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母语编织意义

2019-10-08 07:43薛法根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境交际习作

薛法根

语文是母语教育,既可以在生活中习得,也需要在教学中学得。每个人都能开口说话,但并非每个人都“会说话”;每个人都能提笔写字,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写作”。教人学会说话、学会写作,既是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完整人格的培育,学作文就是学做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教学,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以贯之,着力于“文”的寫作,着眼于“人”的发展。

一、写作本质的重新审视

写作是一种社会现象,视角不同,对写作本质的认识也就不同。从“作品”的视角看,写作就是一个遣词造句、构段成篇的过程;从“心理”的视角看,写作是一个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编码过程;从“语用”的视角看,写作是一个作者与潜在读者的交际过程;从“教学”的视角看,写作是一个学习表情达意的实践过程。如果回到“人”这个基点重新审视,写作就是一种“人”运用语言建构意义的实践活动。一个人有话可说,就是把“内心的声音”通过语音传达出来,便是“口头之作”;把说出来的话转化成文字,或者把“内心的声音”直接通过文字书写出来,便是“书面之作”。有“内心的声音”,无论是“口头之作”还是“书面之作”,都是一种意义的实践建构。无话可说、可写的时候,就找不到写作的意义感,写作就成了一种纯粹的技能劳作,就成了一件“苦差事”。

人只要活着,就要与周遭的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就会产生“内心的声音”,就有借助语言文字把“内心的声音”表达出来的需要,写作就是人用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就是用语言建构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波普尔在《客观世界》一书中提出了“三个世界”的论说:物理或物质的世界、意识或精神的世界以及思想或观念的世界。写作的本质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建构起人与“三个世界”的四类关系。第一类是处理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即“我要说关于事物的信息”。比如描述一个文具盒,就是认识文具盒的样子、结构以及功能等,以便更好地使用它。第二类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我有话要对你(他)说”。比如写一个会议通知,就是告知别人参加会议的时间、地点和特定对象等事项,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以便更好地共同生活。第三类是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即“我有话要对自己说”。比如写一份学期总结,就是对一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对得与失进行梳理和反思,便于今后改进不足,获得更好的成长。第四类是处理人与虚拟世界的关系,即“我要在想象的世界里说”。比如选择一个神话或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想象和他过一天,会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这是一种心灵的放飞和思想的解放。

由此可见,从“人”出发来审视,写作的意义在于既要“应付生活”,又要“应对内心”。“应付生活”就是要用写作处理各种生活关系,这是写作的实用价值,需要具备“表达思想内容的能力”;而“应对内心”就是要用写作安置自己内心,这是写作的无用之用,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具备“产生思想内容的能力”。写作,不但指向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指向人的完整发展。

二、写作课程的教材设计

写作是一种“意义的实践”,写作教学就要解决“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这三个关键问题。检讨中小学的写作教学,众多语文专家认为“几乎没有写作教学”,有的只是习以为常的套路:要么给个题目,再给篇范文,让学生照着写;要么搞个活动,再列个框架,让学生自由发挥;要么专门讲技法,让学生一题一题地练。至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想写、没话写、不会写”等实际问题和困难,缺乏对症下药的方法点拨和策略指导,学生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借鉴历次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从写作的“内驱力、思想力以及表达力”三个维度,整体建构写作课程内容,设计了三条可以把握的“教学线”。

1.模仿运用线

写作从模仿起步,这是一条基本经验。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母语学习,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跟我学”,在模仿中习得言语能力、积累言语经验,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模仿是随意的,而教材中设计的模仿是“故意”的,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隐藏着确定的言语知识,设计了科学的“规定动作”,避免了盲目和无效。从遣词造句到连句成段,从单项练习到综合运用,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让学生既累积了表情达意的基本技能,又知晓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促使学生“举三反一”,也才能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奠定独立写作的坚实基础。统编教材独具匠心,设计了两个模仿运用序列,一个是“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序列,一个是课后习题中的“小练笔”序列。

