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刘佳* 周靓玥
苏州工业园区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园区位于江苏苏州市东部,平原绿地广阔,地势平坦无山,湖荡河汊密布,历史上曾是钉螺孳生和血吸虫病流行较重地区。多年来,在中央及各级政府血防民生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结合经济社会建设,园区开展了有螺环境改造工作,钉螺控制成果显著。本文就苏州工业园区建区以来的钉螺分布与控制情况、有螺环境改造情况进行了分析。
通过查阅历史防治资料、地方志等档案资料,收集苏州工业园区1994~2017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主要包括历年螺情资料及历史有螺环境改造情况等。利用Excel 2010软件对查螺面积、查出有螺面积、药物灭螺面积、药物巩固灭螺面积、环境改造面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以来,每年均开展钉螺调查工作,累计查螺面积2 312.01 hm2。其中,1994、1995、1996、1999四个年份查出有螺环境,涉及有螺街道3个、有螺村4个,发现有螺面积共计1.63 hm2,用压碎法共检查钉螺815只,均未发现阳性钉螺;四年间,园区对新发现的有螺环境全部进行了药物灭螺控制措施,该四年连同2000年和2002年,共巩固药物灭螺11.30 hm2。1994~2007年,结合园区建设共累计环境改造有螺面积1 791.67 hm2,2000年以后均未发现钉螺。见表1。
表1 1994~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螺情变化(hm2)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控制乃至消灭钉螺是有效阻断乃至消除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1]。在钉螺控制众多方法中,环境改造能够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是控制钉螺孳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该园区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历史有螺环境改造同开发建设相结合,采取移土垫高、河道填埋、河沿硬化、零星改造相结合的措施,彻底改造钉螺孳生环境。该园区在钉螺控制方面的有益经验,能够为类似地区的钉螺控制工作提供参考。尤其在当前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更要因地制宜、科学精准的开展钉螺控制工作[2],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进而保护疫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