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9-10-08 03:09卢建智
甘肃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卢建智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5—0169—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数学思维的过程。尤其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作为衡量数学教学成败的标准之一。下面,筆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不强;其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导致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最后,教材内容过于落后。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已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革,但是改变后的教材内容依然运用的是改革之前的例题,并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1.通过运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能力。数学运算其实就是按照运算的规则,熟练并且准确地对数字和符号进行运算。运算的实质就是根据运算的定义和性质,并且充分利用已知数据推导结果的过程。在运算的过程中,学生的推理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为此,教师在运算教学中要重视推理的过程,确保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要有理有据,并且思维缜密,层次清晰。比如,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a10=-9。(1)求{an}的通项公式;(2)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由题目的已知条件可知a3=5,a10=-9,再根据等差数列的公式an=a1+(n-1)d可以推算出a1+2d=5,a1+9d=-9,可解得a1=9,d=-2,由此就可以求出第一个问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1-2n。在第二个问题中,就可以由第一个问题可得知Sn=na1+n(n-1)2d=10n-n2,又因为Sn=-2(n-5)+25,因此当N=5时,Sn有最大值。虽然在运算的过程中计算的过程比较繁琐,但是通过一步步地运算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让学生按照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而是应该运用比较先进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的问题情境教学法,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学“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问题1:初中阶段我们是怎么得到一个函数的图象的 ?问题2: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画出y=sinx的图象?如果能画出,这样的图象是准确的吗?问题3:通过学习可知取三角函数值的近似值作图方法并不准确,那么运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能够准确地找到函数值对应的位置?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并解决第一个问题之后,再让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如此依次类推下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3.了解高中生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高中生虽然各方面能力已经形成,但是他们的探究创新意识还不足。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结合高中生的性格特点,并且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比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后,教师可以追问:“学习三角形全等时,我们知道,除了可以通过证明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外,还有判定的简便方法(SSS、SAS、ASA、AAS等)。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是不是对所有的对应角和对应边都要一一验证呢?有没有简便方法呢?”由于高中生对于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究新的知识,进而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时代学生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