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丹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儿童具有想象的潜力是大家公认的,如何把这种潜力释放出来,使他们的想象力走向更高层次,是学校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文、音乐、美术,乃至数学、科学等各门课程都肩负着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任务。就语文来说,引导学生的想象更加独特和丰富是努力的方向。
一、“想象”的分类
下面介绍几个与本文讨论密切相关的概念。
首先是想象,想象属于心理学范畴。“想象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自己从未接触、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得来的并通过记忆保留下来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一种形式。”想象按其所形成的形象有无独创性,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想象过程。……再造想象中所形成的,虽是想象者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然而,它并不是想象者自己创造出来的,只不过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事物的形象而已。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能力等的差异,根据同样的描述或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相应的形象各不相同。”在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对培养再造想象的作用更大一些,比如统编本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就是从培養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着眼设置的。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过程。”在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对培养创造想象的作用更大一些,作文对想象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来完成的。本文专门讨论作文与想象力的培养问题。在小学阶段,作文称为习作和写话,本文为讨论的方便,不作详细区分,统一使用“作文”这个概念。
二、想象作文的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想象作文的教学情况可以说是不太乐观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的想象存在‘无从想起‘导向错误‘想象不足‘缺乏创新等问题。”教师普遍比较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但是教学基本停留在倡导上,或者提出一些培养想象力的做法,比如提倡丰富学生的知识、营造良好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等,都比较大而化之,在外部用力,没有深入问题内部。细看下来,这些做法基本上都属于隔靴搔痒,并不能有效解决怎么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对学生说“你需要在作文里加入想象,加入想象你的作文就生动了”,这样说是没有意义的。学生需要的是方法,能使学生的想象作文看起来有意思又精彩的方法。
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想象作文的编排情况
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与想象作文,这在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已经提出来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继承了这一要求。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想象作文分学段提出了要求,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对课程标准给出了回应,每一册都安排了想象作文。
第一学段,课标要求学生能写想象中的事物。为此,二年级教材设计了几次想象写话,比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给出了一幅老鼠看到电脑中的猫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接下来会怎样;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设计了看图写话,通过图片的提示,让学生想象几个小动物用鸡蛋壳做了什么,同时提供了几个词语,帮助学生把几幅图片的情节连接成一体。第一学段的想象写话,教材编排一个的主要特点是都给出了图片支架,让学生借助图片去想象,降低学生想象的难度。
第二学段,课标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为此,教材设计了多次想象习作。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我来编童话”“续写故事”,三年级下册的“奇妙的想象”“这样想象真有趣”,四年级上册的“我和
过一天”,四年级下册的“故事新编”;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还特以“大胆想象”为训练点编排了习作单元,用一个单元专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总结提示了一些想象的方法,希望借此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上一个台阶。中年级想象习作也都给出了想象支架,主要是提供一些表象,供学生想象时运用。这些支架使学生习作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故事情节上,故事中的形象一般不需要自己去想象、去创造,从而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第三学段,课标要求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统编教材中第三学段的想象作文要求与前两个学段相比有所提高,对想象的方向和合理性都有所规定。比如,六年级下册的“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要求写一个科幻故事,提示学生思考人物“可能运用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这就对想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写好这个习作恐怕需要具备一点科学素养才行。
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想象作文的编排特点
1.记实与想象的界限更加清晰
之前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有时把记实作文与想象作文混在一起安排,给习作指导带来了困难。比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最近,你有没有特别想写的内容”,“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再比如,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鸟儿”单元让学生写“我熟悉的鸟”“我见到的鸟”“我想象中的鸟”。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是十分注意的。比如,三年级上册“我来编童话”“续写故事”,三年级下册“奇妙的想象”“这样想象真有趣”,甚至不用看内容,只看话题就能知道是要写想象作文。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把重心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上来。
2.编排更有层次性
之前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想象作文是比较多的,可以说在量上比较充足,但在层次性上略显不足。比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让学生畅想未来的生活怎么样,包括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要较好地完成这篇作文,需要对当前科技的发展有所了解,显然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太能胜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充分考虑到想象力培养的层次问题,中年级的想象作文都是写想象故事,随着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高年级才开始写未来的生活,如五年级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六年级下册“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3.指导更加细致
相比原来各版本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指导上更加细致。比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习作:“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相对其他版本来说,人教版教科书的指导已经算是细致的了,但与统编本相比还是有所不如。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后编排了习作“我和
过一天”,首先学生可以选择的对象并不局限于神话,童话中的人物也可以,比如葫芦娃、白雪公主,最大限度地扩展习作范围;接下来就如何写进行指导,以孙悟空为例,提示学生既可以到孙悟空的世界里去,也可以请孙悟空到自己的世界里来。从内容到写法的全过程指导,使学生明晰完成这个习作的基本思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五、想象作文的教学建议
