化。但也有一些情况,但幼儿自己并不能回避或消化不了时,便会向教师求助。比如:老师,他插队、他欺负我。想要教师及时纠正他人行为。
(1)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幼儿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控制、干涉、限制相对较多。这使得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教师与家长产生了较大的依赖,缺乏了自主的社交能力;
(2)幼儿园体育教师课堂主控性强,需尊重幼儿自主意识。幼儿的请求与询问,教师为了课程的流畅而导致被忽视。师生之间通常是以绝对的权威进行教育,幼儿经常处于被动的教育地位,在次情况下教师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同时也不利于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体育习惯与健全的个性品质;
(3)专职体育教师未拥有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结合的体育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教师的体育专业知识或技能不全面;
(4)体育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在课堂上大部分课程都遵循已有的教案,有着过多的练习,并未有太多机会让幼儿展现所学内容。
(1)转变教学观念。首先,教师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幼儿。其次应该对重视幼儿的情感需求,教师除了他们的“教育者”以外,更多是幼儿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2)学会倾听。教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表情、动作都可能会使得幼儿积蓄已久的互动勇气。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幼儿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所知所想。在倾听的时候,教师应更多的表现出赞赏,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得教师更容易与幼儿产生良好的师幼互动;
(3)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升教学技能。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知识与专业技能并结合幼儿身体特征,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展开良好的互动;
(4)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个体,多询问幼儿是否有不同的想法与玩法,让幼儿学有所成,学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