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作文教学应是广大语文教师极其重视的教学。作文教学的合理开展有利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然而很多学校在语文作文方面的教学方式还有所欠缺。基于此,为了小学作文方面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能有所突破,本文中将着重对作文教学在实际实施中应采取的有效对策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 现状 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89-02
作文教学是各大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应是学生人生各个时期中培养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期。基于此,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应注重自身作文教学的质效,在课上能够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发展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致,为培养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以确保作文教学的质效[1]。以下将对如今存在的一些作文教学现状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性的策略来进行作文教学给出说明及意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还存在问题
小学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使得很多语文教师开始了新教学方式的研究,但是其中一些教师由于教龄较高,在教学思想上一时半会儿还很难转变过来,导致这些教师虽想跟随新课改的思想要求,但是实际上却很难做到实质上的改变。基于此,一些教师在为小学生上语文课时并不能积极地采用新的教学法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会因为不理解教师讲的内容与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務等而对语文课堂产生反感,这样作文教学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彻底地转变教学思想,这样才能灵活地在课堂上采用合适的写作教学手段,让小学生愿意主动去写作文。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创作力及想象力的开发还不够
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及学习中,能够接触各种新鲜事物的机会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上学习,课下还要写作业,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绝大部分的事物的认知处于懵懂或完全不懂的状态。基于此,小学生在写作文时,使用的语言比较简单易懂,且表现出极为稚嫩的一面,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的写作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可以做到写作教学实际水平的提升。但实际上,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并未对小学新课改进行很好的理解,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都还太老套,没有对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主动性及兴趣进行有利的培养,对他们的想象力及创作力还没有进行很好的开发,这样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就很受限,这对学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可采取的有效性策略
(一)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为前提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将学生看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仔细观察他们的实际爱好及学习状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上以引导的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去写作[2]。教师可以在写作课堂上引入当下流行的多媒体技术,与要写作的题目结合起来。例如关于动物的写作题目,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让可爱的小动物以动画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在此时配上有趣的动物音乐。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动物园观看小动物,这样学生会产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在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特点后,就可以投入写作了。
(二)对小学生的创作力及想象力进行培养来发展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写作课程中,教师不能自己强硬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写作手法、技巧等的灌输,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让他们可以自己主动去探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关于描述人物形象的作文题目,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物,自己去观察人身上的特征,在生活中去观察人物事迹,从而对人物的状态有所体会。例如在母亲节或儿童节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母亲或身边的小伙伴,有哪些事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导学生以难忘的事或以某人为写作题目,通过在生活中的体验围绕题目来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可以尽情想象,在实际例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并抒发出真情实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研究新课改,做到自身在教学思想上的转变,对作文教学重视起来,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兴趣爱好,并结合实际研究作文教学应采取的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在写作课堂中的写作兴趣,善用教学方式对他们的创作力以及想象力进行培养,培养并发展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以提高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敏.浅析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254-255.
[2]王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开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