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红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类型。目前,在教学中,教师不知道怎么定位略读课文,导致略读课文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在“略而不简,重在精教”下功夫,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定位;精教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22-02
统编语文教材设置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种不同类型的课文。这两种类型的课文有各自不同的阅读目标与任务,同时它们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不少教师对略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有着很大的困惑。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去探究、实践,找到略读课文教学的最佳路径。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在精读课文中获得方法,在略读课文中形成能力。目前,有的教师认为,略讀课文不需要教,学生借助阅读提示,自己阅读并回答问题就可以了;有的教师认为,略读课文有许多精华部分,如果不教学生就不甚明了,就不能体现出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那略读课文到底需不需要教?教到什么程度呢?笔者认为,“略而不简”应作为略读课文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篇略读课文,短的几百字,长的则上千字。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如何取舍?教学目标如何达成?教学依据何在? “略而不简”是略读课文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依据学段目标而定
不同年段对略读课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语文要素的落实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年段目标,确定哪些内容需要浅教、哪些内容需要精教。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听听,秋的声音》一文,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这一课的阅读提示是:“有感情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和同学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基于单元和课文特点,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去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然后,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样教学,目标具体,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依据文本语文要素而定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在这个单元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旁批已经为学生搭建了必要的预测支架。这为学生预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对单元中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以语文要素为凭借,让学生运用学过的预测策略进行阅读。这样的目标,略而不简,有助于学生预测能力的提升。
(三)依据学生学习起点而定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起点,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昆虫备忘录》一文,是一篇略课文。在题目下,它的阅读提示是:“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它们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课外,再用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试着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教师可调查学生对昆虫的了解情况,知道学生对备忘录的理解情况,了解学生平时爱用哪种形式进行备忘。只有这样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才能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对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之间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略读课文不是不需要教,而是需要特别的教、有的放矢的教,也就是说要精教。
(一)重干轻蔓,精在重点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精教首先体现在教学重点的确定上。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确立好重点内容。这样,才能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不懂就要问》一课,阅读目标是:“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二是学习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精神;三是积累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从教学目标来看,学习的重难点是了解不懂就问的价值,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这一点为精教的内容,引领学生以点带面地进行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问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会怎么办?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你是如何处理的?”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问学生:“从孙中山为了求得学问宁愿挨打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如此教学,抓住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主旨认识更加深刻。
教例中,教师以“为什么不懂就要问”这个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默读思考并结合自身实际谈看法。这样教学,抓住了教学的主干,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重导轻教,精在点拨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机会。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以帮助学生走出重重迷雾,获得对文本内容的真正感知。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环境描写能很好地突出当时形势的险峻。但是,学生很难理解、感受到这一点。在教学4~5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不少学生指出:“救人固然重要,可是也不能不要自己的生命啊。你看,敌机不断地头顶上盘旋,阵地上很不安全,白求恩还是没有离开,坚持救治伤员,真是无法理解。”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这样引导:“作为一名医生,他的职责是什么?如果白求恩大夫离开了,这些伤员会怎样?白求恩没有离开,而是选择了与伤员们共同面对,从这你读懂了什么?”这样,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学生对白求恩大夫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深化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可见,略读课文的教学,需要的是有的放矢的教、适时的导。只有在学生疑难处或者文本含义深刻处精教,才能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重读轻写,精在拓展
略读课文的定位是拓展、积累、运用。因此,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本组文章特点为凭借,拓展相关或者类似的文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运用中得到提升。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年代、内容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它的艺术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文化。在教学时,应在学生正确解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阅读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到祖国文物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如此教学,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知识,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质。
可见,略读课文的教学,学会一篇并不是终结,而是要鼓励学生由一篇学会一类,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综上所述,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只有明确它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充分认识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关系,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让看似简单的略读课文教学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