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为例,谈谈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2019-10-08 04:48黄婷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效率

黄婷婷

【摘 要】历史教学常常给人一个印象:刻板、呆滞、传统,不像数学教学那样思维活跃,也不像英语教学那样洋气时尚,更不像语文学科的秀丽儒雅。因此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就要想办法往枯燥、刻板的历史教学中注入“趣味性”这股清泉,赋予历史教学生命力,让历史课堂嗨起来,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堂,爱上历史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成功地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学;趣味盎然;生动直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32-01

著名的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学习的导向上,兴趣是最好的名师,它吸引着我们不断地趋近、钻研、探索喜欢的科目。初中的七门学科里,历史是距离学子们最遥远的,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过去可以是过去的一天,过去的一个月,过去的一年,或者过去的十年,一百年,甚至一千年,一万年……因此,古代史距离我们很遥远,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刻板,太多条条框框,学生们学起来就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以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为例,谈谈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一、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趣的导入能引人入胜,兴致盎然,为一节课的展开打开冰山一角,为老师接下来的讲述做好良好的铺垫。在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一课中,我安排了林俊杰的歌曲欣赏《曹操》作为导入,同学们一边听着熟悉而磅礴的流行音乐,一边哼着歌词,逐渐走近了两千多年前的曹操,走进了两千多年前纷纷扰扰的三国。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被刻画为一个阴险、暴力的奸臣。而史书上的曹操,是一个多谋善断、有帝王之才的人物。同一个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看法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两张图片,两个问题,我把同学们的心绪成功地植入了本课学习。这样的导入贴近时尚,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可以引起他们的共鸣,避免了简单导入的枯燥无味。

二、讲授新课

1.东汉末年的社会现状是本课的一个背景材料,描述的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和人民社会生活状况,如果单单用文本或者语言描述都过于单调,所以我用一段出自“中国网络电台动画大巴——三国演义”的动画来让学生们理解东汉末年的政治、社会状况。动漫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五颜六色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觉得趣味倍增,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致。而且动漫擅用夸张和想象等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视觉和文字的双重刺激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官渡之戰是本课一个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战争过程以及影响。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我是通过几张漫画来突破的:曹操挟汉献帝以令诸侯,曹操招募流民,开展屯田,许攸给曹操献计夜袭袁绍粮草基地乌巢,漫画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官渡之战的过程和影响,我则是通过一张战争示意图来让学生弄懂官渡之战的时间、兵力对比、作战策略、战争结果和影响。在历史教学中,图片是历史的客观见证,能给学生提供感官的刺激,拓深思维,拓宽视野。而漫画图片比普通图片更增加了趣味性,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看起来通俗易懂,同时学起来心情畅快。

3.赤壁之战也是本课重头戏,也是中考考点。前面的课文已经安排了歌曲、漫画、动漫来提高课堂趣味性,学习这个环节时我换成了用电影片段来吸引学生持续的关注力。我先在多媒体屏幕呈现一幅赤壁之战的战争示意图,通过示意图让学生掌握赤壁之战的时间、兵力对比,经过、结果、影响,然后提问“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可以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呢?”接着播放电影片段《赤壁》,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看电影,一边思考问题,看起来更加的有滋有味。其实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大大增强了历史科目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历史记录片能生动真实地再现某段历史,学生通过记录片仿佛能穿越时光隧道,更深刻地感受和感悟这段历史。如娱乐性题材的历史电影,虽存在和史实违背的现象,我们也可以对这些影片加以编辑利用,配合自己课堂教学的需要来使用,既增加了学习趣味性,也能增强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电影用于课堂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快速突破学生背书难的问题,通常学生背诵课本知识点总是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的,但是如果是电影台词,即使是一闪而过,学生也会记忆深刻,这样就能更轻松地完成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的任务。

三、收尾呼应

课堂一开始,欣赏完歌曲后就有个提问:“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被刻画为一个险恶、暴力的奸臣。而史书上的曹操,是一个多谋善断、有帝王之才的人物。同一个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个问题贯穿着全文的学习,当本课的学习接近尾声,同学们也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和三国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了,因此我就开展一个小小辩论赛,正反双方各三个人,围绕着“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奸臣?”展开辩论。通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不但让同学们觉得趣味盎然、热血沸腾,还让辩的人思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理性,听的人也越来越明辨是非,心中对曹操这个充满争议的古代人物都有了“一杆秤”。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围绕着问题而产生的课堂辩论可以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辨别,“辩”的是知识和真理,“论”是捍卫自我观点。因此,在学生唇枪舌剑和活跃思维的碰撞中,既闪耀出智慧光芒,又使整个课堂趣味盎然。

以《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为例,我以提升趣味性贯穿全文,设置了歌曲、漫画、动漫、电影、小小辩论赛等环节,让一节本来朴实无华、枯燥无味的历史课生动活泼、兴致盎然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转化率,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快乐工作,开心学习,这不就是素质教育一直倡导的吗?只要我们历史老师稍微用点心思,我们的课堂就可以开出智慧之花来。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效率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