“词句段运用”序列旨在通过词句段的范例,让学生认识词句段的基本形式和使用方法,在练习中逐步熟练运用技能,致力于语言的“表达力”。这个序列包括词语及其使用规则、句式及其语境效果、语段及其结构功能,以及记叙、说明、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形式的运用与转换等。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选一个词,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举了写‘‘害怕”的例子:(1)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2)妈妈一走,我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学生仿照例题,将“生气、自豪、快乐、着急、伤心”等词语转化成一段文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一个抽象的词语写具体,把一个看不见的心理活动写形象。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学生就能领悟“词意”与“语境”的关系,就能理解“抽象”与“具象”的关联,就能把握“概括”与“具体”的写作要求,知道在写作中何时需要“概括写”,何时需要“具体写”以及如何“写具体”。这样的单项练习,目标集中、内容明确、方法具体,可以学得透、练得熟、看得见。“词句段运用”序列,从“化整为零”的技能训练到“零存整取”的综合运用,遵循了语言运用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规律。

“小练笔”序列是在阅读中随文学习写作的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锻炼“表达力”,或者让学生借鉴作者的思想方法磨练“思想力”。“小练笔”突出“小”,是即时的片段写作,每次聚焦一个读写的迁移“点”,练深写透,一写一得,得得相连。四年级上册中设计了三次小练笔:一是仿照《走月亮》第六自然段,写一个月下的情景。仿的是联想力,从“村道”到“果园”到“稻田”,不同的场景中联想到了不同的事物、景物、人物以及特别美好的经历,把握了这个关键点,小练笔才有新的生长点。二是仿照《爬山虎的脚》写一种植物的变化。仿的是观察力,运用“图文结合”“做表格”两种观察方法记录植物的变化。三是仿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一写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仿的是思想力,锻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思考为什么要上学读书,从身处的时代出发思考为什么要矢志求学,从未来的世界出发思考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如此一层一层地展开思考,才能最终提升思想境界,练的不只是“笔”,更是“人”。

2.语境交际线

以往教材中的命题作文,常常缺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需要的任务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也难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每个单元的习作都精心设计了一个交际语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一个完整的写作历程。如果说“词句段运用”重的是“表达”,那么“单元习作”重的是“交际”,即创设一个特定的交际语境,明确提出写作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读者),并在写作之后进行“实战型”的现场交际,以检验写作的效能,获得真实的交流经验,走出虚假语言训练的误区。统编教材每个“单元习作”的语境具体明确,既激发写作内驱力,又培养思想力与表达力,是一种主题统整下的综合性写作实践。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材设计了一幅指向语境交际的习作路线图。

第一步:读者导向。导语设置了一个话题:给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交际的对象(读者)是自己的同学,可以是身边的,也可以是外地的;可以是特定的某一个,也可以是特定的某一群。有了明确的交际对象,写作就有了读者意识,写作就变成了与某个人或某群人的对话,有了意义感。

第二步:交流驱动。导语进而转向交流过程,用一连串的问题来驱动内容建构:打算推荐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了帮助学生构思交流内容,教材搭设了一个写作支架。以“推荐一个古镇”为例,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内容框架:古镇的美景、古镇的历史以及古镇的美食。如此,学生就有话可说,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

第三步:语境生成。导语提出了写作要求:“介绍清楚”“理由充分”。至于怎么写清楚、怎么写充分,没有举例说明。其实,写作最忌讳的是千篇一律,写有方法而无定法,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读者、不同的任务,写作的内容、体裁、结构、語言等自然也不相同,需要学生进行比较选择,以及在写完之后进行修改润色。

基于语境交际的“单元习作”,以情境任务激发写作动力,以铺设支架提供写作助力,以语境生成磨练写作能力,以现场体验增强交际活力,操作性强,便教利学。重要的是,每次“习作”都强调将“作文”运用于生活交际或人际交流,从中增强写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逐步将写作从“目的性写作”转化为“功能性写作”,即把写作当成是一种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和手段。

3.能力进阶线

决定写作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如何形成写作的关键能力?统编教材设置了八个习作单元,试图解决这两个原理性的问题,让写作教学从模糊一片变得清晰可见。这八个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主题、“想象”主题、“记事”主题、“游记”主题、“说明文”主题、“写出人物的特点”主题、“围绕中心意思写”主题及“让真情自然流露”主题。“观察”与“想象”是写作的心理学基础,“围绕中心意思写”与“让真情自然流露”是写作的语用学基础,“记事、游记、说明文、写人”四个主题是写作的基本题材与基本体裁。八个主题单元可以被看作是写作能力进阶的八个关键要素,呈现了写作能力发展的八个台阶,构成了小学写作教学的课程骨架,是学生可以摸着过河的“大石头”。

与阅读单元“双线并行”的编排策略不同,习作单元以写作核心知识为主线,设置“阅读、交流、例文、习作”四个板块,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实践转化。以四年级上册“记事”习作主题单元为例,其确定了两个目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前者是“知”,后者是“能”,由知到能,设置了四个板块。