想象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非常好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学生是喜欢写的。写想象的东西,似乎无可琢磨、无可依托,只要写的人天马行空大胆想就行了,似乎无法给予指导,可谓“虚”得很。而实际上如何展开创造想象,在心理学上是有一些基本方法的,比如黏合、夸张、典型化。这些方法是可以经过精心组织材料,通过一定练习,让学生掌握的,也就是说,如何想象是可以指导的。写好想象作文,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想象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比如需要有条理地叙述,才能把想象到的故事写清楚;需要把内容写具体,才能吸引人。由此可见,想象作文是需要指导,也是可以指导的,可谓“实”。总的来看,“虚中透实”是想象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想象作文的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想象方法的渗透
“想象加工改造旧形象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方式是黏合,就是将旧的形象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在头脑中结合成新的形象。例如‘龙“麒麟的形象。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夸张,即通过突出旧形象的某些特点而形成的形象,如‘超人“千手观音的形象。还有一种方式是典型化,即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出新的形象。如小说中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的。”想象的几种方法其实并不复杂,也是极为常见的。比如三年级下册的《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文章就是使用了黏合的方法,将人的特征与树的特征结合在一起,由此创造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来。《小真的长头发》从头发长的特点出发,想象长头发可以做一系列事情,这篇文章使用了夸张的方法。这两篇课文的课后设置了相应的练习,引导学生仿照課文展开想象,其实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相应想象策略的练习,体验、掌握这两种想象的方法。
中低年级想象作文,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黏合策略和夸张策略。比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这样想象真有趣”,让学生想象动物的主要特征发生变化后(母鸡翱翔天空,蚂蚁变得比树大),这个动物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就是在指导学生运用夸张策略进行想象。
三种策略里,典型化策略稍微特殊一些。这个策略主要运用在小说当中,对小学生来说,不是很常用,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尝试。在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中,就提到需要学生自己去创设“较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要鲜明,那就要运用典型化的策略,把生活中不同人物的特征集合在一个人身上。当然,这次作文也只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作出的一种大胆尝试,让学生体会一下典型化策略,并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掌握。
虽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想象作文中暗含着方法,实际上也提倡教方法,但教方法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想象,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品质。教师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在用中学。
2.指导学生把故事想得生动有趣
怎样才能把故事想得生动有趣呢?关键在于对自己“创造的世界”要有更多的了解。“创造的世界”虽然是想象出来的,但是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胡编乱造,它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以先前的知识经验为跳板,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和革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之外,主要是要让学生拓展自己的眼界。
“要破解想象力受限的怪圈,别无他法,关键就是一句话:实践出真知。见多识广的人,肯定要比孤陋寡闻的人想象力丰富得多;常接地气的人,肯定要比闭门造车的人想象力丰富得多;博览群书的人,肯定要比不学无术的人想象力丰富得多。因而,要使我们的想象力少受限制,‘让思想冲破牢笼,就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做万般事,驶万年船。”试想,曹雪芹如果不是对豪门、平民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极深入的了解体验,仅凭想象能写出《红楼梦》吗?
学生碰到想象作文往往认为比较简单,热衷于隋节的编织,而忽略一些细节,这样的想象作文大多热闹有余,精彩不足。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自己想象出来的世界不够了解。还以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为例,通过教材的引导,学生应该可以比较容易地想象出一个还不错的故事。但是一些细节,比如蚂蚁变得比树还高大,这只蚂蚁的嘴巴、眼睛、腿、身体就会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那么这只蚂蚁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对一般的学生来说,都是描述不上来的,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认真仔细地观察过蚂蚁。
生动有趣的想象需要丰富的表象储备,当学生要选择一个表象展开想象时,可适当提示学生最好选自己熟悉的,少选自己不熟悉的。选择以后,如果有条件,可以多了解一下相关背景知识,这样想象出来的故事自然会不一样。
3.对想象作文的评价标准要明晰
想象作文与一般的作文在评价上有区别吗?应该说二者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都要有条理,都要尽量生动。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想象作文除了一般作文的评价要求外,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想象品质。那么如何衡量学生想象的优劣呢?
第一,想象要具有独特性。想象最可贵的是要有独特性,想象出来的形象也好,故事也好,最好是跟别人不一样的。蚂蚁变大以后会威胁^类,这是惯常的想象。巨大的蚂蚁挡住了一辆小汽车,救了—个小朋友;巨大的蚂蚁成为一个小朋友的宠物,每天跟着他去上学,就不是惯常的想象。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跳出定式思维。
在想象的世界里,学生可以随意驰骋,编织故事,一般来说,教师不需要干涉他们。但是如果学生的想象出现道德倾向问题,还是需要教师积极干预的,从正面加以引导。
第二,想象要具有丰富性。想象不能仅是编织干巴巴的故事,要具有丰富性。想象的丰富性是指想象内容的丰富程度。它一方面取决于头脑中已有表象的多样性,因为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旧的表象越多、越具体,越容易产生联想,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另一方面取决于对当前事物的理解程度。
想象的丰富性是想象作文应该追求的目标,但在评价时要注意年段特征。在中年级对想象的丰富性可不作要求,如果因为强调想象的丰富性造成学生不敢去想,那就得不偿失了;在高年级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尝试把自己的想象故事写得具体,丰富一些。
4.想象的培养需要日常化
想象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关键。而发散思维有两个天敌:一个是定式思维,一个是功能固着。“定式是指由先前的活動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想象能力要提高,就要跳出定式思维,摆脱功能固着。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初试身手》栏目第一个题目提供了一个手指印,让学生把这个手指印想象成一个其他事物,越新奇越好,就是一个破除定式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练习。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简单易行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两个天敌。比如,可以做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拿出一支铅笔,让学生想想铅笔除了写字,还可以做什么;某个学生某天没来,让其他学生猜猜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发散思维有三个维度:(1)流畅性,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创造性高的人,能在短时间内想出较多的项目。(2)变通性,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就越强。(3)独特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平常做发散思维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多注意从这三个维度评价、引导学生,避免训练的盲目性,提升训练的效率。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很多,材料容易寻找,这里就不赘言了。
综上所述,小学的想象作文教学关键是要依托统编教材,树立方法观念,牢记想象作文“虚中透实”的教学原则,同时把握年段特征,明晰评价标准,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