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科学指导性,又蕴含着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借古鉴今,对打造生态甘肃的意义非同寻常。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儒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概念,是我们祖先始终坚守的生态伦理观,也是生态甘肃必须遵循的基本生态伦理意识。“天人合一”思想的首要含义是,“天”与“人”合而为一,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且应该是和谐的统一体;“天人合一”之精髓,体现为一种物我之间的通汇贯通,只要不是绝对的物我对立、物我剥离,不管人是还是自然,都要注重彼此的相安与融入。孔子将“知命畏天”、“弋不射宿”,就是教人“畏天命”、“知天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节用而爱人”不浪费自然资源。孟子主张“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也主张“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礼记》更是按照“天人合一”理念安排一年十二个月的生产活动,具体到每一个月的自然生态情况,列出了一些必须禁止的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求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列举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就提到了“天人合一”,特别是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首次完整提出了中国和平发展基因的“四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当前,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大环境下,已严重影响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污染已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生态甘肃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如何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让人欲自然相安与融入。在这一方面,中华传统的“天人合一”主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观念,主要体现为“天行有常”的生态保护观念,它也是生态甘肃必须坚持的基本理路。《荀子》中谈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早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这里强调自然界有其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性,自然规律的存在和运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饥荒、疾病、殃祸都是由于“应之以乱”,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的。荀子曾说:“物之已至者,人袄则可畏也:楛耕伤稼,耘耨失萝,政险失民,田萝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妖;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袄;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袄。祆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所谓人袄,就是人为的怪事,伤害庄稼、农业歉收、田地荒芜、百姓饥饿、破坏农时等显然与人为地破坏自然资源有直接关系。在古人的眼中,天灾不可怕,人为造成的破坏才真正可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也谈到“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的古语。强调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不难看出,“天行有常”的思想,不仅触及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涉及到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核心问题,其中所包含的“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思想,对于欠发达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生态优先的意识,切实保持好生态环境,建立山川秀美的新甘肃仍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中多有谈到节流开源、保护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张合理利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所谓“制用天命”,讲的就是合理的开发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和利用资源。荀子认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继承古人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着力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事实上,人类文明在其演进过程中,经过与自然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顺应和适应,最终才把自己同动物分离出来,逐步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觉意识,改变了人完全依附和从属于自然的地位。古人讲“明于天人之分”“有用为人”“制天命而用之”,是人自觉意识的觉醒,是古代先圣对人于自然有机一体的最早揭示。“制用天命”的思想昭示我们,生态甘肃既要重“道”,也要重“术”,也就是要讲谋略、懂战术,必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换言之,要实现甘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对甘肃而言,“制用天命”的生态之术既指保持生物多样性,也指保护生态资源,还指改善生态环境,其中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制用天命”的具体体现。
休养的意思就是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经济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也有休息调养,使身心得到休息或滋补之意;而生息则指的是生养繁殖,特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中国治国之道。休养生息,也是为了给自然留下修复的时间空间,是一个由失衡走向平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关于 “休养生息”的生态修复观有助于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明确提出要“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也为生态甘肃建设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正在开始出现各种各样以前从未遇到过的的气候异常现象,人类正在逐渐打破以往的生态平衡圈,这些异常现象和气候变化的规模非常大,并且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些异常现象就是由我们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索取所引起的。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大量消耗,伴随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从而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另一方面,地球上的人口又在急剧增长,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食物需求,就需要更多的耕地和放牧的场所。地球环境危机隐藏于经济发展的背后,使人们更加难以认清问题的实质。再加上我们自身每天都在竭尽全力地忙于生活,因而忽视了这些问题的存在。长此以往,将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带来危机。然而再面对这些问题时,“休养生息”的生态修复观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面对生态甘肃建设事业,“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天行有常”的生态保护观、“制用天命”的生态节用观和“休养生息”的生态修复观为我们破解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生态甘肃建设,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