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勇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衡量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效率不单单是指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更重要是看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还有操行的提高问题。因此,我们要本着以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标,让他们快速地掌握知識内容,提高他们的能力发展。在有限的一堂课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是笔者对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看法及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教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58-0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单一地进行纯粹去模仿或者记忆,要善于去通过动手操作以及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开展有益的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活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所以说,课堂教学效率不单单是指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更重要是看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还有操行的提高问题。因此,我们要本着以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标,让他们快速地掌握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能力发展。在有限的一堂课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全面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看看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发现他们的学习兴趣感,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我们了解了学生各自的不同,才能找到我们教学的切入点,才能够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我们才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才能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有着不同程度和个性的教学效果。 其次,了解学生的生活基础。数学学科具有着较强的生活特点,它来源于生活基础,也更为生活所服务。学生想学好数学,我们就要把握教学中的生活性。看准孩子们在生活中的情况,让他们参与到生活中来,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障碍。当我们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基础就会让学生进入相应的生活中,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也就会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否,更影响着教学效率的高低。以往很多教师常常在备课专研教材方面下功夫,努力地去吃透教材,只是停滞在看教参的平面上,从而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和设计。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设计出明确、科学、适用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全体学生,更要考虑个体的学生,制定出符合任何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有各个章节的目标,有各个课堂教学的目标,即使是一节课也要有不同过程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同时,教学目标的制作不能单一地以认知为主,更要考虑能力和德育的培养。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序的进行,才能够因材施教,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充分运用好的教学手段,就会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历来教学手段受到老师们的十分关注。而今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步入了课堂教学,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以自身的特点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学习乐趣和鲜活的教学效果。它集文字、画面、视频、音乐等于一体的特征进行教学,因数学学科属于逻辑思维占主体,学生对这些抽象的东西往往不像形象思维那样容易理解,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恰到好处使学生进入浅显易懂、兴趣学习的一种状态之中。多媒体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课堂教学容量,特别是在课堂训练中,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训练多种多样的练习题,能够科学而合理地进行着资源的配置,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容量,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多种感官都能得到有利的发挥和激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更能对那些难点很容易地突破,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通过教师的深入研究和实教,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摸索,进而提高教学方法,让孩子们从不知到知之,知道的少到知道的多。更要在认知教学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不成为只会读书的工具,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成为社会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