板块一:指向写作的阅读。《风筝》和《麻雀》的阅读教学指向写作,重在“怎么写”。《风筝》一文聚焦在运用“前后有序的动词串”来写清楚放风筝的过程;《麻雀》一文聚焦在怎么把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等表现写清楚,总结出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多种感官交互的方法。这样的专业阅读,才能让学生拥有一双“懂写”的慧眼。

板块二:聚焦知识的转化。两篇课文之后设置了一个“交流平台”,将阅读中获取的写作经验凝练成精准的写作知识:记一件事的“六个要素”,以及“按照顺序写、多种感官写”两种记事写法。而后的“初试身手”,看图说话和写做家务的过程,旨在尝试运用“按顺序写、多感官写与动词串连写”三种写事方法,形成初步的记事能力。

板块三:印证文理的例文。《小木船》《爬天都峰》两篇习作例文,例的不是记事作文的“模板”,而是如何记事、如何将事情写清楚的“文理”与“事理”。例文用批注的方式点明了记事的要素与要领,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板块四:提供支架的习作。以《生活万花筒》为题,要求学生选择一件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教材提供了一个“写事”的结构支架,帮助学生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针对学生个体的写作,还可以提供将事情的结果写清楚的多个支架,如顺序支架、描写支架以及连续动词支架等。支架的设置将记事的写作知识操作化了,实现了由知而能的顺畅转化。

三、写作教学的实践创造

教材设计的三条写作教学线是“规定动作”,而写作教学更需要创造性的“自选动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法与路径,以此丰富与改造教材的写作课程设计,才能让写作教学充满生命的创造活力。

1.任务群改造

一次一作,学生被点燃的写作热情断断续续;不妨将一个“短程写作”改造成一个“长程写作”的“任务群”,创设连续性的任务情境,组织多形式的写作活动,进行多体裁的写作实践,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能力生长。比如将“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个单元习作改造成这样一个“任务群”:

任务1:班级组织春游活动,请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个春游的好地方。这个任务语境更具真实性与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对这个地方的“好处”和推荐的“理由”,必然会写得更充分、更有说服力。

任务2:确定春游地点后,请每个小组拟定一份每个人都要遵守的“春游公约”,确保春游安全顺利。这个语境任务是实用文写作,每一条规定都要字斟句酌,考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准确表达能力。

任务3:请每个同学选一张最有意思的照片,并加注一段文字说明。这个语境任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有的学生选取的不是美景,而是同学之间温暖的一瞬间,这样的发现具有生命的成长意义。

任务4:全班同学总结春游的得失,向校长写一份秋游建议。如何让校长接受班级的建议?这个建议能否如愿以偿?真实的写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科类写作

我们常常将写作局限在语文学科,殊不知,每个学科都需要通过写作来学习。在其他学科中,写作是一种学习的手段。比如,数学课上学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很多同学尚未理解公式的意义,只能靠死记硬背。倘若让学生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写下来,就是一篇数学小论文。学生需要借助图画并配以文字,才能写明白这个复杂的推导过程;需要借助准确的动词,才能写清楚从长方形到圆的切割和拼凑过程;需要借助专业的术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数学的概念。这样的写作,是一种用笔来思考、用文字来建构的深度学习。阅读与写作,应该成为贯通学科界限的纽带,而写作无疑是其中最具表现力的一根纽带,可以实现跨学科的统整学习。

3.后作文时代

我们的写作教学总是先指导后写作,可否先写作后指导?先让学生各凭所能,放开胆子写。这是学生已有写作水平的自然呈现,而后的指导才是给学生注入新的写作要素,促使他们获得新的生长。这样先写后改的写作教学,与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相一致,被称为“后作文”。作后的指导,不仅仅是修改润色词句,更重要的是提升思想与构思的能力,对篇章进行主题的凝练和结构的重构。从这个角度来说,“后作文”更具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面对不同的学生,可以一对一地悉心指导,真正发现学生个体遇到的写作问题和困惑,以弥补班级集体授课的不足。当然,如果让学生将写成的作文发表出来,接受更多人的阅读指正,让读者来“倒逼”作者提升水平,也不失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有效策略。事实上,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写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写作教学唯有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有所变革。

猜你喜欢
语境交际习作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两块磁的交际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跟踪导练(三)2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习作展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