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静仙
【关键词】 初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101—01
“自主学习”的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优化。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教师要更新观念,确立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目的,进行方法指导,以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和优化获得知识的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师应注重激发学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长远和短期目标,学生根据目标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有做好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发现优点及时给予鼓励,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应当放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索、研究、去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思,才能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去钻研,去探索其中的奥妙,让学生从原始的“看热闹”的低层次水平上的有趣,以及想动手的操作层次上的诱惑力转换成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被激发,疑问自然形成并想办法解决,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得到巩固、强化和发展
二、将“自主学习” 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以往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给学生灌输知识,而轻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课改课堂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科学设计预习活动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主题来源于教材内容、实验、生活实际等方面,应当让学生善于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活动中留心观察,感到平淡中有新奇、细微处有学问,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其次,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倡导学生的内在发展,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在关注是否完成预设目标的基础上,更应重视实验教学的生成性,让实验教学成为一个个活的流动的进程,成为不完全在预设之中的体验过程。第三,创设问题情境情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第四,合理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合理的感受、理解,及时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弱势学生应投入更多的关注,必须了解他们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技能领域的发展水平,并重点考虑给他们必要的学法指导。不能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異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弱势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重视其转化工作,实施因人施教的原则,分层推进,满足弱势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确立弱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于学生中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自主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位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营造一个民主、 团结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并加以内化,强调自我的感悟与发现,并使之成为学生生成新知的基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