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的巡礼中欣赏和感悟

2019-10-08 05:26蒋敏敏
神州·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质疑

蒋敏敏

摘要:《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在1981年出版的一部美学著作,他用精炼的语言带领我们从那个已经记不清年月的时代开始做了一次关于上下五千年中西方结合的关于美的一次巡礼,从龙飞凤舞的远古时代一直到充满民间世俗情调的明清时期,带我们欣赏了雕塑、绘画、舞蹈、诗歌所传达出来的特殊的时代韵味。

关键词:积淀论;比较方法;质疑

一、积淀论

李泽厚在书中提出了“审美积淀说”,这是受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论”理论的影响,其实早在他50年代的写作中,“积淀说”就已露端倪。在第一章中他还特地与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做了区分,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否认再现,强调的是纯形式的审美性质,事物通过特殊的组合、变化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感受,而李泽厚所提出的“积淀说”是通过自然的人化将积淀着历史的、理性的形式转化成个体的、感性的审美感受。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其中一个方面是人能够审美,能够通过观念或想象理解积淀于其中的内容,而动物只能获得感官上的刺激。在山顶洞人时期,人们“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尸体旁边撒红色”,这时的“红色”对他们而言已不在是一种感官上的刺激,而是蕴含着特定的内容,代表着某种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

在不同的时期,同一种艺术形式受到时代生活的影响所积淀的内容是不同,因此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就山水画而言,在宋元时期就分北宋、南宋、元这三个阶段,北宋时期对于山水画是一种“无我之境”,客观地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给人的审美感受较为宽泛,难以给人某种具体的诗意。到南宋时期,“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追求画面的诗意,将画家主观的情感更多地表现出来。元朝,蒙古族统治中国,大量汉族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放弃“学而优则仕”,主动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学艺术上,山水画此时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主张“气韵生动”和用笔墨的浓淡、位置来表现心绪和情感。

二、比较方法

在书中,李泽厚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地对比来解读中国艺术的发展,有不同时期内同种艺术形式的比较,同时期不同种艺术形式的比较以及同时期中西方艺术的比较。第一种比较笔者在上一部分以有所涉及,下面主要是对后两种比较方式进行阐述。

魏晋时期,在经济上城市经济和商品经济萎缩,庄园经济的日益繁盛使大量个体小农和工商奴隶变成农奴,在政治上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心,在文化上两汉经学崩溃,哲学重获解放,其最突出的就是人的主题,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反映在文学方面就是出现了文的自觉,文学摆脱了政治的附庸地位,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在《古诗十九首》中,通过对日常事物的咏叹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悲伤和无奈。由此可见,时代的特征会影响多种艺术形式,它们之间往往有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李泽厚之所以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也是想突出社会时代对于艺术形成的重要作用。

此外,他还将同一时期的中西方艺术进行比较,在80年代能够有这样整体的人类观确乎是比较少有。先秦时期奉行理性主义,并将这种理性运用到实际中去,于是就产生了“實践理性”,这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就建筑方面而言,中国古代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居住,与世俗生活是精密相关的,注重实际功用,在空间的设置安排上,“可游”“可居”超过“可望”“可居”,根据人的理性和感受设置平面纵深式的空间安排,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但是西方的建筑则完全不同,那里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或高耸如云,指向神秘的上苍或空间幽闭,给人渺小无助枝干,完全是与人的实际脱离。这其实和西方人信仰上帝,祈求上帝来保护渺小的人类这种观念有关。中西方理念的不同造成了在艺术以及审美方面的多种差异。

三、质疑

在书中李泽厚说苏轼的典型意义在于他将进取和隐退的矛盾心理发展到了极致,在其诗文中表现出来的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是对整个人生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的人生空漠感。对于这种说法笔者是断然不能苟同的,苏轼一生多次贬官,在官场沉浮,内心必然是十分苦闷的,所以在很多诗词中都很明确的表示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人生如梦”,在命运面前感到无力与悲恸,在《水调歌头》中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想施展才能而不得的纠结与无奈等等。但是,在经过理性的思考之后,苏轼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种厌倦亦或是消极回避的态度,反而是抱着一种积极乐观、旷达的心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他在被贬黄州之后写的一首词,对于困境是一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闲适,这也是苏轼对于那个时代的意义。

在讲中唐文艺时,李泽厚批判白居易的《新乐府》“文艺竟然被规定为伦理政治的直接的实用工具,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被抛弃在一边,这对文艺的发展当然没有好处,迟早要走向它的反面”。对于这个观点笔者是存在质疑的,关于《新乐府》价值的鉴定,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杜甫以及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写实,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活,致力于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尚通俗,让百姓也能看懂,这些特点都符合他所提出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不可否认,过度强调政治性会丧失其审美价值,但是另一方面,白居易所倡导的“尚通俗”可以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和人民,具有现实基础,并且,由于力求通俗易懂和贴近百姓,所以在诗歌在形式上比较灵活,甚至会加入一些民歌咏叹情调,从这个角度看,《新乐府》对文艺的发展也并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以上就是我对李泽厚《美的历程》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9年7月

[2]来梅,《行走于美的画卷——论<美的历程>对中国古典艺术之解读》,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月

[3]徐洁,《古代文艺的巡礼——简析<美的历程>》,名作欣赏,2015年

[4]魏苗苗、徐博超,《从艺术把握的视角浅谈<美的历程>》,文学教育(上),2012年

猜你喜欢
质疑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国内心理咨询界“价值中立”质疑声音的研究综述
挖掘“文本”空白,读悟表达补白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