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框架”研究综述

2019-10-08 05:12沙永宝
文教资料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框架

沙永宝

摘    要: 面对课程思政这一“新事物”,国内相关机构和学者多年来从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多角度的“框架”论证和探索。笔者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存在价值”、“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路径探索”、“课程思政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问题”三个维度,对上述“框架”论证和探索中的创新之处或有益经验,进行梳理总结,谨供当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建设改革框架    梳理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份作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后,“课程思政”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两年多以来,国内相关机构和学者对课程思政这一“新事物”从理论和实践上展开多角度的“框架”论证和探索。如何梳理总结这些论证探索成果当中的创新之处,汲取其中的有益经验成为当下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客观需求。鉴于满足该需求的工作目前国内尚属空白,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梳理总结: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存在价值

王海威、王伯承在《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一文中认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几门课,而是一种理念与价值的培育与输送;它是把高校德育教学内容融入包括专业课或公共课在内的各门课程的教学,直接目标是实现全人员、全方位和全课程的一种育人模式。通过有选择性地赋予一批适合思政化的课程德育内涵,将专业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专业课“才育”与思政课“德育”的双赢[1]。

杨涵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一文中进一步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改革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德育因素,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构建思政理论课、公共素养课、专业技能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专业技能课教师协同联动高校思政德育人体系,促进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平面育人向“课程思政“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2]。高德毅、宗爱东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一文中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构建思政理论课、公共素养课、专业技能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强调的是高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其中思政课要发挥“群舞中领舞”的作用,所有高校课程要实现“共舞中共振”的效应[3]。

在认识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后,何红娟在《“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一文中,对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予以了高度评价:“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思政教育自身复杂性本质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必将实现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4]。这样的评价与聂迎娉和傅安洲在《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一文中的观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我国高等教育要构建的现代课程体系设想是价值养成和知识传授要相统一、立德树人和知识育人要相统一、人格本位和知识本位要相统一;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要重构育人内涵、要回归育人初心。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与上述现代课程体系设想和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5]。

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路径探索

关于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推进路径,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学者均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关系中予以了探索。其中石书臣在《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关系:二者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二者的本质联系主要体现在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等方面;二者的不同侧重主要体现在思政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特点和思政优势等方面[6]。

董勇在《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一文中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逻辑予以了阐述:正是在认真反思和审视了高校思政课的本質、使命、功能和逻辑的基础上才产生了“课程思政”的概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因时而进的思政体系重构,是因势而化的思政理念升华,是因事而新的思政内涵转型[7]。

张冬冬和李如占在《医学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分析》一文中对“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价值和思路做了阐述:破除高校思政教育孤岛效应和两张皮现象,使高校育人从专课转向全课、从专人转向人人正是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价值所在。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思路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出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对策需要在分析各院校特殊性的基础上做到因特而行、因时而行、因力而行[8]。

邱开金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一文中将上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进一步具体化: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绝不是文字次序的简单调换,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和取向范围。从本质上说,思政课程是一种课程体系,而课程思政则是一种教学体系。若要完成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成功转型,思政之魂要统领教学体系的建构:思政在教学目标上的刚性要坚卓,思政在教学内容上的鲜活要放大,思政在教学评价上的底线不质疑[9]。

三、课程思政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问题

关于课程思政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李国娟在《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一文中指出,“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思政”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院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10]。至于这些关键环节的具体落实,梅强和吴月齐分别在《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和《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中指出,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宏观上应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依次明晰学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理念、原则及途径;微观上应鼓励一线教师积极探索,从上好一堂课程思政示范课做起,有意识地培育好若干门在全校覆盖面宽、示范性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或课程群,以此带动全校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增强课程育人效果[1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必须从三个方面着力:首先要加强作为第一课堂的思政理论课建设;其次,要推动专业课教师观念的转变,深入挖掘每一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最后要进一步发掘实践育人的有效渠道,发挥校园文化无形育人的重要功能,全面提高高校的育人工作水平[12]。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WTO框架下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基于Hadoop的DDoS检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