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泽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之中“文化生活”板块的引入强调了我国高中教育对于文化的重视,这部分的知识内容与传统文化有很多融合之处,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板块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至关重要。本文从课堂情境创设、实践学习组织和教师素养提升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渗透方向探索。
【关键词】传统文化因素 渗入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69-01
一、利用课堂情境,渗透传统文化
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基础”的相关内容,所以高中政治文化整合板块内容,要适当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教习情境,利用课堂情境,渗透传统文化,让高中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时候,播放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我们会受到科学的熏陶,感受到文明古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而探索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影响等。将传统文化寓于政治教学中,让学生多角度学习传统文化、积累知识,使学生不单真正地受益于传统文化,而且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其次,教师要守住课堂这一主战场,利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知识点来构建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境,例如:在讲授法律与公民生活时,我先引用了《尚书》和《老子》中的古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些内容的出现让高中生很快感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就有法律的相关内容,其博大精深的内容是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
二、利用实践活动,挖掘文化精髓
高中政治文化板块的设计意义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扩大传统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感召力。所以,教师必须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针对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教学,教师要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政治文化生活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实践活动,挖掘文化精髓,就是较好的操作手段,能够帮助高中生准确理解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明辨学术界的研究思路和惯例,进而合理阐释其现代价值、传承其精神内涵。首先,教师要设计主题式的实践活动,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活动设计布置,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学习。例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过程中,教师就针对“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进行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的主题探索,请同学们收集相关案例,然后充分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交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挖掘自身的进取精神,在活动中学会掌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知到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其次,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自主地汲取传统文化大餐的精品,提升自我。例如:“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进行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的主題探索,不是一节课就能够完成的,其涉及到的内容太多,教师必须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利用教材等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理,让学生利用幻灯片、故事案例等来截取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的哲学道理为我所用。这种做法是大胆放手,尝试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政治课堂中去,课堂效果十分理想。
三、更新教师素养,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更新教师的素养,让教师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去完成授课,这种潜移默化的引领将会是最为直接的教学渗透。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念更新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革新是发展的原动力,教育观念也需要革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传统文化教育观念。这是高中生学习变化的反映,而且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要从古诗词、古代文献资料、古代社会生活案例等方面武装自己的知识财富,让教师传统文化的装载和表现能够越来越突出,这样才是最为有效的文化渗透。
总之,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板块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要利用课堂情境,渗透传统文化;利用实践活动,挖掘文化精髓;更新教师素养,渗透传统文化,最终确保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更为畅通。
参考文献:
[1]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2]董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